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香港醫療問題(以簡體字作答,要求完整及具體)

香港醫療問題(以簡體字作答,要求完整及具體)

香港醫療制度的基本資料

I.香港現行醫療制度的主要政策

II.香港醫療制度的主要特點

III.香港醫療制度面對的挑戰及改革措施

IV.香港醫療制度及其改革對我們的啟示

香港 醫療保險制度基本上沿襲了英國的全民醫保制度,由政府直接資助綜合醫療衛生服務,為市民提供優質、全面的醫療衛生服務。市民亦可自行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享受商業醫療保險的相關福利。由於本港公立醫院的服務質素高及收費低廉,市民壹般都會選擇公立 醫院提供住院及專科門診服務。在現行的醫療體制下,香港的私立醫院和商業醫療保險尚未得到充分發展。

受亞洲金融危機和經濟轉型的影響,香港經濟發展放緩,對醫療保障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壹.香港現行醫療保險制度的主要政策

(-)保障對象

香港的醫療保險制度覆蓋所有香港身份證持有人。

(壹)覆蓋對象

香港的醫療保險制度覆蓋所有香港身份證持有人,之所以確定這樣的覆蓋範圍,是因為香港醫療制度的出發點是為全體市民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確保市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

(二)資助方式

香港公立醫院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通過財政預算案提供的稅收。政府以預算撥款的形式向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經費。醫生和相關工作人員享有公務員待遇,領取政府統壹規定的工資;所有香港市民看病只需支付少量費用。

(3)管理體制

香港公立醫院由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管理。目前,醫管局轄下有40多所公立醫院、50多所專科診所和15所普通診所。此外,衛生署轄下還有 65 間基層公立普通科診所

(iv)個人付費

香港市民到公立醫院和診所看病,只需支付小額費用。公立醫院和診所的收費為普通病房每天 68 元(2002 年 11 月 29 日起增至 100 元),包括所有膳食、住院、化驗、藥品和手術費用。公立普通門診每次收費 37 美元,專科門診每次收費 44 美元。香港公立醫院和診所的收費水平遠遠低於成本。據估計,公立醫院普通病房的成本是每天3 100美元,而收費連這個數字的零頭都不到。

此外,經濟有困難的市民在看病時,可以申請減免這部分費用。

(五)服務的提供

除公立醫院外,香港還有私立診所和醫院,它們按市場規律運作,根據醫療服務的成本自行定價。由於香港公立醫院提供的住院和專科門診服務質量高、收費低,目前香港94%的醫院服務由公立醫院提供,另有6%由私立醫院提供。普通科門診服務主要由私家普通科醫生提供,主要原因如下:第壹,病 人到私家診所求診時可自行選擇醫生,診癥時間較有彈性(相對於公立診 所的冗長輪候時間);第二,私家普通科醫生每次診癥收費約 150 元,大 部分市民都能負擔,被認為 "物有所值".

(六)藥劑管理

在現行的醫療體制下,香港衛生署負責香港的藥品註冊和管理,對社區藥房和本地藥房公司進行監管,並執行相關的藥劑法規。醫 院 及 診 所 的 藥 房 管 理,按 管 理 機 構 或 性 質 分為 3 個 制 度:醫管局負責統籌公立醫院及其門診部的藥劑服務;衛生署負責維持普通門診部的藥劑服務;而私家醫院和私人執業藥劑師則負責本身的藥劑管理。

醫管局轄下的公立醫院占全港藥物開支的大部分,因此,香港藥物管理的關鍵在於醫管局負責的藥物管理,而醫管局總部的總藥劑師辦公室是負責公立醫院藥物管理的執行單位。

醫管局通過設立 "兩個委員會 "和界定 "兩個制度",負責公立醫院的藥物管理。

"兩委會 "是指中央藥物推薦委員會和藥物遴選委員會。其中,中央藥物推薦委員會負責管理新藥的引進。醫院 "藥事委員會 "向中央藥物推薦委員會提交引進新藥的申請,委員會成員對新藥的療效、安全性和成本效益進行評估,向醫院提出建議,並提出相應的用藥指導意見。藥物遴選委員會負責審查非專利藥物。為了確保香港公立醫院的藥物質量,所有需要使用的非專利藥物,都必須經過藥物遴選委員會的審查和批準。

"兩制 "是指醫院協議處方制和中央采購制。醫院協議處方制度的內容包括藥品目錄、新藥評審、用藥範圍等,未納入協議處方的藥品由群眾自費。藥品能否納入協議處方,取決於醫院的需求,以及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成本。集中采購制度是指藥政署將總支出較大、用量穩定的藥品列為集中采購品種,通過競價方式簽訂采購合同。

