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別名 Glacial acetic acid; Acetic acid solution; acetic acid 50%; acetic acid, of a concentration of more than 10 per cent, by weight, of acetic acid; Acetic Acid Glacial BP; Natural Acetic Acid; Acetic acid (36%); Acetic acid,food grade; Acetic Acid Glacial; GAA
其他名稱 冰乙酸(100%的乙酸),醋酸(俗名); 乙酸; 冰醋酸; 酸(食品級); 冰乙酸; 冰醋酸(食品級); 乙酸,無水; 醋酸(食品級); 乙酸,36%; 醋酸,36%
分子式 C2H4O2
結構簡式 CH3COOH
簡寫式 HAc
CAS編號 64-19-7
EINECS號200-580-7
InChI=1/C2H4O2/c1-2(3)4/h1H3,(H,3,4)[1]
分子量 60.05
相對密度1.05
揮發性易揮發
冰醋酸
適應癥該品不同濃度用以治療各種皮膚淺部真菌感染,灌洗創面及雞眼、疣的治療。冰醋酸可用作腐蝕劑。
藥品分類消毒防腐劑-冰醋酸
乙酸(acetic acid)分子中含有兩個碳原子的飽和羧酸,是烴的重要含氧衍生物。官能團為羧基。因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又稱醋酸。例如在水果或植物油中主要以其化合物酯的形式存在;在動物的組織內、排泄物和血液中以遊離酸的形式存在。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酸是無色液體 ,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熔點16 .6℃,沸點117 .9℃,相對密度1.0492(20/4℃)密度比水大,折光率1.3716。純乙酸在16.6℃以下時能結成冰狀的固體,所以常稱為冰醋酸。易溶於水、乙醇、乙醚和四氯化碳。當水加到乙酸中,混合後的總體積變小,密度增加,直至分子比為1∶1 ,相當於形成壹元酸的原乙酸CH3C(OH)3,進壹步稀釋,體積不再變化。
純的無水乙酸(冰醋酸)是無色的吸濕性液體,凝固點為16.6 °C (62 °F) ,凝固後為無色晶體。 乙酸分子模型盡管根據乙酸在水溶液中的離解能力它是壹個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蝕性的,其蒸汽對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壹種簡單的羧酸,是壹個重要的化學試劑。乙酸也被用來制造電影膠片所需要的醋酸纖維素和木材用膠粘劑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纖維和織物。
在所有化工產品中醋酸是唯壹可以和石油化工競爭的煤化工產品。
編輯本段制備
乙酸的制備可以通過人工合成和細菌發酵兩種方法。現在,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細菌發酵,僅占整個世界產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產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很多國家的食品安全法規規定食物中的醋必須是由生物制備的。75%的工業用乙酸是通過甲烷的羰基化制備,具體方法見下。空缺部分由其他方法合成。 其他方法
整個世界生產的純乙酸每年大概有500萬噸,其中壹半是由美國生產的。歐洲現在的產量大約是每年100萬噸,但是在不斷減少。日本每年也要生產70萬噸純乙酸。每年世界消耗量為650萬噸,除了上面的500萬噸,剩下的150萬噸都是回收利用的。
有氧發酵
在人類歷史中,以醋的形式存在的乙酸,壹直是用醋桿菌屬細菌制備。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這些細菌能夠從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生產出乙酸。通常使用的是蘋果酒或葡萄酒混合谷物、麥芽、米或馬鈴薯搗碎後發酵。有這些細菌達到的化學方程式為:
C2H5OH + O2 →CH3COOH + H2O
做法是將醋菌屬的細菌接種於稀釋後的酒精溶液並保持壹定溫度,放置於壹個通風的位置,在幾個月內就能夠變為醋。工業生產醋的方法通過提供氧氣使得此過程加快。是現在商業化生產所用方法其中之壹,被稱為“快速方法”或“德國方法”,因為首次成功是在1823年的德國。此方法中,發酵是在壹個塞滿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進行。含有酒精的原料從塔的上方滴入,新鮮空氣從他的下方自然進入或強制對流。改進後的空氣供應使得此過程能夠在幾個星期內完成,大大縮短了制醋的時間。
