纈更昔洛韋是更昔洛韋的左旋纈氨酰酯(前體藥物),口服後被小腸和肝內的酯酶迅速轉化成更昔洛韋。 更昔洛韋是壹個合成的2’-脫氧鳥苷酸的類似物,它在體外和體內都可以抑制皰疹病毒的復制。敏感的人類病毒包括人類巨細胞病毒(HCMV),單純皰疹病毒-1 和單純皰疹病毒-2(HSV-1,HSV-2),人皰疹病毒-6,7,8(HHV-6,7,8),EB 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和乙型肝炎病毒。在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的細胞中,更昔洛韋首先被病毒的蛋白激酶UL97 磷酸化成單磷酸更昔洛韋,再被細胞內的蛋白激酶進壹步磷酸化成三磷酸更昔洛韋,然後在細胞內被緩慢代謝。在移除細胞外的更昔洛韋後,觀察到在HSV 或HCMV 感染的細胞中更昔洛韋的半衰期分別是18 小時和6~24 小時。由於磷酸化過程很大程度地依賴病毒的蛋白激酶,所以更昔洛韋的磷酸化優先發生在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中。更昔洛韋抑制病毒的活性主要通過抑制病毒DNA 的合成:(a)競爭性抑制病毒DNA 聚合酶,使三磷酸脫氧鳥苷酸不能結合到DNA 上,(b)三磷酸更昔洛韋結合到病毒DNA 上使病毒DNA鏈的延長終止或受限制。在體外更昔洛韋對CMV抗病毒作用的IC50範圍為0.08μM(0.02ug/ml)到14μM(3.5ug/ml)。藥效學臨床上鹽酸纈更昔洛韋片的抗病毒作用通過治療AIDS患者合並新診斷的視網膜炎得到證實(臨床研究WV15376)。應用鹽酸纈更昔洛韋片治療四周後CMV 病毒的檢出率從研究入組是的46%(32/69)降低到7%(4/55)。CMV視網膜炎的臨床療效:在感染 CMV 視網膜炎的愛滋病(AIDS)患者中進行的鹽酸纈更昔洛韋片的臨床研究表明,鹽酸纈更昔洛韋片和靜脈註射更昔洛韋對CMV 視網膜炎的誘導治療療效相當。研究中,新診斷的CMV 視網膜炎患者隨機分配到鹽酸纈更昔洛韋片組或靜脈更昔洛韋組進行誘導治療。在第四周時兩組中CMV 視網膜炎有進展的患者比例相同。在誘導治療後,該研究中的兩組患者都繼續接受鹽酸纈更昔洛韋片每天900mg 的維持治療。在分別接受鹽酸纈更昔洛韋片或靜脈更昔洛韋誘導治療後用鹽酸纈更昔洛韋片維持治療的患者中,從隨機到CMV 視網膜炎進展的平均時間(中位時間)分別為226(160)天和 219(125)天。口服鹽酸纈更昔洛韋片可以達到使用靜脈更昔洛韋推薦劑量給藥後相似的機體更昔洛韋暴露水平,這在CMV 視網膜炎的治療中是有效的。更昔洛韋的藥時曲線下面積(AUC)與CMV 視網膜炎進展的時間相關。移植後 CMV病毒感染的預防在心臟、肝臟和腎臟移植後 CMV 易感(D+/R-)高危患者中進行了雙盲雙模擬的活性對照臨床試驗,患者在移植後的10 天內開始服用鹽酸纈更昔洛韋片(900mg 壹天壹次)或更昔洛韋(1000mg 壹天三次),直到移植後100 天。研究療效委員會判斷的CMV 感染包括CMV綜合征和組織浸潤性感染,在移植後的6 月內CMV 感染發生率在鹽酸纈更昔洛韋片組(n=239)為12.1%,在口服更昔洛韋組(n=125)為15.2%。鹽酸纈更昔洛韋片組停止預防治療後(100 天後)發生的CMV 感染病例絕大多數晚於更昔洛韋組。