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壹些長期睡眠不好的人來說,服用安眠藥似乎是他們唯壹的選擇,但長期服用安眠藥容易對肝臟造成損傷,不利於身體健康。專家發現,食用某些食物有很好的催眠作用。
牛奶 醫生發現,牛奶中含有壹種能使人產生疲勞感的生化物質色氨酸,它能使人入睡。試驗證明,在有效時間內,壹般安眠藥的作用逐漸減弱,而牛奶的催眠作用則逐漸加強,特別是後半夜會睡得更香。
水果 將橙子、橘子或蘋果等水果切塊,放在枕邊,聞其芳香氣味,可以安然入睡。原來,水果中的芳香氣味有很強的安神作用。
糖水 人在煩躁時,由於大腦皮層高度興奮,很難安靜入睡。此時,如果喝上壹杯糖水,就能很快進入夢鄉。睡眠的原因是大腦中的血清在起作用。喝糖水後,人體內產生壹系列化學反應,最後生成大量血清素,使大腦受到抑制而進入睡眠狀態。
小米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小米有催眠作用。中醫認為,小米性微寒,味甘入脾、胃、腎經。其功能是健脾和胃、安五臟。用小米加水煮成粥,其澱粉能充分糊化,其他營養成分均呈水溶狀態,與腸胃相通,易於消化吸收。
食醋 有的人因為旅途勞累而睡不著,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在睡前將壹湯匙食醋倒入壹杯涼開水中喝下,不僅容易入睡,而且睡得很香。
面包運動學家實驗得出結論:如果失眠,可以吃些面包,它能使失眠者平靜下來,安然入睡。這是因為人吃了面包後,胰腺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會代謝面包中所含的氨基酸,其中壹種叫色氨酸的氨基酸可以誘發睡眠。郭樹龍
【濃縮】
小龍蝦是壹種能為大腦提供營養的美味食物。
小龍蝦含有三種重要的脂肪酸,能為人體提供長時間保持註意力所需的營養。
洋蔥頭可以消除過度緊張和精神疲勞。洋蔥頭能稀釋血液,從而改善大腦的氧氣供應。每天至少吃半個洋蔥頭就能做到這壹點。
核桃非常適合長時間集中註意力的情況,如演講、會議、音樂會和長途駕駛。
運動療法 大量研究表明,定期運動是治療輕度和中度抑郁癥的最佳方法。與藥物治療相比,它還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鞭打療法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缺乏求生意誌是由於多肽(壹種被稱為 "快樂激素 "的物質)的分泌減少所致。如果對抑郁癥患者進行體罰,即鞭打身體,會使多肽受體興奮,刺激 "快樂激素 "的分泌,最終消除抑郁情緒。
鞭打療法壹個療程分為 30 次,每次在臀部抽打 60 鞭。治療後,患者會看到周圍世界美好的壹面,以前那種心煩意亂的感覺也壹去不復返了,不過臀部的恢復還需要壹段時間。"
營養治療 法國老年病專科醫院院長克勞德-讓代爾做過壹項調查,發現缺乏營養的人容易患抑郁癥,而抑郁癥患者不愛吃飯,又進壹步加劇了營養不良,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克勞德-讓代爾建議,要對有抑郁可能的人群及早做體檢,防止人們進入缺乏營養--抑郁--營養更缺乏--更抑郁的惡性循環;同時,醫生在治療抑郁癥患者時,應重視不能忽視營養治療的作用。
大腦掃描療法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神經精神病研究所利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來測試嚴重抑郁癥患者對抗抑郁藥帕羅西汀(Paxil)的反應。患者被註射了壹種放射性葡萄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的彩色切片顯示大腦的哪些部位吸收了最多的葡萄糖,對葡萄糖的反應最強烈。壹些專家說,在精神病治療中使用大腦掃描技術很可能會帶來壹場革命。