現在的大部分醋是通過液態的細菌培養基制備的,由Otto Hromatka和Heinrich Ebner在1949年首次提出。在此方法中,酒精在持續的攪拌中發酵為乙酸,空氣通過氣泡的形式被充入溶液。通過這個方法,含乙酸15%的醋能夠在兩至三天制備完成。
無氧發酵
部分厭氧細菌,包括梭菌屬的部分成員,能夠將糖類直接轉化為乙酸而不需要乙醇作為中間體。總體反應方程式如下:
C6H12O6 →3 CH3COOH
更令工業化學感興趣的是,許多細菌能夠從僅含單碳的化合物中生產乙酸,例如甲醇,壹氧化碳或二氧化碳與氫氣的混和物。
2 CO2 + 4 H2 →CH3COOH + 2 H2O
2 CO + 2 H2 →CH3COOH
梭菌屬因為有能夠直接使用糖類的能力,減少了成本,這意味著這些細菌有比醋菌屬細菌的乙醇氧化法生產乙酸更有效率的潛力。然而,梭菌屬細菌的耐酸性不及醋菌屬細菌。耐酸性最大的梭菌屬細菌也只能生產不到10%的乙酸,而有的醋酸菌能夠生產20%的乙酸。到現在為止,使用醋酸屬細菌制醋仍然比使用梭菌屬細菌制備後濃縮更經濟。所以,盡管梭菌屬的細菌早在1940年就已經被發現,但它的工業應用仍然被限制在壹個狹小的範圍。
甲醇羰基化法
大部分乙酸是通過甲基羰基化合成的。此反應中,甲醇和壹氧化碳反應生成乙酸,方程式如下
CH3OH + CO →CH3COOH
這個過程是以碘代甲烷為中間體,分三個步驟完成,並且需要壹個壹般由多種金屬構成的催化劑(第二步中)
⑴ CH3OH + HI →CH3I + H2O⑵ CH3I + CO →CH3COI⑶ CH3COI + H2O →CH3COOH + HI
通過控制反應條件,也可以通過同樣的反應生成乙酸酐。因為壹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甲基羰基化壹直以來備受青睞。早在1925年,英國塞拉尼斯公司的Henry Drefyus已經開發出第壹個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試點裝置。然而,由於缺少能耐高壓(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蝕的容器,此法壹度受到抑制。直到1963年,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用鈷作催化劑,開發出第壹個適合工業生產的辦法。到了1968年,以銠為基礎的催化劑的(cis?[Rh(CO)2I2])被發現,使得反映所需壓力減到壹個較低的水平並且幾乎沒有副產物。1970年,美國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個使用此催化劑的設備,此後,銠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酸逐漸成為支配性的孟山都法。90年代後期,英國石油成功的將Cativa催化法商業化,此法是基於釕,使用([Ir(CO)2I2]),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綠色也有更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排擠了孟山都法。
乙醇氧化法
由乙醇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和氧氣發生氧化反應制得。
C2H5OH + O2=CH3COOH + H2O
乙醛氧化法
在孟山都法商業生產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盡管不能與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種工業制乙酸的方法。
2CH3CHO+O2→2CH3COOH
乙醛可以通過氧化丁烷或輕石腦油制得,也可以通過乙烯水合後生成。當丁烷或輕石腦油在空氣中加熱,並有多種金屬離子包括鎂,鈷,鉻以及過氧根離子催化,會分解出乙酸。化學方程式如下:
2 C4H10 + 5 O2 →4 CH3COOH + 2 H2O
此反應可以在能使丁烷保持液態的最高溫度和壓力下進行,壹般的反應條件是150℃和55atm。副產物包括丁酮,乙酸乙酯,甲酸和丙酸。因為部分副產物也有經濟價值,所以可以調整反應條件使得副產物更多的生成,不過分離乙酸和副產物使得反應的成本增加。
在類似條件下,使用上述催化劑,乙醛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乙酸:
2 CH3CHO + O2 →2 CH3COOH
也能被 氫氧化銅懸濁液氧化:
2Cu(OH)2+CH3CHO→CH3COOH+Cu2O↓+2H2O
