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肌肉註射。
2.位置:大腿前外側(新生兒和嬰兒),上臂外側三角肌(兒童、青少年和成人)。
有學者發現,乙肝疫苗的接種部位影響機體的反應。由於臀部脂肪組織多,免疫活性細胞少,臀部註射可能無法將疫苗註射到肌肉內,註射後產生的抗體效價低,下降快。但上臂三角肌接種的抗體效價比臀部接種的抗體效價高65438±07倍。所以目前成人乙肝疫苗接種選擇三角肌,而嬰兒和新生兒可以在大腿前外側肌肉接種。
註[6]:
①接種全程可使用不同廠家生產的乙肝疫苗;
②第壹針接種後因故未按時接種第二針的,應盡快接種,第二針與第三針間隔至少2個月;如果只是第三劑沒有按時接種,應該盡早接種;
③接種疫苗前,不需要查乙肝指標;
④乙肝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肌肉註射
開放分類:護理的基礎
肌內註射(IM):將壹定量的藥液註入肌肉組織的方法。
[目的]
註射毒品
[操作步驟]
1,戴口罩洗手
2.物品準備:治療盤內準備75%酒精、2%碘酒、無菌鑷子筒及鑷子、無菌棉簽筒及棉簽、彎板、無菌註射器、註射藥物、開瓶器、砂輪、註射卡、汙物筒、洗手管、毛巾。
3、推治療車把東西搬到病人床上。
4、核對姓名、床號(與患者及床邊卡核對)、藥品名稱、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檢查藥品是否過期,檢查藥品上是否有渾濁或沈澱,瓶口是否有松動或裂紋。
5.向病人說明目的,取得合作。
6.如果藥液是安瓿:用酒精消毒安瓿,砂輪,用砂輪刮擦,再用酒精消毒安瓿刮擦部分,用手打開安瓿,開閉棉簽筒,正確使用鑷子。
7.如果藥液是密封瓶,對開瓶器、鋁蓋、鋁蓋進行消毒,對瓶塞進行消毒。
8、消毒方法是否正確;拿棉簽:棉簽筒的開合和鑷子的使用是否正確;
9、取註射器,檢查註射器的有效期,是否漏氣;
10,用於泵送的藥液,劑量準確,泵送方法正確;
11,放在彎板中備用,註意不要汙染針和活塞;
12,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
13,選擇註射部位
14、臀大肌註射定位法:十字法、直線法;
15、皮膚消毒:面積4×6 cm,消毒方法正確,碘去除幹凈(兩次),酒精晾幹。
16,三張支票和七雙待處理
17,排氣
18.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註射部位,繃緊皮膚,右手握註射器。註射針與皮膚成90度角,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層,進針深度為針體的2/3。
19.固定針頭並抽動活塞。如果沒有回血,用右手推活塞慢慢註射藥物。
20.註射藥物後,固定好針栓,將幹棉簽壓在針眼上,快速拔出針頭,棉簽壓壹會21。幫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並幫助患者整理衣物和床單元。
22、三檢七對操作後
23.整理東西。
肌肉註射部位
1,臀大肌註射定位:
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向右畫壹條水平線,再從髂棘最高點作壹條中垂線,外上1/4為註射部位。
縫合方法:取髂前上棘與尾骨之間縫合處的外上三分之壹為註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註射定位:
①將指尖和中指尖分別置於髂前上棘外側和髂棘下緣,髂棘、食指和中指形成三角形,註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形成的角度內。
②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以患者手指寬度為標準)。
3.註射股外側肌定位:位置在大腿中部外側,寬約7.5cm,位於膝蓋以上10cm,髖關節以下10cm。
4、上臂三角肌註射法:位置為上臂外側,距肩峰2-3橫指。
註入原理
①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防止感染。
(2)認真執行檢查制度,做好三查七對工作。仔細檢查藥物。安瓿若有變質、沈澱、渾濁、過期或裂紋,則不能使用。多種藥物同時註射時應註意藥物配伍禁忌。
③根據藥液的容量、粘度、刺激性選擇合適的註射器和針頭。
④選擇合適的註射部位,防止神經血管受損,避免炎癥、感染、化膿、硬疤、皮膚病。
⑤按規定時間臨時提取藥物,立即註射。註射前排出空氣。
⑥進針後先抽血,靜脈註射後有回血時才註射藥物,皮下和肌肉註射無回血時才註射藥物。
⑦熟練掌握無痛註射技術,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取得配合,便於進針。
需要註意的事項
1.千萬不要刺破所有的針柄,以防針柄從根節處斷裂。萬壹針斷了,要保持局部和肢體不動,用血管鉗夾住斷端,迅速拔出。如果它完全嵌在肌肉裏,應該請外科醫生把它取出來。
2、長期肌肉註射的病人,註射部位應交替更換,以減少硬結的發生。
3、兩種藥液同量註射時,應註意配伍禁忌,註射部位不同。
4.根據藥液的量、粘度、刺激性選擇合適的註射器和針頭。
5.2歲以下的嬰兒不應註射到後臀。由於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危險,可以將它們註射到臀中肌和臀小肌中。
6.避免在疤痕、硬結、炎癥、皮膚病、舊針孔處註射。還註射了瘀血和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