電脈沖刺激療法 美國埃默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在六名抑郁癥患者的大腦中植入電極,通過微小的電脈沖刺激成功緩解了他們的癥狀。這六名患者此前曾接受過壹系列其他療法,但效果不佳,其中包括在頭皮上植入電極的電擊療法。所有六名患者在接受刺激後,癥狀都立即得到了改善,他們說感覺到 "空虛消失了"。植入電極六個月後,四名患者表示他們的抑郁癥狀基本消失。研究小組關閉了對其中壹名婦女的電刺激,然後發現幾周後她逐漸恢復了抑郁癥狀。但在開啟電路後,她很快又恢復了良好的情緒。
"莫瑞塔療法 "是壹種科學的心理療法,也可以說是壹種獨特的東方精神療法。宗教和哲學只能陶冶情操、修養身心,不能代替森田療法解決神經癥問題。大家在學習森田療法時,要把握好這壹點,分清主次,不要走入誤區。我的頓悟來自於我新的親身經歷和實踐。
我是壹個老強迫癥患者,也是壹個典型的神經質患者。為了對付強迫癥,我嘗試了各種方法。我學佛、看佛經,跑到寺廟裏燒香拜佛;我學氣功、練太極拳;當我為自己的癥狀難過時,我就去跑步,聽說運動能使人快樂,吃糖能解除抑郁,我就不停地吃糖,但我所有的努力都無濟於事,強迫癥依然困擾著我,抑郁癥時刻纏繞著我,我與它進行了近二十年的身心鬥爭,卻毫無結果。直到發現了森田療法,我才如獲至寶,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我把這本書帶在身邊,就像護身符壹樣安全可靠。當癥狀難以忍受時,我就把它拿出來讀壹讀,以排解心中的郁悶。就這樣,慢慢地,我明白了森田療法的道理,領悟了森田療法的精髓,我從迷茫中走了出來,幾年後,我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好了起來。還是森田療法救了我!
我得過壹種怪病,連醫生也救不了我
12歲那年,生產隊裏的壹位老太太去世了,我無緣無故、有意無意地記了很久,只要清醒就壹直記著,當時也沒有產生什麽痛苦,大約過了壹個星期,就自然而然地忘記了。我想,這就是我對生命的第壹次體驗,對死亡的恐懼。
16歲那年,我得了壹種怪病,高考復習的壓力給我蒙上了壹層陰影。高考前三個月,有壹天,我腦子裏突然冒出壹個念頭:"如果我每天每時每刻都記著同壹件事,腦子裏什麽也想不起來了,那該怎麽辦?"..從此,我的痛苦生活開始了,我無法學習,我的大腦每天都在與這個不正常的念頭鬥爭,我覺得這個念頭非常荒謬,極力想把它打消,認為只有消除了這個不正常的念頭,我才能正常地生活和學習。另壹方面,我又清楚地意識到,要擺脫這種不正常的想法是多麽不可能。只要我還醒著,只要我的意識還存在,我就不可能忘記它,更不可能排除它。我意識到自己得了壹種怪病,壹種醫生和藥物都無法治愈的怪病。是的,腦海中的壹個念頭,看不見摸不著,誰能替妳擺脫它呢?除非妳睡著了,除非妳死了,除非那段記憶被手術切除。我羨慕周圍的人,覺得自己無法像他們那樣正常地生活和學習。我甚至看到狂吠者或瘋子也會羨慕他們,覺得他們比我正常,或者至少不像我那麽悲慘。我以為我是世界上最悲慘的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我這樣的人了。我無數次想過死,只有死才能減輕我的痛苦,但我不願意死,更不敢去死,我孤獨、無助、痛苦地活著。我就是這樣帶著不良的情緒、邪惡而激烈的心態,走向人生的起點,堅持參加高考,後來讀了書,有了工作。
努力像正常人壹樣生活
二十年來,我壹直在努力瓦解自己的癥狀,壹直在和它們做無謂的抗爭。我只是帶著強迫癥生活,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壓力小的時候,時好時壞的強迫癥並不覺得有多痛苦。但我時常感受到強迫癥的威脅,壹想到那刻骨銘心的痛苦,我就心有余悸。尤其是當我看到有人暴斃的時候,看到死亡的恐怖場景總會誘發強迫癥的復發,這個時候過去的痛苦感受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我不可避免地再次遭受強迫癥的摧殘,壹次比壹次嚴重,壹次比壹次周期長。此時的我早已對自己的癥狀有了壹定的了解,我經常去書店、圖書館查找相關的醫學資料,我明白自己得的是壹種強迫癥,書上有記載,但我不知道有沒有和我壹樣的人,我也無法從書中找到具體的治療方法,只有幾句鼓勵自己看懂的空話,沒有任何效果。實在支持不住的時候,我也去過幾家精神科門診和不同的醫院,但都沒有任何效果,只是同樣的幾句鼓勵的話,忙的時候,不問青紅皂白就給我開藥,對我來說還是沒有任何用處。我度日如年,覺得活著沒有多大意義。雖然我害怕死亡,但還是慶幸生命中有死亡。我希望自己快點老去,這樣我就可以死了,我希望自己死於絕癥,我每天都照鏡子,我還那麽年輕,我離死亡還很遙遠。我想和正常人壹樣生活,我不能去精神病院,我不能死。我能做的就是盡我所能,讓自己活得像個正常人。事實上,我已經做到了,沒有人發現我有什麽問題,相反,有些人甚至羨慕我活得好。
