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臨夏州創新人才開發機制的幾點思考] 臨夏州安全教育平臺

[臨夏州創新人才開發機制的幾點思考] 臨夏州安全教育平臺

1人才開發的戰略意義  1.1經濟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競爭當今世界,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是經濟創新的主動力,而人才正是這壹動力的源泉。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越來越顯著。爭奪人才成為壹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首要戰略抉擇,都紛紛制定各種優惠政策,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培育人才、挖掘人才和吸引人才。因此,激烈的市場競爭、科技競爭、綜合實力競爭,最終表現為人才的競爭。

 1.2知識經濟從根本上看是人才經濟必須深刻認識知識經濟是以人才為依托的經濟。首先,知識經濟的核心和根本性的推動力量是知識、是智力資源,任何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或消費,以及相應過程中的技術、管理與決策等,都從根本上取決於各類各層次的人才。其次,創新是知識經濟的生命和源泉,只有擁有了以創造性為本質特征的人才,科學、技術與管理等的創新及其創造性運用才會成為可能。再次,知識經濟的實現與發展是壹個“知識經濟化”和“經濟知識化”的雙向互動過程,是不斷地創造出新的知識並付諸新的應用、將其物化、創造出新的價值的人才。

 1.3科教興州的實質是人才強州以根本上改善民族地區人口素質和受教育程度低的狀況,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教育事業,堅持不懈地實施科教興州,而科學和教育事業的承載主體都必須依靠人才、使用人才和培養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講科教興州其實質就是人才強州。

 1.4人才為本是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經濟的人本化和全面建設以人為本的小康社會,都離不開人力資源的開發,更離不開人才這壹第壹資源的充分挖掘和科學配置。無論是從市場主體、資源整合、科技創新,還是從市場效率、公平分配、制度安排的角度講,人才為本是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充分認識人才資源的戰略意義,就必須確立人才資源“三個第壹”的思想,即人才資源是經濟社會長期持續發展的第壹資源;全面開發人才資源是實施人才資源資本化戰略的第壹任務;全面開發人才資源是加速貧困地區快速發展 第壹方策。

 

 2人才開發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州按照“科教興州,人才強州”的戰略要求,在人才開發上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由於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差,在人才開發上存在著載體窄小、環境較差、機制不活、觀念落後等問題,特別是企事業單位使用人才的觀念、吸納高素質人才的主動性、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條件創造與環境建設較落後,使得人才開發現狀與周邊地區、尤其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較大,具體表現在:

 2.1人才基數小,素質低每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才105人,比全省(甘肅省)平均水平低63人。與全國30個自治州相比,人口密度最高,但從業人數排到16位之後,專業技術人員與總人口的比例為1:95,低於大部分自治州。高級職稱的僅占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1.3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近3個百分點;中級職稱的占2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個百分點。我州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省級專家及學術技術帶頭人、州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數量,與省內其它市州地相比,數量很少。

 2.2布局不合理,結構性矛盾突出從行業分布情況看,人才在教育、衛生系統相對集中,教育和衛生系統的專業技術人才占總數的8.90%,農業較少,工業企業人才緊缺;州、縣市相對富余,鄉村第壹線缺乏人才。從人才內部結構看,全州專業技術人員56%的中級以上職稱人員都集中在州、縣市兩級,形成大量高職稱、高學歷人才浮在上面,而鄉村、企業人才極度匱乏的現象;在非公有制企業中,人才緊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2.3繼續教育不到位,創新能力弱對人才的培訓工作還非常滯後,大量的實用人才得不到及時培訓。全州至今沒有壹所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和相應的人才培訓基地,嚴重制約了人才的培養、教育和選拔,也制約著現有人才的知識更新。州、縣財政預算很少安排培訓經費。由於缺少培訓經費,人才大多缺乏繼續教育且跟不上時代變化。個體技能退化,創新能力減弱,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4人才待遇差,缺乏吸納力我州經濟發展緩慢,自然條件艱苦,各類人才所處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相對較差,難以穩定和吸引人才。在30個自治州中,我州職工年均工資水平排在20位之後;與蘭州相比,職工年均工資要差2 000多元。1998年以來,我州考入大專院校的學生6 659人,回到臨夏工作的只有1 758人,占26.4%,近3/4的人才流到外地,其中考入重點和熱門專業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沒有回來。由於受財力、物力的制約,政府無法出臺壹系列真正具有吸引力和激勵性的優惠政策。

 

 3創新人才開發的對策措施

 

