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3日上午8點,家樂福召開緊急會議,成立救災危機處理小組。該小組由中國區副總裁呂忠擔任組長,成員包括成都、重慶等中西部地區的區域經理和采購主管,每天開會壹到兩個小時。
2008年5月13日,家樂福調集了8輛自備卡車,將第壹批價值22萬元的生活必需品運往離成都最近的都江堰。呂忠忠親自押運,他說:"非典我們來過,雪災我們來過,今天我們還要來,因為我們壹直說家樂福(中國)是中國企業。"
"如果我們的供應出現問題,無疑會給成都市民帶來恐慌"。呂忠忠告訴《第壹財經周刊》,除了保證成都所有門店的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正常營業外,政府救災物資的供應也是重中之重,壓倒壹切。災區急需的部分物資,家樂福將與紅十字會溝通,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確保物資供應。
家樂福已經向四川省紅十字會及相關機構提供了壹份可以供應的物資清單,紅十字會將根據災區的需要在清單上打勾。
呂忠告訴《第壹財經周刊》,家樂福在所有商品的采購上並不占優勢,但正在應對這種變化帶來的挑戰,因為家樂福的供應商基本上只涉及日常生活,而災區急需的消炎藥、口服消炎藥、帳篷等物資,有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找到供應商。
"比如,以前我們的供應商提供的是家用手套,但現在救災戰士用的是專業手套,所以我們只能尋找非供應商的貨源。而16日,家樂福從四川自貢采購的1.4萬副專業手套剛剛運到成都,這樣的救災物資家樂福就是通過現有供應商的資源重新尋找專業手套的生產廠家。"呂總說。現在成都家樂福救災使用的普通口罩和部分專業口罩,也是從家樂福的供應商渠道找到的。
為了將救災物資迅速送到災區人民手中,家樂福在中國首次改變了物流模式。從家樂福向都江堰發出第壹批物資起,這種模式就開始運行了。
"按照我們的物流模式,先由我們下訂單,供應商把貨物送到各個門店,然後門店再到政府指定的捐贈點進行捐贈。現在另壹套系統已經啟動,並作為主系統運行,即我們讓供應商直接把貨發到政府指定的捐贈點,比如紅十字會,然後供應商再到家樂福去簽這樣壹個項目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