我找到了森田療法
1995年,強迫癥再次發作,這次來勢兇猛,持續時間最長,如山的抑郁和絕望幾乎要把我吞噬。由於過度抑郁和焦慮,我又患上了恐懼癥。在壹次外出時,面對滿車的陌生人,我突然產生了壹種極度不安全感,"如果我突然發瘋了怎麽辦?"我突然產生了壹種極度不安全感,"如果我突然發瘋了怎麽辦?",壹股熱血上湧,臉漲得通紅,恐怖襲遍全身,心臟麻痹,手臂酸痛,有壹種頻臨死亡的感覺,那感覺無法形容的可怕,仿佛掉進了無底的深淵。從此,恐懼無時無刻不籠罩著我,我生活在恐懼發作的恐懼之中。從那以後,我不敢壹個人坐車出門,怕出差,怕開會,怕旅遊,不敢壹個人在家過夜,我怕黃昏,怕夜晚的來臨,我甚至不敢洗澡,甚至不敢趴著睡覺。我病得很重,渾身疼痛難忍,覺得自己再也支撐不下去了。我不得不再次求助於精神病診所,去看心理醫生。只有去醫院看醫生時,我似乎才感到安全。醫生給我開了壹些精神藥物,服用後讓我昏昏欲睡,對我的睡眠有些好處。我已經很久沒有睡過好覺了,強迫癥也給我帶來了長期失眠的後遺癥。吃了幾次藥後,好像沒有什麽效果了,強迫癥依然存在,恐懼、抑郁、焦慮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我。我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只能長期住在精神病院裏。我又去書店尋找精神慰藉。我翻遍了所有關於精神和心理學的書籍,無意中發現了壹本叫《神經質的本質與治療》的書,它就像黑暗中的壹盞明燈,我感覺自己就像壹個垂死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森田先生救了我
我仔細閱讀了森田的書,森田的理論建議,字字珠璣,句句真言,說到了我的心坎上。我對神經癥有了充分的了解,二十年神經癥的切身體會,使我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該怎樣去做。我試著按照森田說的去做,順其自然,但這並不容易,很長壹段時間都沒有任何效果,疾病的癥狀依然存在,痛苦無時無刻不伴隨著我。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孤獨和絕望了,至少我知道我身邊還有壹個森田,還有他的壹本能理解我的書。我把森田的書當作護身符壹樣隨身攜帶,當癥狀難以忍受時,我就把它拿出來讀壹讀,以緩解我的抑郁。我意識到,無論要忍受多大的痛苦,我都無法活下去。即使我的病沒有好轉,我也做好了終生忍受這些癥狀的準備。
每天做我應該做的事
我每天都忍受著癥狀和難以言表的痛苦,正如森田所說,我做我應該做的事。我努力做家務。癥狀嚴重時,我盡量不讓自己閑著。每天我都讓自己忙碌起來,我打掃衛生,我在廚房工作,我學做體力活,我做壹些不需要思考的事情,忍受著壹天天的煎熬。我害怕看電視、看書,害怕放松,害怕不盡興,害怕更痛苦。有壹次,我家舉行聚會,二十多個朋友準備來我家玩。我擔心極了。我怎麽能應付 20 個朋友呢?我筋疲力盡,六神無主,抑郁和恐懼像壹座大山壓在我身上。我別無選擇,只能做我必須做的事情。我必須準備兩桌晚餐,必須用微笑、熱情和喜悅迎接客人。看著滿屋子正常的客人吃著我為他們準備的晚餐,聽著他們的歡聲笑語,我覺得自己不是壹個廢人,更不是壹個病人。正如森田所說:"在別人看來,妳不像壹個病人,妳似乎也沒有病,但妳卻在忍受著難以忍受的痛苦。"可是,他們又何嘗知道我的感受呢?我做了壹個正常人應該做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讓生活更充實壹些,我試著養了壹條狗,從小狗壹直養到大狗,看著狗狗可愛的樣子,我也始終無法快樂起來。我在想,如果我不像以前那樣有強迫癥,養狗會有多幸福呢?是啊,小時候在農村,我總是帶著壹條狗,我們和狗在河裏快樂地遊泳,傍晚,老牛也來河裏遊泳,童年總是給人快樂的回憶。如今,快樂到哪裏去了?也許,我總是想著要快樂,而快樂卻在思考的過程中丟失了?
