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孕婦產後壹定要做盆底康復訓練,如果不註意盆底肌肉的功能恢復,容易出現產後性生活不快、漏尿、子宮脫垂等癥狀。因此小編建議媽媽們壹定要做好產後盆底恢復工作。
孕婦產後盆底怎麽修復?這些方法妳知道嗎?根據統計分析,我國女性有壹半的人生完寶寶後就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如果不了解產後盆底修復的原因,及時的保養修復,最終導致病變,那麽婦科疾病就會找上門來。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肌肉和筋膜組成的。盆底就像吊床壹樣,在會陰肛門處托起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維持我們的排尿動作、排便等多項生理功能。
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盆底肌肉又進壹步受到胎兒的擠壓和撕扯,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礙。
也就是說肌肉的彈性變差了,彈力不足了,盆腔內的器官無法固定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
盆底損傷輕者表現為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或小腹墜脹、尿頻、便秘等不適,重者可出現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等疾病,造成難以言狀的痛苦,甚至造成家庭不和諧。
另外,肥胖、慢性咳嗽、便秘、雌激素下降、泌尿生殖感染等也是導致盆底功能障礙的高危因素。
女性可以通過盆底修復,能使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等關鍵部位的彈性變好了,使各個器官固定到了正常的位置,就能使各方面的功能順暢。
產後盆底怎麽修復產後操
通過增強盆底、腹部、腿部等部位的肌肉,促進盆腔及腹腔器官恢復,幫助新媽咪遠離分娩後遺癥。
盆底操
具體做法是有意識地收縮陰道,因為初學者很難體會陰道收縮的力度,因此可以在排尿時收縮盆底,如尿流在收縮時終止,而放松時繼續排出,就表示是正確的肌群收縮。在收縮盆底肌群的同時,要盡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縮。訓練的強度和時間可以逐漸增加,開始每次收縮尿道、肛門和會陰5~10秒後放松,間隔5~10秒重復上述動作,連續5分鐘,每日兩次。以後逐漸增加訓練量。
提肛法
即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以加強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體做法是反復做縮緊肛門陰道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於3秒後放松,連續做15-30分鐘,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個月有明顯效果。而對於重度盆底功能障礙者,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電刺激治療或者相關的手術治療。
運動法
產後媽媽可以通過壹些鍛煉,如屏住小便、提肛運動、收縮運動或其它運動來加強彈性的恢復,促進陰道緊實。經過這些日常的鍛煉,可以大大改善盆腔肌肉的張力和陰道周圍肌肉,幫助陰道彈性的恢復,對性生活有所幫助。除了恢復性的鍛煉,產後媽媽還應該保證攝入必需的營養,保證肌肉的恢復。
產後盆底如何護理盆底肌鍛煉法
盆底肌肉鍛煉(PFME),又稱為Kegel運動。方法為做縮緊肛門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於3s,然後放松。連續做l5~30min,每日進行2~3次;或每日做PFME150~200次,6~8周為1個療程。盆底肌肉訓練需兼顧5個方面:①強度,肌肉收縮可以產生的最大張力;②速率,最大張力和達到最大張力所需時間之比;③持續時間,肌肉收縮可以持續或重復的時間長度;④重復性,可以反復收縮達到壹定張力的次數;⑤疲勞,維持肌肉收縮達到要求或預期張力產生疲勞。Ⅰ類纖維訓練,主要針對力度、持續時間和重復性這幾個方面;Ⅱ類纖維訓練,主要針對力度、速率和疲勞這幾個方面。
盆底肌在哪裏盆底肌是控制膀胱,陰道和大腸括約的肌肉,盆底肌並不是壹塊肌肉,而是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壹肌肉群猶如壹張“吊網”如圖所示,那圈圈紅色的就是盆底肌了。看到這裏估計有的人還是不明白,那就簡單粗暴點:就是妳小便的時候可以截斷尿流,大便的時候可以夾斷便便,愛愛的時候可以讓妳老公有感覺的(羞羞臉)……那塊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