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療法早在2013年被我國政府認定為傳銷。
2013年3月27日美國順勢療法康復中心涉嫌虛假宣傳,及被訴實為傳銷組織,此事見報後,當地公安、工商部門高度重視。3月26日,濟南市五裏溝派出所與濟南市海佑工商所聯合執法,對該康復中心依法進行突擊檢查。
26日10:00,公安、工商部門執法人員到達西市場家紡城5號樓503室美國順勢療法康復中心後,此處大門緊閉,且門口沒有任何指示及標誌。執法人員多次催促後,房間內自稱“茅大夫”的女性人員方才露面。
該康復中心分為內外兩間,內間只剩少許藥品包裝盒,外間發現查體儀器,現場未發現任何藥品。當時,“茅大夫”正在接受壹位病人咨詢,其自稱在省立醫院專門從事營養方面的工作,但執法人員要求出示相關證件時,其無法提供。“以前見過營業執照,但不知道現在在哪。”
“茅大夫”稱,該中心負責人名叫“張燕”,執法人員現場撥打其電話時,無人接聽。有上當的市民向本報反映,“張燕”因懷疑其爆料,曾多次打電話對其進行恐嚇。“我們的藥是原裝進口的,中國沒有藥物成分。”
“茅大夫”表示,順勢療法在美國非常風靡,2003年,該康復中心曾去醫院申請開設相關科室,但醫院出於各種顧慮,未同意。“查體儀器是山大教授研制的,通過調動體內生物波檢查體內臟器潛在的問題。”執法過程中,“茅大夫”壹直向執法人員推薦、講解其所售藥品。
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其藥品若無國藥準字證號,便屬“三無產品”,該局將對此事保持關註,並將做進壹步調查、核實。
擴展資料: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2017年12月18日發布壹項草案說,將對患者構成高風險的順勢療法產品加強執法工作,包括含有潛在有害成分或用於治療嚴重病癥但未證明有臨床效果的順勢療法產品。
順勢療法是最早於18世紀提出的壹種替代醫學,其理念是壹種能在健康人中產生癥狀的物質能稀釋用來治療同種疾病,而且藥物越稀釋,療效越強。根據1988年發布的壹項政策,美藥管局允許順勢療法產品在未經其審批的情況下生產和銷售。
美藥管局說,過去10年裏,順勢療法已成長為近30億美元的產業。市場上出現了大量標為順勢療法的產品,聲稱能治療從感冒到癌癥在內的廣泛病癥,但很多產品不僅質量低、無療效,而且含有未經充分測試或未對患者透露的活性成分,可能會造成明顯甚至不可挽回的傷害,因此必須加強監管。
按照美藥管局發布的草案,該機構將重點監管對患者構成高風險的順勢療法產品,包括報告出現安全問題的產品、含有與潛在重大安全問題相關成分的產品、註射而非口服的產品、用於防治嚴重或威脅生命病癥的產品、供脆弱人群使用的產品等。比如,給兒童使用的產品、用於治療癌癥或心臟病的產品等會受到監管。
不過,美藥管局也指出,按照這份草案,許多順勢療法產品並非高風險產品,因此仍可繼續向消費者銷售。
2016年9月,美藥管局曾表示,自2010年以來已累計收到超過400例與兒童順勢出牙片和凝膠有關的副作用報告,其中10人死亡,因此建議消費者停止使用。過去幾年,美藥管局還曾發布過對含鋅鼻用感冒藥和哮喘藥等順勢療法產品的壹系列警告。
濟南日報-執法人員突查美國順勢療法康復中心
新華網-美擬嚴管高風險順勢療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