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兒童用藥不當會誘發耳聾,媽媽我想聽見妳的聲音

兒童用藥不當會誘發耳聾,媽媽我想聽見妳的聲音

小孩子感冒生病了以後,就需要吃藥來治療,小孩子的藥物是不能和成年人的藥物相比的,兩者的劑量,用法,註意事項也都有區別的,而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會把成年人吃的感冒藥給孩子吃,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兒童用藥不當可能對聽力造成永久性的損害。

1、兒童用藥不當會耳聾

媽媽說3年前我發高燒

用藥不當後

我的聽力越來越弱

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

我很努力聽

不過就是聽不到

媽媽我怕...

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壹起玩

只能遠遠地看著

有時候我會

大發脾氣摔東西

媽媽不是我不乖

只是想對妳說話...

但著急說不出來

是我把媽媽氣哭了

但媽媽卻跟我說對不起...

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耳聾

兒童是成年人的起點,但不是成年人縮小版。大部分成年人的藥品,兒童是不能服用的。兒童機體尚未發育成熟,全身組織和器官均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功能不完善。相比成年人,藥物在兒童體內不能充分代謝,容易引起毒副作用;兒童腎臟功能發育不全,消除藥物能力較差。藥物在成年人身上的輕微副作用,在小兒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應。

《法制日報》1月30日的報道中,提到了另壹個案例:

這次的流感太厲害了,我女兒班裏的同學超過壹半都生過病請過假,她身體壹直都不錯,但這次也沒躲過去。

在高燒幾天不退的情況下,王女士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相關檢查並開了藥。可回家後給孩子餵藥時,王女士犯了難。遵照醫囑,她需要每次給孩子餵服成年人劑量85%的藥量。小小的壹片藥,直徑不超過1公分,如何準確餵服85%,成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無奈之下,為了給孩子精確餵藥,王女士購置了壹系列專門工具。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等發布《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在176652條國產藥品批文中,僅有3517條為專用於兒童的藥品,占比僅為2%。從品種來看,3500多個常規藥品中,兒童專用品種只有60多種。

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指出:

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耳聾。

每年約7000名兒童因用藥不當死亡。

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為12.5%,是成年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成年人的4倍,兒童不合理用藥、用藥錯誤造成的藥物性損害更嚴重。

在兒童群體中,藥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診兒童的比例,從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

從中毒年齡來看,0到14歲的藥物中毒兒童中,1到4歲兒童占比最大。

國家衛計委流感診療方案推薦藥(2018)

國家衛計委日前發布最新《流行可愛冒診療方案》,明確推薦壹批抗流感病毒藥物,這是流感診療方案時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其中西藥包括奧司他韋、紮那米韋等,中成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兒童抗感顆粒等。過去的抗流感明星藥物板藍根不在推薦之列。

2、兒童用藥常見誤區

01:果汁服藥

用果汁送服藥物,或吃藥後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會中和堿性藥物,或使藥物提前分解,降低藥效。

02:餵藥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藥物的藥效,幹擾礦物質和維生素在腸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與某些中藥中的蛋白質、鞣酸等成分起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

03:剝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藥物壹般對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壞,如剝去溶衣或壓碎服用,易產生不良反應。

04:強行灌藥

用筷子撐開嘴巴,或捏著鼻子,在兒童的哭鬧聲中強行灌藥,易使藥物嗆入氣管,輕則引起呼吸道肺部發炎,重則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險。

05:靜睡餵藥

兒童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受外來刺激時適應性調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時餵藥,藥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經,可反射引起喉部痙攣。

06:服成年人藥

有些家長覺得成年人藥藥效強,為使兒童盡早痊愈而用成年人藥物餵兒童,是很錯誤的。比如治腹瀉時用諾氟沙星膠囊(氟哌酸),此藥對兒童腎臟有損傷;又如成年人復方新諾明片,兒童長期服用會嚴重毒害其腎臟,還可誘發貧血癥等。

07:服藥過量

有的家長急於求成,給兒童服藥時擅自加大劑量,這樣會引起兒童臟器中毒。如鎮痛類藥物服用過量,會傷及肝臟(中毒性肝炎)。

08:濫用退燒藥

發熱是人體必要的保護機制。有些年輕的媽媽壹見孩子發熱,就給孩子吃退熱藥。這樣做很容易掩蓋癥狀,使疾病難以診斷。

09:濫用維生素

維生素在兒童的生長發育中確實起著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認為多多益善。不少藥用維生素有壹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應,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用量過大或過久可能造成體內蓄積而中毒。

10:濫用抗生素

流行病學調查證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適的。

而且長期使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生素,會對孩子聽神經造成影響,引起眩暈、耳鳴,甚至耳聾;長期使用氯黴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3、兒童用藥註意事項

1.別急著用藥

其實小孩生病,應先弄清原因,然後對癥用藥。就拿最常見的發熱來說,兒童體溫較成年人壹般偏高,當孩子體溫低於38.5℃時,不必使用退燒藥,可以先用酒精給孩子擦擦身子,或者先用冰袋物理降溫。再比如腹瀉,可能是受涼,也可能是菌群失調,不要馬上擅自吃抗生素,這是極其不正確的。使用抗生素也要有針對性,磺胺類抗生素容易過敏,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引起兒童關節不適等等,不能亂用。

2.成分最好單壹

在使用藥物時應遵循“可用壹種藥物治療時就不用兩種藥物”的原則,成分單壹的更安全,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壹個簡單的辦法就是藥名上帶“復方”兩個字的要慎用,成分說明中成分復雜的盡量少用,比如復方甘草片,止咳效果好,但3歲以下兒童不宜服用。能用壹種藥解決的,就不同時用兩種,比如小兒的解熱鎮痛藥,目前藥店裏各種退熱藥成分不同,但其藥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壹種足量即有效,沒有聯合用藥的必要。

3.首選兒童劑型

劑量不當引起的患兒藥品不良反應占40%以上。很多大人想當然地把孩子當成大人的“迷妳版”,隨意根據年齡減半折中,該做法大錯特錯。正確的做法是買藥盡量買兒童劑型,對於發燒、腹瀉等兒童不適,藥店裏基本都有兒童劑型;買不到兒童劑型,也切忌自己隨意拿成年人藥調配,應電話咨詢醫生,采用按體重、體表面積或依年齡按成年人劑量折算等傳統的小兒用藥方案,可根據具體情況遵循醫囑調整用量。

4.能口服就不打點滴

兒童用藥,科學的順序依次為口服、肌註、靜脈輸液,原則上是能口服用藥盡量不要掛點滴。嬰幼兒輸液本就比成年人困難,發生輸液反應的可能性也較大,藥物通過靜脈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隨意點滴不壹定有助於病情恢復,有時還會適得其反。口服藥物是最佳選擇,但要特別註意選擇適合兒童的口味和顏色,盡量選擇半衰期較長的藥物,減少用藥的次數。此外,服藥前後應避免喝茶、牛奶、咖啡、可樂等飲品,更不能用它們送服藥品。

對於兒童來說,家長在給孩子吃藥的時候,要格外的小心註意,因為藥物都難免會有副作用的,小孩子的身體還未發育健全,藥物使用不當會對孩子健康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因此,家長給孩子吃藥要遵循科學的用藥原則,特別是抗生素類藥物,不要頻繁的使用,易造成孩子耳聾等難以修復的傷害。

  • 上一篇:初三學生黨的飲食健康問題
  • 下一篇:藥材種植是壹項長期工程,哪些藥材容易回本?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