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咳嗽、痰多,中醫認為屬肺熱者居多。肺熱有從外感受,或受寒化熱兩種。表現咳嗽、咯痰及氣喘、吐黃痰、粘稠不易咯出、發燒、嗓子疼、口渴、胸悶煩熱、舌紅苔黃、脈洪大或滑數等。對以上“肺熱”引發的咳、痰、喘,當去外邪為主,輔助疏風、止咳、化痰、平喘。但是目前很難找到壹種西藥,能同時具有上述綜合作用。清肺消炎丸既能宣通,又能清內熱,對咳、痰、喘療效顯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其它原因引起的肺炎、肺心病等,均可使用清肺消炎丸。
臨床觀察,清肺消炎丸對凡屬於上感引起的急性氣管炎、慢性氣管炎急性發作或繼發肺感染,主要表現咳、痰、喘者,中醫辨證屬風熱或風寒化熱型、痰熱型、熱哮型,均有很好療效。尤其適用於氣管炎並發感染、發熱、痰喘咳嗽劇作等急生階段。
藥效學研究表明,清肺消炎丸對急性炎癥水腫有明顯消炎消腫作用。還能鎮咳,對氨水薰蒸引起的小鼠咳嗽反應有顯著抑制,平喘實驗表明,清肺消炎丸對噴霧組織胺引起的豚鼠四級哮喘,能使引喘潛伏期及發作率明顯延長或抑制,使此喘潛伏期延長5至7倍,是壹種較好的支氣管擴張藥。小鼠酚紅實驗證實清肺消炎丸祛痰作用明顯。
清肺消炎丸選料上乘,加工精細,服用方便。每60粒重8g。服用方法:小兒1歲以內每次10粒;1至3歲,每次20粒;3至6歲,每次30粒;6 至12歲,每次40粒;12歲以上及成人每次60粒,3次/日。12天為壹療程,壹般6天即可獲滿意療效。從服藥時起,第3天各種癥狀就會明顯改善。
清肺消炎丸由天津達仁堂制藥廠獨家生產,被載入《中國藥典》,屬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國家基本藥物及OTC藥物,並被列入醫療保險目錄。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方藥學系主任鐘贛生
電話:800—818—0182
參考資料:
中醫壹向講究藥食同源,很重視通過調節飲食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因此,通過養肺氣來達到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療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人們食用時應首先了解清楚食物的藥效,如食用白蘿蔔,以痰多、咳嗽者較為適宜;食用百合,以熬粥、煮水飲效果較佳;食用綠豆,適宜於內火旺盛的人;而荸薺能清熱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時,由於人的個體素質差異較大,所以服用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對癥選食,而且要註意同時忌食過於辣、鹹、膩等食物。以下是幾款清肺、潤肺、養肺的湯粥,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壹、清肺湯兩種:
1、雪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之後加水壹起放入煲內煮沸,煲3小時。
2、桑百皮、百合、排骨湯: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幹凈後加水,然後壹並放進煲內煮沸,煲壹個半小時。
二、潤肺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將銀耳放入盆內,以溫水浸泡30分鐘,待其發透後摘去蒂頭、揀去雜質;將銀耳撕成片狀,放入潔凈的鍋內,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然後加入冰糖,直至銀耳燉爛為止。
三、潤肺豆漿粥:
原料:豆漿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糯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開花時倒入豆漿,繼續熬10分鐘,加白糖適量即可。
四、鴨肉粥:
原料:鴨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鹽少許。
做法:先將鴨肉切丁;糯米加水煮粥,然後加入鴨肉、少許料酒和鹽,煮至粥熟。
五、毛肚血湯:
原料:鴨血300克,毛肚150克(註意不要加入羊肉,因為羊肉屬熱,不適宜在氣溫漸高、天氣幹燥的春夏之交食用)。
配料:黃喉、鱔魚、午餐肉、黃豆芽、粉絲各100克,重慶火鍋底料、泡姜、大蒜、味精、白糖各少許。
做法:先將鴨血切成片,放在炒鍋中用清水氽壹下待用;再放少許清油把姜片、蒜片炒壹下,放入重慶火鍋底料燒開;湯味熬好後,加入鴨血、毛肚、黃喉、鱔魚、午餐肉、黃豆芽、粉絲等直至煮熟(註意毛肚不要煮得太老)。
提示:俗話說“血能洗肺”。因此,對於這種綿軟滑爽又非常便宜的血豆腐,此時不吃更待何時?
六、火腿冬瓜湯:
原料:火腿片,冬瓜片。
配料:蔥絲,姜絲,蝦皮,鹽,糖,麻油。
做法:鍋內放清水煮沸,將冬瓜片及配料下鍋煮10分鐘後加入火腿片,2分鐘後即可出鍋;出鍋前加入蔥花、麻油、鹽、糖。
提示:此湯清新可口,去燥潤肺,適合春夏季節食用。
參考資料:
對癥的藥清肺效果好。不過現有幾副清肺的古方附下:
清肺飲子
1、《蘭室秘藏》方[見《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燈心0.3g、通草0.6g、澤瀉、瞿麥、琥珀各1.5g、扁蓄、木通各2g、車前子(炒)3g、茯苓(去皮)6g、豬苓(去皮)9g。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時稍熱服。
[主治]熱在上焦氣分,渴而小便閉澀不利。
2、《衛生寶鑒》方[《衛生寶鑒》卷八]
[組成]白芍藥1.5克、人參、升麻、柴胡各1.2克、天門冬、麥門冬(去心)各0.9克、陳皮0.75克、生甘草、黃芩、黃柏、炙甘草各0.6克。
[用法]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
[主治]暑熱傷氣耗陰。
[加減]汗多,加黃芪1.5克。
清肝熱散肝火 狗肝菜夏枯草湯
材料
狗肝菜(鮮品)250克,夏枯草30克,蜜棗、冰糖適量。
功效
清肝熱、散肝火。肝火郁結,癥見頭痛頭眩,煩躁易怒、不能安臥,目赤腫痛,或熱性病(肝經風熱)之發熱頭痛,咽痛咽幹,耳聾耳腫等。對於高血壓病、急性結膜炎、春季卡他性結膜炎、青光眼、急性中耳炎、流感等屬於肝火郁結或肝經風熱見有上癥者,均可用本湯治之。
做法
狗肝菜、夏枯草、蜜棗洗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取湯溶化冰糖。每日3 ̄4次,每次1杯。
說明
本湯治癥是因肝火郁結或肝經風熱所致,治之既需 清肝熱,又需散肝火。湯中狗肝菜為爵床科多年生草本狗肝菜屬植物狗肝菜的全草,含有有機酸、氨基酸、糖類等,性味甘微苦寒,清肝熱之力甚為顯著,有“本地羚羊”之稱。夏枯草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郁結,為治肝經痰火郁結之要藥,與狗肝菜相伍,清肝之力得以增強。用蜜棗、冰糖可使湯味甘中微苦,甜中微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