使用新式催化劑,此反應能獲得95%以上的乙酸產率。主要的副產物為乙酸乙酯,甲酸和甲醛。因為副產物的沸點都比乙酸低,所以很容易通過蒸餾除去。
乙烯氧化法
由乙烯在催化劑(所用催化劑為氯化鈀:PdCl2、氯化銅:CuCl2和乙酸錳:(CH3COO)2Mn)存在的條件下,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此反應可以看作先將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過乙醛氧化法制得。
丁烷氧化法
丁烷氧化法又稱為直接氧化法,這是用丁烷為主要原料,通過空氣氧化而制得乙酸的壹種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2CH3CH2CH2CH3 + 5O2=4CH3COOH + 2H2O
托普索法(合成氣法)
低壓甲醇羰基化法以甲醇,co是由天然氣或水煤氣獲得,甲醇是重要化工原料其貨源和價格波動較大。托普索法以單壹天然氣或煤為原料。第壹步:合成氣在催化劑下生成甲醇和二甲醚;第二部:甲醇和二甲醚(兩者不需提純)和co羰基化生成醋酸。也叫兩步法。
編輯本段應用
給藥說明
1.治療甲癬,病甲清潔後以刀片將病甲削薄後用藥,註意不要接觸甲溝,指甲鄰近皮膚可塗壹薄層凡士林作保護。
2.面部癬病勿用該品治療。
3.高濃度冰醋酸有腐蝕作用,除甲癬外,勿作其他癬病治療。
4.治療雞眼和疣,用藥前將病變部位清潔,並浸在熱水中15~30分鐘,鄰近正常皮膚以凡士林塗抹保護,然後以藥品滴上。
用法與用量
1.甲癬:以浸有30%冰醋酸溶液的棉花球放在病甲上,每日1次,1次10~15分鐘,直至病甲去除,繼續治療2周。
2.手足癬:用10%冰醋酸溶液浸手足,每日1次,1次10分鐘,連續10日,如未痊愈,隔1周可重復1次。
3.花斑癬:用5%冰醋酸溶液外塗,每日2次。
4.體癬:用5%~10%冰醋酸溶液外擦,每日2次。
5.雞眼和疣:用30%冰醋酸溶液滴患處,每日1次。
6.灌洗創面:用0.5%~2%溶液。
不良反應可引起接觸性皮炎。以30%的冰醋酸溶液治療甲癬可引起化學性甲溝炎。也有刺痛或燒灼感。
禁忌證過敏和中耳炎穿孔者禁用。[2]
編輯本段歷史
醋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史。乙酸發酵細菌(醋酸桿菌)能在世界的每個角落發現,每個民族在釀酒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發現醋——它是這些酒精飲料暴露於空氣後的自然產物。如中國就有杜康的兒子黑塔因釀酒時間過長得到醋的說法。
乙酸在化學中的運用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在公元前3世紀,希臘哲學家泰奧弗拉斯托斯詳細描述了乙酸是如何與金屬發生反應生成美術上要用的顏料的,包括白鉛(碳酸鉛)、銅綠(銅鹽的混合物包括乙酸銅)。古羅馬的人們將發酸的酒放在鉛制容器中煮沸,能得到壹種高甜度的糖漿,叫做“sapa”。“sapa”富含壹種有甜味的鉛糖,即乙酸鉛,這導致了羅馬貴族間的鉛中毒。8世紀時,波斯煉金術士賈比爾,用蒸餾法濃縮了醋中的乙酸。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通過金屬醋酸鹽的幹餾制備冰醋酸。16世紀德國煉金術士安德烈亞斯·利巴菲烏斯就描述了這種方法,並且拿由這種方法產生的冰醋酸來和由醋中提取的酸相比較。僅僅是因為水的存在,導致了醋酸的性質發生如此大的改變,以至於在幾個世紀裏,化學家們都認為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質。法國化學家阿迪(Pierre Adet)證明了它們兩個是相同的。
1847年,德國科學家阿道夫·威廉·赫爾曼·科爾貝第壹次通過無機原料合成了乙酸。這個反應的歷程首先是二硫化碳經過氯化轉化為四氯化碳,接著是四氯乙烯的高溫分解後水解,並氯化,從而產生三氯乙酸,最後壹步通過電解還原產生乙酸。
1910年時,大部分的冰醋酸提取自幹餾木材得到的煤焦油。首先是將煤焦油通過氫氧化鈣處理,然後將形成的乙酸鈣用硫酸酸化,得到其中的乙酸。在這個時期,德國生產了約10000噸的冰醋酸,其中30%被用來制造靛青染料。
編輯本段命名
乙酸既是常用的名稱,也是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規定的官方名稱。俗稱醋酸(acetic acid),該名稱來自於拉丁文中的表示醋的詞“acetum”。無水的乙酸在略低於室溫的溫度下(16.7℃),能夠轉化為壹種具有腐蝕性的冰狀晶體,並且在較低溫度下就可以揮發,故常稱無水醋酸為冰醋酸,冰乙酸,冰形醋酸,乙酸冰。
乙酸的實驗式(即最簡式)為CH2O,化學式(即分子式)為C2H4O2。常被寫為CH3-COOH、CH3COOH或CH3CO2H來突出其中的羧基,表明更加準確的結構。失去H後形成的離子為乙酸根陰離子。乙酸最常用的正式縮寫是AcOH 或HOAc,其中Ac代表了乙酸中的乙酰基(CH3CO)。酸堿中和反應中也可以用HAc表示乙酸,其中Ac代表了乙酸根陰離子(CH3COO),但很多人認為這樣容易造成誤解。上述兩種情況中,Ac都不應與化學元素中錒的縮寫混淆。