在移植後的6 月內急性排斥反應的發生率在鹽酸纈更昔洛韋片組為29.7%,在口服更昔洛韋組(n=125)為36.0%。延長本品對 CMV 的預防治療直至移植後200 天的研究證實,對於高危腎臟移植患者在移植後前12 個月內預防CMV 感染,200 天的給藥方案優於100 天的給藥方案。對326 例腎臟移植後CMV 易感(D+/R-)高危患者進行雙盲的安慰劑對照試驗來評估本品預防CMV 由移植後100 天延長至200 天的療效和安全性。患者按照1:1 隨機分組,壹組接受本品(900mg,每天1 次)從移植10 天內直至移植後200 天的治療,另壹組接受本品(900mg,每天1 次)從移植10 天內直至移植後100 天的治療以及隨後的100 天安慰劑治療。患者在移植後前 12 個月內發生CMV 感染的比例,見表6。 1 CMV 感染是指具有CMV 綜合征或組織浸潤性感染。2 確診CMV 感染是指臨床確診的CMV 感染。如果沒有第52 周評估或者在此時間點之前沒有確診CMV感染,病人就被假定為CMV感染。移植後12 個月的移植物存活率,在100 天給藥方案為98.1%(160/163),200 天給藥方案為98.2%(152/155)。移植後12 個月活檢證實的急性排斥發生率,100 天給藥方案為17.2%(28/163),200 天給藥方案為11.0%(17/155)。病毒耐藥性長時間使用鹽酸纈更昔洛韋片後,更昔洛韋單磷酸化的病毒蛋白激酶基因(UL97)或病毒的DNA 聚合酶基因(UL54)可發生選擇性的突變,從而使病毒對更昔洛韋發生耐藥性。含有UL97 基因突變的病毒只對更昔洛韋耐藥,而含有UL54 基因突變的病毒對其他類似作用機制的抗病毒藥有交叉耐藥性,反之亦然。CMV視網膜炎的治療某壹個臨床研究中入組了 148例CMV視網膜炎的患者,通過分離出的多形核白細胞(PMNL)進行CMV 的基因分型,結果顯示在用鹽酸纈更昔洛韋片治療3,6,12 和18 個月後分別有2.2%,6.5%,12.8%和15.3%發生了UL97 變異。移植後 CMV病毒感染的預防收集移植後 100 天和移植後6 月內出現可疑CMV 感染時的PMNL 進行CMV 的基因分型來研究病毒耐藥性。隨機服用纈更昔洛韋的245 例患者中有198 例移植後100 天的樣本進行檢驗,未發現更昔洛韋耐藥突變。在口服更昔洛韋的對照組103 例樣本中有2 例更昔洛韋耐藥突變(1.9%)。隨機服用纈更昔洛韋的245 例患者中有50 例可疑CMV 感染患者的樣本進行檢驗,未發現耐藥突變。在口服更昔洛韋的對照組125 例患者中29 例可疑CMV 感染患者的樣本中有2例耐藥突變,耐藥發生率為6.9%。臨床前安全性數據纈更昔洛韋和更昔洛韋在小鼠淋巴瘤細胞中有致突變作用,在哺乳動物細胞中有致染色體畸變作用。這些結果與更昔洛韋對小鼠的致癌作用是壹致的。纈更昔洛韋與更昔洛韋壹樣,也有潛在的致癌性。由於纈更昔洛韋被迅速的大量的轉化成更昔洛韋,目前還沒有重復進行纈更昔洛韋生殖毒性的研究。對生殖毒性的警惕適用於這兩個藥物(見警告)。更昔洛韋影響動物生殖能力並對動物有致畸作用。動物全身應用治療劑量以下的更昔洛韋就會發生精子生成缺乏,基於這個研究結果,更昔洛韋(和纈更昔洛韋)也認為可能抑制人類精子的生成。在體外的人胎盤模型研究表明,更昔洛韋可透過胎盤,簡單擴散是主要的轉運機制。轉運過程在1~10mg/ml 濃度範圍內不會飽和,可通過被動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