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沸散是世界上中國發明和使用最早的麻醉劑。是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華佗所創。公元2世紀,我國以麻沸散全身麻醉進行剖腹手術,直到19世紀中葉,歐美醫生才開始使用麻醉劑。
麻沸散是世界上中國發明和使用最早的麻醉劑。是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華佗所創。《三國演義》中有關於它的傳說。
據說華佗的兒子鍋爐吃了曼陀羅的果實,不幸身亡。華佗很難過。他在曼陀羅的基礎上,加入了其他幾種中草藥,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為了紀念他的兒子,他把這種藥命名為麻風散。
麻沸散是壹種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劑,是東漢名醫華佗發明的。比西方麻醉劑早發明1600多年,所以“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
華佗是東漢末年的名醫,被後人稱為“外科鼻祖”。為了減輕病人在手術中的痛苦,人們發明了“馬飛散”,這種藥可以麻醉全身。據《後漢書華佗傳》記載,若體內有腫瘤,若針灸、藥物不能治愈,“先以酒服馬飛散,使其醉而不省人事,因腹背而割積(腫塊)。”
可惜華佗發明的“麻沸散”藥方後來失傳了。相傳“麻沸散”由曼陀羅花、草烏、白芷、當歸、川芎、天南星制成。可以說麻沸散是外科史上劃時代的貢獻。
他發明了麻飛散,開創了世界麻醉藥品的先河。歐美對全身麻醉手術的記載始於18世紀初,比華佗晚了1600多年。華佗用“馬飛散”進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河。這次全身麻醉手術在中國醫學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