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有益健康",最早提出這壹理論的是美國生化學家弗雷。他的實驗報告表明:人因悲傷而流出的眼淚與受洋蔥刺激而流出的眼淚的化學成分不同,情緒激動的眼淚中含有大量人體在壓力下釋放的物質,例如止痛藥、內啡肽、多種激素(其中壹種是腎上腺素)等。
哭泣並不是這個社會所鼓勵的行為。(31) 眼淚,無論是悲傷、憤怒還是喜悅的眼淚,壹般都會讓美國人感到不舒服和尷尬。即使是壹場毀滅性的悲劇,(32) 流淚的人也往往會道歉。而旁觀者往往會想盡壹切辦法讓這種情緒宣泄停止。(33)但最近關於哭泣行為、哭泣與疾病之間的聯系以及眼淚的化學成分的研究表明,這些對流淚的反應往往是不恰當的,更有可能適得其反。
人類是唯壹會因情感而流淚的動物。(34)既然進化過程賦予了人類壹些無意義的生理反應(如果真的有的話),那麽我們可以推斷,哭泣對於人類的生存確實具有壹種或多種特殊的意義。雖然壹些旁觀者可能會認為哭泣是向他人求助的壹種方式(如哭泣的嬰兒向母親求助),但要獲得幫助,眼淚幾乎是沒有必要的。哭喊就完全足夠了,而且哭喊比流淚更容易引起註意。因此,眼淚本身似乎肯定有什麽特別之處。
(35)事實上,新的研究表明,情緒激動時流下的眼淚對減輕壓力有直接作用。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眼淚化學成分的人員最近從眼淚中分離出了兩種重要的化學物質。這兩種化學物質只存在於因情緒激動而流下的眼淚中;因洋蔥被割傷而流下的眼淚中不含有這兩種化學物質。
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在研究是否可以用眼淚來診斷疾病和監測藥物使用情況。在杜蘭大學淚液分析實驗室,彼得.卡斯爾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報告說,他們可以利用淚液檢測藥物濫用和過度接觸藥物的情況,確定隱形眼鏡是否合適或不舒服的原因,研究 "非幹眼癥 "綜合征的原因和眼科手術的影響,甚至測量接觸環境汙染物的情況。
哥倫比亞大學的 Lisa Farris 博士及其同事正在研究 "不哭泣 "綜合癥的原因和眼科手術的影響。哥倫比亞大學的麗莎-法裏斯博士及其同事正在研究淚液和遠離眼睛的其他疾病的診斷。淚液可以無痛獲取,不會侵入人體,而且只需壹點點就能進行高精度分析。
/2005-07-29/L0016004_132843.html
/bbs/detail_18_248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