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新兵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新兵宿舍可以直接上網。
雪域高原的氣候越來越冷。今年進藏的新兵訓練和生活怎麽樣?這幾天,筆者奔波在千裏防線上,新戰士聽到最多的壹句話就是“想不到”。
沒想到每天都能吃到新鮮蔬菜。
“媽媽,妳真的不用擔心。我在青藏高原度過了適應期。公司有我每天喜歡吃的包子、饅頭、面條。每頓都能吃到新鮮蔬菜,生活不比內地差。”筆者壹走進日喀則軍分區新營二連,就聽到新戰士鄭傑激動的聲音在喊家。
鄭傑自稱遼寧人,入伍前是沈陽化工學院的學生。家裏人擔心他在西藏當兵吃不慣,就讓他走的時候多帶點錢。讓鄭傑驚訝的是,新兵們甚至每頓餐桌上都有他們喜歡的新鮮蔬菜和面食,所以他們不需要他們帶的錢,所以他們必須全部寄回去。
日喀則軍分區平均海拔4000多米。經過官兵們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大棚種植已成規模,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蔬菜和肉類的自給率也能達到60%以上。30多個品種的蔬菜輪流供應,新戰士的餐桌不僅綠色,而且三天不可重復。
沒想到,公司宿舍溫暖如春。
在新兵連隊的宿舍裏,來自雲南富寧縣的新戰士王向筆者講述了初入營時的壹件事:“聽說西藏冬天氣溫低。進藏的時候,我把自己裹了三層,結果壹進宿舍就覺得暖暖的。沒必要穿這麽多。我們新兵甚至在每個宿舍都安裝了暖氣,從家裏帶來的保暖內衣、暖水袋等保暖用品全都沒用,連保暖外套都放進了儲藏室。”
據了解,為了讓新兵在入營後溫暖如春,度過冬季適應期,營房部組織維修人員對新兵取暖設施逐壹檢查維修,對損壞的暖氣片及時維修更換。
從山東入伍的新戰士齊海生說:“入伍前,父母擔心西藏冬天太冷,給我帶了很多凍瘡膏之類的藥,但都沒用。”
沒想到新兵班還能上網。
日喀則軍分區機關調查顯示,今年入伍的新兵大多喜歡上網。從陜西參軍的高就是其中之壹。
幾年前,高家裏裝了寬帶,上網聊天看新聞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入伍前,聽說西藏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沒有機會上網,他很郁悶。沒想到,到了部隊,他看到每個新兵班都有電腦,都連上了軍網。這讓他喜出望外,馬上打電話告訴父母和同學這個好消息。
筆者走進新兵三連俱樂部,看到20多名新兵有的在做健身操,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下棋。新兵三連指導員張朝維說:“今年,部隊加大力度改善新兵的文化設施。網絡連上了課,磁卡電話也連上了。每個新兵連隊發放圖書500冊,增加文體器材10多種,滿足了新戰士的業余文化需求。”
65438+2月1,古城拉薩天寒地凍,氣溫驟降。來自西藏廣東、福建等地的數千名剛入伍的新戰士,第壹次感受到了高原的寒冷。就在他們擔心自己能否抵禦寒冷的時候,西藏軍區采購的厚棉被已經發放到了每壹名新戰士手中。
1上午,西藏軍區領導到駐藏某摩步團九連檢查工作。每到壹個班,他們都要摸摸新戰士的被褥,親切地問他們冷不冷,能不能吃熱飯,喝白開水。新兵受到了鼓舞。來自山西大同的新戰士薛家輝告訴筆者,他們已經進藏三天了。妳們連的幹部、班長24小時值班,團裏不定期派醫生來看望。公司廚房裏,香氣濃郁。副教導員張說,連隊在生活保障上做了充分準備,確保新戰士有飯吃。
西藏軍區政委段魯丁說,為盡最大努力保障新進藏戰士的生活,他們不僅用自己的資金購置了“高遠康”、“高遠安”、“紅景天”等棉被和抗缺氧藥品,還派出由軍區黨委常委帶隊的7個工作組到基層部隊,檢查督促新進藏戰士的後勤保障工作。各單位也在積極為新戰士排憂解難,很多單位還為新戰士買了電熱毯和烤火爐。從重慶巴南區入伍的雙胞胎兄弟閆勝和毛焰激動地告訴筆者:“西藏雖然寒冷缺氧,遠離家鄉,但我們感覺像家壹樣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