 從根本上解決人才開發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急需加大人才開發力度,加快人才開發進程,創新人才開發機制。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優化人才環境為重點,以科教興州、人才強州為依托,在穩定現有人才的基礎上,培養適用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儲備未來人才,努力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為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3.1創新人才開發觀念要樹立人才開發五種新理念:即“人才資源是第壹資源”的理念,人才資源開發的理念,人才資源配置市場化的理念,人才資源管理法制化理念,人才競爭國際化理念。

 3.2科學制定人才發展戰略州、縣(市)、各行業、各部門,結合實際,立足區域經濟、支柱產業、優勢行業的長遠發展,從經濟實現跨躍式發展的需求出發努力理清人才開發的總體思路。抓緊認真研究和制定有關的人才發展戰略。研究實施企業單位之間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人力資源網絡化管理工作方法。自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人才觀,真正樹立人才資源是第壹資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對人才培養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觀念,樹立走出臨夏才能建設臨夏的觀念,以創新觀念為先導,加快實施人才強州戰略,逐步依靠人才促進發展。

 3.3實施創新人才開發的“四大工程”。將實施穩才引才工程、育才工程、用才工程、人才市場化工程作為人才工作的戰略舉措,抓緊抓實。

 3.3.1實施穩才引才工程。首先人才開發最關鍵、最合算、最經濟的方法是對已有人才隊伍的穩定,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其次才是引進人才。堅持培養本地人才與引進人才並重的機制,壹手抓人才引進,壹手抓本地人才培養。引進人才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運用有償“人才租賃”、柔性流動等方式,引進點石成金的人才,使人才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本地人才資源是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的基礎資源,是支柱產業發展壯大的有效載體。通過在崗培養,開展繼續教育,學歷教育等方式,使他們不斷更新知識,優化知識結構,成為復合型人才。再次註重建立高層人才與基礎性人才***同開發的機制。國家和省上都把高層次人才作為人才開發重點,但作為經濟欠發達的臨夏地區,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並堅持兩手抓:壹手抓高層次人才的開發,壹手抓基礎性人才的培養,兩手並重,不可偏廢。在工業經濟中,加大高層次人才開發,增加支柱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對特色農村經濟,要重視鄉土人才的培養,使農村經濟走出特色,實現農村全面小康。

 3.3.2實施育才工程。突出教育培訓重點,制定科學的教育培訓規劃,以知識更新、技能增強、素質提高為核心,以人才的全面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根據各類人才的不同特點,確定人才能力建設框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育。豐富培訓形式,既註重學歷培訓,又重視專業技術培訓;采取學習、學術交流、崗位實踐、掛職鍛煉等多形式培訓,增強培訓的實用性、針對性和效益性。創建學習型社會,樹立“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理念,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系統、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社區、學習型村鎮、學習型家庭活動。制定學習型組織考核體系和評判標準,確保學習型活動的開展。必須鞏固“兩基”的重中之重地位,全力推進“普九”進程,擴大“普九”成果。積極發展職業教育,抓好職業學校建設,嚴格執行先培訓、後上崗的勞動就業制度;努力解決專業教師緊缺的問題,有計劃地提高在職教師專業教育程度,完善繼續教育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實行學校校長持證上崗和聘任制度。盡快建起臨夏民族專科學校,充實師資力量,提高教育水平,加快人才培養。

 3.3.3實施用才工程。建立健全“優秀人才使用評價制度,營造公平競爭的用才環境,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實行效績優先,優才優價,壹流人才,壹流報酬”。建立專家聯系制度,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的骨幹作用;推進職稱評審工作的社會化,進壹步完善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註冊及管理辦法。建立公務員隊伍“能上能下”的機制,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績效考評等方式,將能幹事、想幹事、幹成事的領導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上,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3.3.4實施人才市場化工程。切實整合全州人才市場資源,規範市場秩序,促進人才交流活動的規範化、制度化,加快人才市場信息化建設,進壹步塑造人才服務品牌,對招聘單位實行服務回訪制度,營造誠信為本的服務環境。發展壯大人才市場規模,完善區域性人才市場,大力發展專業人才市場和網上人才市場。建立人才市場網絡,健全人才市場機制,強化人才市場社會化服務功能,加強全州各地人才交流的協調、合作和行業自律。

 3.4營造凝聚人才的社會環境營造寬松的人才使用和人才成長的環境,加大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科技攻關項目的經費的投入,加大開拓創新人才、拔尖技術人才的選拔培養力度。

  • 上一篇:虎骨介紹
  • 下一篇: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簡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