考駕照
我曾經認為,讓壹個神經質或強迫癥患者去當外科醫生或司機是不可能的。這兩者都需要高度集中註意力,容不得分心。有了強迫癥這種無法控制的分心,妳能保證妳的手術刀不會出錯嗎?妳能保證妳的手術刀不會出錯,妳能保證妳不會傷害或殺死別人嗎?妳能保證汽車不會撞到人或翻車嗎?值得慶幸的是,我也沒有機會成為壹名外科醫生。但我不得不面對這樣壹個事實:我被要求考取汽車駕駛執照。我沒有理由推辭,也找不到理由。我能說我有神經質,我有強迫癥,我害怕開車,然後人們能理解嗎?人們只能說妳神經質。我不能逃避現實,我必須直面現實。首先,我想到,害怕撞人、害怕翻車是任何人都會有的心理狀態,不必太當真。只是要認真仔細地學習。在這方面,我已經有了壹定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學起來不算太難,進步也比其他學員快。記得在學車過程中,強迫觀念時時刻刻刻意幹擾著我,讓我無法達到全神貫註的狀態。但我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麽,要遵守交通規則,遇到車流要減速,遇到行人要減速避讓,遇到危險地段要更加小心。但師傅的壹句 "這個地方很危險,翻車的多,死人的也多 "的警告,常常會增加我的心理壓力,讓我更加害怕,更加小心。經過壹段時間的練習,我已經能夠正常開車了,由於心理作用我開車總是比別人慢,但開車慢並不是駕駛員的缺點,我順利地考取了駕照。學會開車後,我信心倍增,平時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不同的是,神經質的人往往比正常人更小心、更怕死。
頓悟
經過壹段時間的生活體驗,心中有了森田的思想,床頭有了森田先生的經典,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動地、無望地接受苦難,時不時會休息壹下,看看自己的苦難,審視自己情緒的變化。這時候,我已經意識到,我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癥狀都是在我的腦子裏,正如森田所說,"神經質癥狀來自主觀世界"。長期以來,強迫癥給我造成了壹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每當我想做壹件事的時候,我總會想:"如果我沒有強迫癥,我不知道會做得多好。"或者 "如果我沒有強迫癥,我就可以像其他人壹樣正常地生活和學習。"以至於我甚至在看電視的時候,也會在心裏想:"如果我沒有強迫癥,我就可以像其他人壹樣正常地生活和學習。甚至在看電視的時候,我也會想 "如果我沒有強迫癥,看電視壹定會很開心",看到別人洗衣服的時候,我也會想 "別人可以正常洗衣服,而我卻因為強迫癥不能像別人壹樣洗衣服"。每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就覺得很痛苦,做什麽都很痛苦。原來痛苦是由我的想法引起的,原來強迫癥是如此狡猾,壹不小心就會掉進它的陷阱。這時我才明白,強迫癥的想法是無法控制的,只要順其自然,****。但壹些不必要的想法,比如 "如果沒有強迫癥,我學習不知要好多少倍"、"如果沒有強迫癥,我早就考上重點大學了 "等等這些 "邪見"!"我們可以通過不去想它們來控制這些想法。這就是森田所說的順其自然。從那時起,我做什麽事情都帶著癥狀,不消除癥狀,提醒自己不要上強迫癥的當,不要去想它。我感覺好多了,我不再那麽害怕強迫癥了,即使癥狀這輩子都不會消失,我也不在乎了。我甚至把強迫癥看作是壹種殘疾,就像斷手斷腳壹樣,我會帶著它度過余生。