香港醫療體系的主要特點

(1)以政府直接提供醫療服務為主

香港公立醫院由政府全額撥款,醫生享受公務員待遇。因此,香港的公立醫院不是獨立的利益單位,而是從屬於政府,沒有牟利動機。這與其他實行社會醫療保險、存在第三方付費的制度有著本質區別。在香港,這種由政府直接提供醫療服務的方式,不會產生醫院利用醫療服務的專業性牟利的問題。因此,政府的政策方針也容易在醫院得到落實,醫院的管理成本也較低。但與此同時,醫院也要依賴政府。醫管局壹方面透過向轄下的公立醫院撥款,代表市民與醫院商討服務的種類和範圍,另壹方面則負責管理醫院,確保醫院運作暢順,並為員工提供工作和福利保障。因此,醫管局既是市民服務需求的代言人,也是醫院和醫生利益的代 言人。當醫院的利益與市民的利益不壹致時,由於醫療行業在社會政治和經濟上的優越地位,醫管局可能會為了醫院的利益而損害市民的利益。

(二)重視可及性和公平性

可及性、公平性和效率通常被用作衡量醫療系統的宏觀指標。香港的醫療系統特別強調公平和可及性。在可及性方面,首先是政策上的可及性,所有市民都在醫療體系的覆蓋範圍內;其次是地理上的可及性,大多數市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在30分鐘內到達醫療服務地點

救護車的設置,確保市民的緊急醫療需求得到及時滿足。在公平性方面,從資金來源看,由於資金來自稅收,而收入越高的人對稅收的貢獻越大,因此從社會角度看,香港醫療體系的資金來源是比較公平的;從治療水平看,所有香港人,無論貧富,在公立醫院看病都支付同樣的費用,得到同樣水平的醫療服務。但是,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情況並非完全如此。如果我們考慮到不同收入的家庭,同樣的開支所承擔的負擔是不同的話, 香港的醫療制度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在服務效率方面,盡管政府關註提高效率,但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仍然出現排隊現象,目前市民首次預約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約為4周。

(三)以醫院為中心的服務提供

盡管衛生署和醫管局深刻認識到健康教育和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要性,香港在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也頗有建樹,但香港基層醫療服務的發展現狀並不理想。壹方面,基層醫療人員,特別是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的數目偏低。目前,全港合資格的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只有約 120 人。另 壹 方 面 , 市 民 對 家 庭 醫 學 的 優 點 認 識 不 足 , 仍 然 希望到 醫 院 接 受 醫 療 服 務 。香港社區健康服務的很多環節,例如健康推廣、健康教育等,均依賴醫 院,而 1999 年成立的健康資訊中心(主要是健康教育和健康推廣的場地), 便設在九龍醫院旁邊的醫管局大樓內。社區衞生服務的主力也大多是社區的誌願人士。同時,在制定醫療服務發展計劃和分配資源時,首先考慮醫院的需要。這種以醫院為中心的服務方式,促進了香港醫院的發展,近幾年住院病人、門診和急診人次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但是,這也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使醫療服務質量難以提高,醫療資金也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香港醫療體系面臨的三大挑戰及改革措施

香港醫療體系的效果壹直較好,2001年醫療總支出占GDP的5.2%,其中政府支出占2.7%,低於美國(14%)和英國(近7%)。香港男性的預期壽命為 77 歲,女性為 82 歲,高於美國(男性 74 歲,女性 80 歲)和英國(男性 74.3 歲,女性 79.5 歲)。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全民醫療服務體系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

(-)經濟不景氣。

目前,香港經濟已連續數十個月出現通貨緊縮,物價累計下跌13%,部分市民收入水平持續下降,財富縮水,失業率持續攀升。與此同時,政府財政收入大幅下降,公共****,支出持續上升,國庫連續幾年出現赤字,政府用於醫療衛生的預算呈下降趨勢。再加上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療消費水平的提高,醫療保障的供需矛盾將進壹步突出。香港的經濟和財政實力能否支撐現有的醫療保障體系,值得懷疑。

(二)人口老齡化。

目前,在香港670多萬人口中,65歲或以上的老人約占11%,預計到2019年,這壹比例將上升到15%。老年人口的增加,勢必加重整個社會的醫療費用負擔。因此,即使香港市民目前享受醫療服務的水平保持不變,政府的財政也會因人口老齡化的影響而面臨巨大壓力,需要政府不斷增加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

