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本質是我們目前缺乏有效的方法來切斷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途徑。我們目前的預防措施是被動的。無論新冠肺炎病例出現在哪裏,都很難真正切斷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而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不斷殺滅介質中的致病微生物,在進入人體之前就被消滅。
目前新冠肺炎預防的難點和痛點主要體現在:
1,被動防護,如何變“事後殺人”為“主動防禦”;
“事後消毒”問題很多。新冠肺炎在哪裏,我們的消毒措施就會跟到哪裏。病毒主要附著在物體上(包括人的皮膚、面部、口罩等。),織物和室內空氣氣溶膠,80%的病毒和細菌都是通過手傳播的。所以我們的消毒手段需要對所有表面、織物、室內空氣進行全面覆蓋消毒。我們不考慮常用的消毒劑如乙醇、碘、過氧化物、氯等不符合國家標準對表面和室內空氣消毒安全衛生的要求這壹客觀事實。在現實中,我們是由新冠肺炎領導的,我們以被動防禦的方式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仍然存在防控不準的問題。
2、常規消毒劑缺乏安全性:
目前防疫主要使用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過氧乙酸、過氧化氫等消毒劑。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漂白粉/水、次氯酸鈉等,對人體有毒。由於其強氧化作用,長期吸入會引起結膜、球結膜、鼻粘膜周圍損傷和表皮脫落,對肺部有刺激作用,皮膚長期接觸後會出現紅腫、皮疹,加速不銹鋼、皮革、紡織品、鍍膜板材的老化和變色。
二氧化氯消毒劑,主要釋放氯氣,氣味刺鼻。長期吸入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導致咳嗽、打噴嚏、流淚。
含氯消毒劑均為毒性、致突變性、蛋白質致突變性(即微核陽性)、刺激性、腐蝕性、有毒和有揮發性氣體的刺激性消毒劑)。
過氧乙酸消毒劑,有刺激性氣味和乙酸氣味,對熱不穩定,易灼傷。高濃度儲存的過氧乙酸會因劇烈碰撞或高熱而爆炸。過氧乙酸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對眼睛、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粘膜有明顯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金屬有強腐蝕性。
過氧化氫(過氧化氫)消毒劑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中毒。含氯消毒劑和二氧化氯消毒劑需要在30分鐘後用水擦拭幹凈。
長期使用乙醇消毒劑對皮膚有潛在的刺激性副作用,可溶解人體皮膚細胞膜中的磷脂,對皮膚和毛囊細胞造成損傷,引起脫發、皮膚萎縮、血管舒張等反應,不能用於表面消毒和頻繁的手部消毒。
3、常規消毒劑缺乏持續保護能力:
乙醇、碘、過氧化氫、氯等消毒劑都有“瞬間消毒”的特點,也就是說“壹旦有效,就無效”,消毒幾秒鐘到20分鐘就立即無效。但目前新冠肺炎已遍布全球,新菌株不斷變異,常規消毒劑已不能滿足新冠肺炎常態化防疫中消毒的覆蓋率和長效性。
以上說明常用消毒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效果並不理想。因此,為了提高防疫消毒的質量和效率,迫切需要壹種綠色、安全、無刺激、無殘留、持續、主動、消毒效率更高、能降低防疫消毒勞動強度的新型科技國標消毒產品。
從目前已知的消毒產品來看,胍類(gua)消毒劑具有常規消毒劑所不具備的特點,包括長效、安全、無刺激、廣譜、適合母嬰、無耐藥性等。噴灑壹次可連續30天殺滅病毒,使我們在新冠肺炎的日常防護中處於主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