編輯本段易錯點
乙酸與“蟻酸”“己酸”不同
① 蟻酸(formic acid) = 甲酸(methanoic acid)
化學式:HCOOH(HCO2H)
相對分子質量:46.03
②羊油酸(caproic acid) = 己酸(hexanoic acid)
(百度小詞典中譯“乙酸”為“caproic acid”有誤)
化學式CH3(CH2)4COOH
乙酸(acetic acid)
編輯本段物理性質
相對密度(水為1):1.050
英文名稱:AceticAcid
其他名:冰醋酸,醋酸
適應癥:本品不同濃度用以治療各種皮膚淺部真菌感染,灌洗創面及雞眼、疣的治療。[3]
藥品分類:消毒防腐劑-冰醋酸
凝固點(℃):16.7
沸點(℃):118.3
粘度(mPa.s):1.22(20℃)
20℃時蒸氣壓(KPa):1.5
外觀及氣味:無色液體,有刺鼻的醋酸味。
溶解性:能溶於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機溶劑。
相容性材料:稀釋後對金屬有強烈腐蝕性,316#和318#不銹鋼及鋁可作良好的結構材料。
國家產品標準號:GB/T 676-2007
乙酸在常溫下是壹種有強烈刺激性酸味的無色液體。乙酸的熔點為16.6℃(289.6 K)。沸點117.9℃ (391.2 K)。相對密度1.05,閃點39℃,爆炸極限4%~17%(體積)。純的乙酸在低於熔點時會凍結成冰狀晶體,所以無水乙酸又稱為冰醋酸。乙酸易溶於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鹽也易溶於水。
下為中華人民***和國關於工業乙酸的國家標準:
指標名稱 指標
優等品 壹等品 合格品
色度,Hazen 單位(鉑- 鈷色號)≤ 10 20 30
乙酸含量,% ≥ 99.8 99.0 98.0
水分,% ≤ 0.15 - -
甲酸含量,% ≤ 0.06 0.15 0.35
乙醛含量,% ≤ 0.05 0.05 0.10
蒸發殘渣,% ≤ 0.01 0.02 0.03
鐵含量(以Fe 計),% ≤ 0.00004 0.0002 0.0004
還原高錳酸鉀物質, min ≥ 30 5 -
編輯本段化學性質酸性
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氫原子能夠部分電離變為氫離子(質子)而釋放出來,導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壹元弱酸,酸度系數為4.8,pKa=4.75(25℃),濃度為1mol/L的醋酸溶液(類似於家用醋的濃度)的pH為2.4,也就是說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離的。
乙酸酸性的體現:CH3COOH<==>CH3COO- + H+
1、與指示劑作用: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使甲基橙變為紅色。
2、與堿反應: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2CH3COOH + Cu(OH)2=Cu(CH3COO)2 + 2H2O
3、與某些活潑金屬反應:Mg + 2CH3COOH = Mg(CH3COO)2 + H2↑
Zn + 2CH3COOH = Zn(CH3COO)2 + H2↑
Fe + 2CH3COOH = Fe(CH3COO)2 + H2↑
4、與某些堿性氧化物反應:CaO + 2CH3COOH = (CH3COO)2Ca + H2O
MgO + 2CH3COOH = Mg(CH3COO)2 + H2O
PbO + 2CH3COOH = Pb(CH3COO)2 + H2O
5、與某些強堿弱酸鹽反應: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Na2S = 2CH3COONa + H2S↑
2CH3COOH + Na2SiO3 =2CH3COONa + H2SiO3↓
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
二聚物
乙酸的二聚體,虛線表示氫鍵
乙酸的晶體結構顯示,分子間通過氫鍵結合為二聚體(亦稱二締結物),二聚體也存在於120℃的蒸汽狀態。二聚體有較高的穩定性,現在已經通過冰點降低測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證明了分子量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態及液態,甚至氣態以二聚體形式存在。當乙酸與水溶和的時候,二聚體間的氫鍵會很快的斷裂。其它的羧酸也有類似的二聚現象。(兩端連接H)