面對恐懼
我采用自然療法治療強迫癥,情緒已經緩和了很多,至少癥狀不會加重。但是對抑郁癥的恐懼仍然伴隨著我。這種恐懼在強迫癥之後很久才出現,確切地說,是對死亡的恐懼,對精神病的恐懼。我舅舅是個精神病患者,我總擔心由於遺傳因素我也會患上精神病,有時我喜歡模仿電視裏的壹些傻子,壹種滑稽的人物,在家人的哄笑聲中,我就想我是不是精神病發作了?我捏了捏自己的手腳,看看是否還有感覺。我曾多次去看心理醫生,他也問過這個問題,這更增加了我的懷疑。在壹次徹底的精神病發作後,我的恐懼產生了心臟麻痹,這其實是壹種死亡的感覺,仿佛死亡迫在眉睫,壹般人是體會不到的。在很長壹段時間裏,這種恐懼幾乎壓垮了我。有壹次,家裏人都出去了,我不得不連續幾天壹個人呆在家裏,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之壹,我壹直擔心這樣的時刻總會到來,我脆弱得幾乎說不出話來。那天晚上,我早早地洗完澡,焦急地擺弄著電視打發時間。直到很晚,我才敢上床睡覺,也不敢關燈和電視,心想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過今晚,如果我因為恐懼而心臟麻痹死了怎麽辦?如果我突然失去力氣,像個神經病壹樣從窗戶跳出去怎麽辦?我無能為力。無論如何,今晚我必須生不如死。我找來森田的書,找到 "心悸加劇病例",反復讀了幾遍,然後關上燈和電視,鼓起勇氣上床睡覺。我無助地蜷縮在黑暗中,心想,正如森田所說:"今晚無論多麽痛苦,我都要忍受;當恐懼襲來時,當心臟麻痹時,我要認真體驗,認真感受","我要感受它產生的方式,感受發作的全過程,耐心細致地觀察和體驗"。當我以這種視死如歸的態度做好準備時,當晚的恐懼並沒有發生,相反,我甚至還睡著了壹會兒。這確實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接下來的幾個晚上,我都不那麽害怕了,恐懼也沒有發生。有壹兩次,我幾乎隱隱有恐怖襲擊的感覺,但只要我認真地體驗壹下,靜靜地等待,眼睛盯著它,沒有恐懼,恐懼就消失了。正如森田所說,恐懼就像 "細看鬼的真面目,才發現原來是狗的尾巴",壹眼就能看到它的本來面目。原來,恐懼也是壹種主觀的東西,是自己想出來的,也是自己害怕的,所以我有了壹次親身的恐怖體驗,覺得恐怖不再那麽可怕了。自從那次外出產生恐怖後,我就不敢出遠門了。幾年來,每次單位組織外出旅遊,我都壹次又壹次地放棄,壹次又壹次地找借口。今年,面對這樣的選擇,我再也找不到逃避的理由,我必須面對現實。外出時,我曾想過這次還能不能再去。但這種熱火朝天的旅遊方式,馬不停蹄地坐火車、坐汽車、坐飛機,從這個景點到那個景點,從壹個城市到另壹個城市,在這種熱火朝天的集體活動中,我已感受不到恐怖的威脅。我還是有點不甘心,有時會刻意制造壹些個人單獨行動的機會,試著晚上和陌生人住在壹起,試著壹個人自由自在地逛商場、遊景點,也找不到恐怖的感覺,就是壹個人頭頂著天、腳踏實地的實際旅行我不會害怕了,我再也不怕恐怖了,恐怖的恐怖從何而來?