(iii)疾病譜的變化。

香港市民的疾病以慢性病居多。與過去相比,傳染病的發病率大大降低。目前對醫療費用造成負擔的疾病和殘疾大多是由慢性病引起的。這類疾病需要長期護理,加上涉及大量人手和高新醫療技術,費用昂貴。這也給財政和醫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針對上述挑戰,香港政府和醫管局提出了多項措施,主要有:

(1)增加個人收費,抑制不合理的醫療需求。

- 從2002年11月29日起,公立專科門診每次診費由44元調整為100元;其次,從2003年4月1日起,公立醫院住院費由每天68元提高到每天100元,並對藥品目錄中的每類藥品收取10元的費用。

(二)整合初級保健系統。

從明年起,衛生署轄下的68家公立普通門診將劃歸醫管局管理,以加強普通門診與專科門診、住院服務的協調與合作。同時,醫管局正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專科轉診指引,為住院或專科病人轉往普通科或私家醫院提供依據。

(三)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香港建議在公立醫院之間建立****同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壹方面杜絕重復掛號,另壹方面為市民提供各醫院的就診信息,引導市民理性選擇醫院,從而縮短病人的輪候時間。

(四)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提出建立 "益康賬戶 "的設想。

所謂 "頤康戶口",是指每名市民由40歲起至64歲止,須把約1%至2%的收入存入個人戶口,以應付自己及配偶日後的醫療開支。除非繳款人患有殘疾,否則必須年滿 65 歲才能開始提取繳款,用於支付公共或私人醫療和牙科服務費用,或向私人保險公司購買醫療和牙科保險。設立該賬戶的目的是鼓勵公眾在年輕時儲蓄,以便在年老時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上述措施的出臺和嘗試實施,說明香港的醫療體制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但這些措施能否實施並取得成效,還很難說。需要指出的是,就香港的醫療體制而言,這些措施仍然是圍繞現有體制的完善而展開的,並沒有觸及基本醫療模式,也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推動民營醫療機構和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的發展,醫療體制的結構性調整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

四、香港醫療保險制度及其改革帶給我們的啟示

香港雖然人口規模和地域面積不大,但其醫療保險模式具有典型性,醫療保險遇到的挑戰和問題具有壹定的普遍性,因此香港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和改革對我們具有借鑒意義。

(-)醫療保障的水分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堅持低水平生產起步。

香港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壹直比較高,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政府采取提高個人收費標準的辦法,目的是抑制不合理的醫療需求,減輕國庫負擔。儘 管加費 只 是 數 十 元 , 相 對於香港居 民的收 入來說 , 可 說 是 微 不 足 道 , 但 香港市 民 卻 提 出了強烈 的 反 對 聲 音 。因此,我們在確定醫療保險待遇水平時,必須充分考慮醫療水平的剛性增長、經濟發展水平以及企業和金融部門的承受能力,始終把水平適度作為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發展的基本原則。

(二)重視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香港的經驗表明,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變化,單純依靠醫院來保障居民健康不是最有效的辦法。只有加快培育公共 **** 衛生服務,發展社區衛生組織,才是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控制成本支出的根本出路。當前,我國還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增多等問題,需要將醫療保障與公共****。結合我國統賬結合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社區衛生服務:

壹是要將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基本醫療服務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盡量為基層提供醫療服務。

其次,政府有關部門應直接參與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等各種公共****,幫助居民樹立健康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醫保、衛生部門可以通過參與編寫壹些疾病的防治手冊、舉辦健康講座、組織體育健身活動等措施,降低發病率,降低醫療費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三是可以考慮允許個人賬戶資金用於建立護理保險或家庭病床。

(三)鼓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

香港的醫療制度強調公平和充分保障,與私立醫院相比,公立醫院的發展壹枝獨秀;與免費的公***醫療制度相比,私人醫療保險發展緩慢。這種情況不利於公立醫院投入更多資源幫助貧困居民。借鑒香港的經驗,我國在進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時,壹方面要從制度上為商業醫療保險留出發展空間,另壹方面也可以采取壹些鼓勵政策,促使有能力的人參加商業醫療保險,避免人們過度依賴社會醫療保險,同時也便於為參保人提供多層次的服務,滿足不同的醫療保障需求。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1.香港醫管局公共****,香港醫管局經驗交流。

2、香港衛生福利局醫療改革咨詢文件,《妳我參與,健康有我》

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香港醫療保障制度研究報告(2002)》

4、香港政府統計處網頁,

  • 上一篇:在普吉島買什麽便宜
  • 下一篇:初中生開學必備物品清單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