溶劑
液態乙酸是壹個親水(極性)質子化溶劑,與乙醇和水類似。因為介電常數為6.2,它不僅能溶解極性化合物,比如無機鹽和糖,也能夠溶解非極性化合物,比如油類或壹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它也能與許多極性或非極性溶劑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為了化工中廣泛運用的化學品。
化學反應
對於許多金屬,乙酸是有腐蝕性的,例如鐵、鎂和鋅,反應生成氫氣和金屬乙酸鹽。雖然鋁在空氣中表面會形成氧化鋁保護層,但是在醋酸的作用下,氧化膜會被破壞,內部的鋁就可以直接和酸作用了。金屬的乙酸鹽也可以用乙酸和相應的堿性物質反應,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蘇打與醋的反應。除了醋酸鉻(II),幾乎所有的醋酸鹽能溶於水。[3]
Mg(s)+ 2 CH3COOH(aq)→ (CH3COO)2Mg(aq) + H2(g)NaHCO3(s)+ CH3COOH(aq) →CH3COONa(aq) + CO2(g) + H2O(l)
乙酸能發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學反應,特別註意的是,可以還原生成乙醇,通過親核取代機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雙分子脫水生成酸酐。
同樣,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如乙酸可以與乙醇在濃硫酸存在並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本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類型屬於取代反應中的酯化反應)。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440℃的高溫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乙酸的典型化學反應:
乙酸與碳酸鈉: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乙酸與碳酸鈣: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乙酸與碳酸氫鈉:NaHCO3+CH3COOH→CH3COONa+H2O+CO2↑
乙酸與堿反應:CH3COOH+OH-=CH3COO- +H2O
乙酸與弱酸鹽反應:2CH3COOH+CO32-=2CH3COO- +H2O+CO2↑
乙酸與活潑金屬單質反應:Fe+2CH3COOH→(CH3COO)2Fe+H2↑
Zn+2CH3COOH→(CH3COO)2Zn +H2↑
2Na+2CH3COOH→2CH3COONa+H2↑
乙酸與氧化鋅反應:2CH3COOH+ZnO→(CH3COO)2Zn+H2O
乙酸與醇反應: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條件是加熱,濃硫酸催化,可逆反應)
鑒別
乙酸可以通過其氣味進行鑒別。若加入氯化鐵(III),生成產物為深紅色並且會在酸化後消失,通過此顏色反應也能鑒別乙酸。乙酸與三氧化砷反應生成氧化二甲砷,通過產物的惡臭可以鑒別乙酸。
編輯本段生物化學
乙酸中的乙酰基,是生物化學中所有生命的基礎。當它與輔酶A結合後,就成為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新陳代謝的中心。然而,乙酸在細胞中的濃度是被嚴格控制在壹個很低的範圍內,避免使得細胞質的pH發生破壞性的改變。與其它長鏈羧酸不同,乙酸並不存在於甘油三酸脂中。但是,人造含乙酸的甘油三酸脂,又叫甘油醋酸酯(甘油三乙酸酯),則是壹種重要的食品添加劑,也被用來制造化妝品和局部性藥物。
乙酸由壹些特定的細菌生產或分泌。值得註意的是醋菌類梭菌屬的丙酮丁醇梭桿菌,這個細菌廣泛存在於全世界的食物、水和土壤之中。在水果或其他食物腐敗時,醋酸也會自然生成。乙酸也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靈長類生物的陰道潤滑液的壹個組成部分,被當作壹個溫和的抗菌劑。
編輯本段環境影響
壹、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慢性影響:眼瞼水腫、結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氣管炎。長期反復接觸,可致皮膚幹燥、脫脂和皮炎。
健康危害性評價:2,3, 2 閾限值(TLV):50
大鼠經口LD50:3530(mg/kg)
