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胡雪巖壹直認為,無論妳是官員還是商人,都應該有社會責任感,對國家和人民負責,而不是壹味的賺錢。比如他開了“胡慶余堂”藥號,為國為民做事,而不僅僅是為了賺錢。
當時恰逢亂世,戰亂瘟疫讓無數人流離失所。但是,亂世中,誰有銀子?所以,那時候醫生都不敢開門行醫,因為要交錢。然而,胡雪巖卻以菩薩心腸關註著人民的疾苦。
首先,他命令當地銀行建立其他藥店。對於沒錢的,白看病,免費送藥;對於有錢人來說,少花錢買藥。
從光緒元年開始,胡雪巖還雇人向在水陸碼頭上下船的旅客免費發放退燒藥、防蟎藥等太平必備藥品。三年多的時間,光是送藥就花了胡雪巖十幾萬兩銀子。
第二,給部隊提供不貴的藥品,送到軍營。只收取成本,滿足壹線戰士的需求,對於前線流血受傷的戰士來說,真是雪中送炭。難怪曾國藩後來感嘆,“胡雪巖和我壹樣,都是精忠報國。”
第三,科舉考試期間,胡雪巖派人給進士們送各種藥品和補品。因為很多進士沒日沒夜地趕考場,有的還冷血疲憊,經常壹下子病倒。胡雪巖此舉受到當時考官學者的壹致稱贊。然而,正如胡雪巖所說,文人“是國家的棟梁,胡怎能不為國家著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呢?”
所以,胡雪巖為國家和人民所做的壹切,為他贏得了“東南英雄”的美譽。胡雪巖總是喜歡兢兢業業地在家鄉和鄉下做事。
左早年從太平軍手中收復杭州後,左命胡雪巖負責杭州善後事宜。“起初我們辦了粥廠、難民局、義舍利,後來又辦了善堂、學校、醫務所、風景寺。修復工程刻不容緩。”雖然都為左效力,但胡雪巖事事盡職,得到左的肯定,說他“熱心公益,仁義凜然,實力雄厚,極有作為!”
與此同時,胡雪巖也掏出自己口袋裏的十萬兩銀子,為家鄉建設出力,為杭州打造壹座“錢江益都”。對此,他說:“不做也可以壹勞永逸,至少造福杭州人民。”
胡雪巖去過日本兩次,每當看到流失的中國文物,就高價買回。曾經買回的古銅鐘有七個,壹個放在西湖越廟左殿,壹個放在湖州鐵佛寺,上面刻著“胡購自日本”的字樣。
左西征收復新疆時,胡雪巖負責籌款、購買槍支彈藥、購買西式火炮、轉運軍需。
加薪是左西征最傷腦筋的事。這麽龐大的軍隊去這麽遠的地方打仗,壹路上這麽荒涼,當時朝廷沒錢。本來約定由東南各省“協調報銷”,但各省都很不解或解決辦法很少;此外,有權有勢的朝廷官員也對此潑冷水。左擠過人群,上告朝廷:“俄國人在西北不能有野心,國家在東南也不會有麻煩。”就這樣,朝廷下定決心去西部探險。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胡雪巖知道,只有有了薪水和槍,左和他的人才能安心。新疆光復後,左在給朝廷的奏章中盛贊胡雪巖。“這壹次新疆決定助其成就,與以前的敵人無異。”
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胡雪巖不僅是壹個為國為民奮勇拼搏的慈善家,也是壹個有著深厚“家國”情懷的儒商。胡雪巖不僅關心國事,也關心百姓安危。
當時轟動全國的楊乃武、蕭白來冤案得以成功翻案,也得益於胡雪巖的貢獻。他不僅給了楊乃武的妹妹楊菊珍200兩銀子作為進京的路費。他還積極拜訪和接觸朝鮮的官員,幫助她尋找聯系人,並幫助他們消除他們的不滿。這些都是不公平的正義行為。如果沒有胡雪巖的幫忙,在官官相護的清朝官場,楊乃武和小白菜的恩怨早就永遠埋在地下了。
正是因為他對世界的善良,愛國和對人民的關心,胡雪巖才能得到發自內心的尊敬,直到今天人們還在學習和研究他。各位朋友,有什麽看法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