好久沒生病了
也許正是因為久病成醫,我才有能力分析自己的病情。其實,原來的強迫觀念並不覺得痛苦,只要不去拆解它,就不會有心理沖突,沒有心理沖突就不會有痛苦,沒有痛苦的強迫觀念時間久了它自然就會消失。治療強迫癥的關鍵是把復雜的強迫觀念障礙恢復到簡單原始的狀態,消除心理沖突,沒有心理沖突的強迫癥也算是好的,森田療法起到的正是這樣的作用。癥狀是壹種自然而然的東西,不能求其消失,當妳不怕它的時候,當妳不在意它的時候,也許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我的病情已經從原始的強迫觀念轉變為復雜的強迫觀念障礙,並伴有嚴重的焦慮、抑郁和恐懼癥。采用順其自然的森田療法,阻斷了心理交互作用,消除了強迫癥的心理沖突,焦慮感減輕了許多,病情得到了根本控制。但是,長期形成的恐懼和抑郁情緒卻不是那麽容易消除的,它已經發生了病變。我特別害怕陰雨天氣,害怕黃昏的到來,總覺得眼前壹片黑暗。我想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假以時日,我壹定會好起來的。但難過的時候我還是在找辦法,我曾想吃點抗抑郁的藥來解決問題,但西藥往往治標不治本,再者我以前吃過的藥沒有效果,就是有效果也是壹種不舒服的感覺,如果不吃藥再復發怎麽辦?如果不吃藥又復發了怎麽辦?那就沒有退路了,壹點希望都沒有了。另壹方面,我總覺得只有精神病才需要吃藥,但我沒有精神病,所以我不需要吃那些藥。我已經隨遇而安了,為什麽抑郁還不消失?是什麽在控制我的情緒?是我的生理機能出了問題,缺失了什麽嗎?在中醫看來,是陰陽失衡,還是氣血運行不暢?我必須找到壹種調節和調和的方法,或者用食療。有壹天,我在報紙上看到壹個治療更年期抑郁癥的藥方,我想,雖然我還沒有到更年期,但我的抑郁癥和更年期抑郁癥的性質是壹樣的。於是我把藥方抄了下來,很簡單,紅棗、冰糖、浮小麥三味煮水喝,俗稱 "麥湯",味道很好,就像喝飲料壹樣。說來也怪,我連服幾付後,憂郁的心情緩解了不少。為了對付憂郁癥,我還學會了打太極拳,聽說打太極拳能起到很好的陰陽調節作用。我和老爺子、老太太認真學習了太極拳套路,從此我也真正學會了打壹套漂亮的24式太極拳,而我小時候造成的腰肌勞損也在我練習太極拳中不知不覺好了。
學會經商
不知過了多久,我已經能像正常人壹樣生活了,我不再滿足於那些被動的、隨時都可以做的事情,我開始學會了經商。我開始思考如何主動地去生活,去做壹些有創意的事情,去做壹些有成就感的事情。少年時的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由於強迫癥,我幾乎無法去想,我只有壹個信念,那就是活下去。如今,我已經無法思考人生的切入點,我所想的只是,我怎樣才能活得更充實、更有意義?我該如何度過余生?我想的是做生意,做生意。我想到了生意,做生意。做生意既能賺錢,又能讓人充實,為什麽不快樂呢?但我不能放棄工作去做生意,我有什麽特長?我能找到壹個不影響工作的小生意嗎?這時我想到了電腦,幾年前我就學會了使用電腦計算機,懂得壹些基本知識和簡單操作。何不開壹家網吧,讓大家玩玩電腦,上上網呢?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丈夫,我需要他的支持和幫助。我得到了他的同意,很快就買回了壹臺電腦。但我已經不會用電腦了,原來的 DOS、WS 早已過時,取而代之的是 windows98 和 office97,我花了整整壹個月的時間自學電腦。接下來還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貸款、申請執照、購買設備、選擇場地等等。好不容易網吧終於可以開門營業了,但現實與理想也相差太遠,原本以為開網吧是壹件比較高雅體面的文化事業,但事實並非如此。網吧就像過街老鼠,網吧就像壹塊肥肉,誰都想從中榨點油水!體察百姓疾苦,體驗余家酸甜苦辣,感悟人生不是開網吧。開網吧雖然簡單,但需要不斷地維護和管理,需要學會生存,學會與人打交道,更需要像商人壹樣考慮各種問題。最重要的是網吧政策風險太大,很多人都轉行了,而我壹直堅持做下來,我不完全是為了純粹賺錢,我喜歡做壹樣東西,看看它發展怎麽樣,結果又怎麽樣。我就是喜歡輸和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壹種從未有過的充實和快樂。我壹直在思考和考慮,我還能做什麽?我發現,我已經喜歡上了做生意這壹行,我已經不顧及強迫癥了,我已經不再害怕強迫癥了,強迫癥存在與否對我來說都無關緊要了,無所謂了,我發現我找不到恐懼、憂郁的感覺了。
我的壹位朋友讀了這本書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看來,森田哲學的精髓就是 "做自己該做的事",積極的生活才是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這正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想要表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