健康危害:吸入後對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對眼有強烈刺激作用。皮膚接觸,輕者出現紅斑,重者引起化學灼傷。誤服濃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產生糜爛,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3530mg/kg(大鼠經口);1060mg/kg(兔經皮);LC50:5620ppm,1小時(小鼠吸入);人經口1.47mg/kg,最低中毒量,出現消化道癥狀;人經口20~50g,致死劑量。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200~490mg/m3×7~12年,有眼瞼水腫,結膜充血,慢性咽炎,支氣管炎。
致突變性:
生殖毒性: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鉻酸、過氧化鈉、硝酸或其它氧化劑接觸,有爆炸危險。具有腐蝕性。
燃燒(分解)產物:壹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 用水噴射逸出液體,使其稀釋成不燃性混合物,並用霧狀水保護消防人員。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幹粉、二氧化碳。[4]
醋酸是壹種極為重要的化工產品,它在有機化工中的地位與無機化工中的硫酸相當。醋酸的主要用途有:
⑴醋酸乙烯。醋酸的最大消費領域是制取醋酸乙烯,約占醋酸消費的44%以上,它廣泛用於生產維綸、聚乙烯醇、乙烯基***聚樹脂、黏合劑、塗料等。
⑵溶劑。醋酸在許多工業化學反應中用作溶劑。
⑶醋酸纖維素。醋酸可用於制醋酐,醋酐的80%用於制造醋酸纖維,其余用於醫藥、香料、染料等。
⑷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是醋酸的兩個重要下遊產品。醋酸乙酯用於清漆、稀釋料、人造革、硝酸纖維、塑料、染料、藥物和香料等;醋酸丁酯是壹種很好的有機溶劑,用於硝化纖維、塗料、油墨、人造革、醫藥、塑料和香料等領域。
編輯本段環境標準
中華人民***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GBZ2.1-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
乙酸正庚烷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 10mg/m3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 20mg/m3。
編輯本段其他補充
中文名稱:醋酸
別名:醋酸、冰醋酸
英文名稱:ACETIC ACID,Ethanoic acid,Vinegar acid,mathane-carboxylic acid
英文縮寫:聯合國編號(UNNO):2789
化學式:CH3COOH
編輯本段危險性
閃點(℃):39 爆炸極限(%):4.0-17
靜電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
燃燒性:自燃溫度:
危險特性:能與氧化劑發生強烈反應,與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鉀等反應劇烈。稀釋後對金屬有腐蝕性。
消防方法:用霧狀水、幹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滅火。用水保持火場中容器冷卻。用霧狀水驅散蒸氣,趕走泄漏液體,使稀釋成為不燃性混合物。並用水噴淋去堵漏的人員。
編輯本段泄漏處理
汙染排放類別:Z
泄漏處理:切斷火源,穿戴好防護眼鏡、防毒面具和耐酸工作服,用大量水沖洗溢漏物,使之流入航道,被很快稀釋,從而減少對人體的危害。
編輯本段急救
皮膚接觸: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
眼睛接觸: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再用幹布拭擦,嚴重的須送醫院診治。
吸入:若吸入蒸氣得使患者脫離汙染區,安置休息並保暖。
食 入:誤服立即漱口,給予催吐劑催吐,急送醫院診治。
編輯本段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深度濃度超標時,應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不要將工作服帶入生活區。
編輯本段儲運
適裝船型:3
適裝艙型:不銹鋼艙
儲運註意事項:註意貨物溫度保持在20-35℃,即貨物溫度要大於其凝固點16.7℃防止凍結。裝卸貨完畢時要盡量排盡管系中的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