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縣擁有餅幹、方便面、澱粉、糖果、豆奶粉、肉制品及蔬菜加工等各類食品生產企業284家,固定資產達到15.7億元,從業人員近4萬人,年加工各類食品280萬噸,食品工業年產值超過60億元,每年上繳國家利稅都在4億元以上。
如今沂水的食品已達十大系列500余個花色品種,暢銷全國各地並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1和2004年度,沂水縣被國家食品工業協會評定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先後有正航牌餅幹、青援牌系列食品、魯洲牌高麥芽糖漿、魯洲牌低聚異麥芽糖、得力牌豆奶粉5種產品獲“山東省名牌產品”稱號。
此次食品生產企業整頓的目的就是要進壹步鞏固沂水食品產業的資質基礎,在提升“食品城”形象的同時,為沂水食品產業拓展後續發展空間。整頓的重點為兩個主題:
其壹是進壹步完善企業和政府職能管理部門的軟硬件建設,全面提升沂水糖果、餅幹等食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其二是加強質監與工商行政管理、環境保護、衛生行政管理等職能管理部門的深層業務協作,在把好生產源頭的同時,全面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消費市場。
作為此次整頓工作的主管部門,沂水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除履行政府監管職能外,還將積極開展壹系列的技術服務,幫助企業盡快提高生產和管理水平,使廣大食品生產企業盡快達到qs認證的要求。
沂水的糖果業曾經的輝煌就是打破福建晉江糖果集群、廣饒糖果集群的包圍,在各地縱橫馳騁,成為國內糖果業不可小窺的壹股力量。但是很遺憾,沂水糖果沒有產生全國知名的企業和品牌(即便是壹品莊園的影響力也非常有限),僅僅是因為地處澱粉糖生產基地,原料價格便宜而取勝市場,至於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根本無從談起。當其他地方的企業逐漸也掌握成本優勢(尤其是近期白砂糖價格持續走低),沂水糖果就要逐漸失去競爭力。
影響沂水糖果的另壹個重要因素就是沂水糖果基本都是低檔糖果,這在人們消費水平低、消費意識差的時期,可以有廣闊的市場:那時有大量的日常消費和節日消費。但是糖果的節日消費是總量越來越低,僅僅是壹些婚慶消費。日常消費逐漸高端化、品質化,人們包括小孩子也對普通糖果失去興趣,大家開始註重糖果的休閑化、營養化。面對這樣的需求,有多少人選擇沂水糖果?
沂水餅幹遭遇的困境則是面食加工業的集體失落。曾幾何時,面食是人們日常消費和節日走訪的重要產品。工作繁忙可以泡上包方便面或者吃包餅幹,走親訪友帶上箱方便面和餅幹,既實惠又有面子。這樣的日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遠去,所以面食業的市場沒有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增長實現同幅度增長,而是逐漸走低。
餅幹業的下滑壹方面是替代品的沖擊。這幾年牛奶制品開始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在人們的食品消費中的比重也越來越高,看看批發店就可以感受到:原來在店前擺的主要是餅幹、方便面,現在擺的主要是牛奶和酒水。從蒙牛、伊利的高速發展也可以看出牛奶替代餅幹等面食的趨勢。這是眾多食品生產企業無法回避而又難以改變的現實。並且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替代品將會越來越多。
餅幹業的下滑另壹方面是消費的多樣化。過去由於種種因素所限,人們的消費選擇很低,僅僅是為數不多的壹些品種。現在由於政策的改變,生產、配送條件的改變,信息化的傳遞,使得消費者擁有更多的消費選擇,休閑食品也多了,也同樣也切去了壹部分餅幹份額蛋糕。
再壹個方面是地產產品的崛起。原來的前些時間,很多地方當地沒有餅幹生產企業,所以沂水餅幹毫無阻隔的進入各個地方,尤其是東北、河北河南、西北市場。但最近幾年,當地人看到食品業的技術含量低、投入少等特點,紛紛上馬食品加工,這兩年產能逐漸表現出來;餅幹行業普遍存在模仿強、同質化嚴重特點。在口感、品質相差不大的時候,價格就成為重要的選擇條件。而當地企業物流配送成本低,在價格上具有得天優勢,而且當地人往往對本地食品具有親切感和信任感。這又使得沂水餅幹企業失去不少市場。
餅幹行業以上的大環境將會使各個企業增速緩慢。康師傅的餅幹增長速度就遠遠低於其飲料增長速度,所以其逐漸加大飲料的投資建設;而國內焙烤巨頭達利食品也投資數億元上馬飲料。這些都說明餅幹行業將會遭遇極大的發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