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藻又稱藍綠藻,是壹種大型單細胞原核生物,進化歷史悠久,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有葉綠素a,但無葉綠體(不同於真核生物的藻類),能進行產氧光合作用。
與光合細菌不同,光合細菌(Rhodosporus)進行的是原始的光合磷酸化,在反應過程中是厭氧生物,不釋放氧氣,而藍藻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它的發展使整個地球的大氣從無氧狀態發展到有氧狀態,從而孕育了所有有氧生物的進化和發展。
當藍藻大量出現時,附近水體壹般呈藍色或綠色,水面被厚厚的藍綠色湖靛覆蓋,被風吹到岸邊堆積。不僅含有毒素的藍藻細胞會漂浮在水體中,而且當它們與壹些懸浮物絡合或被養殖物捕食時,會與其排泄物壹起沈澱,堆積在魚塘底部,對無公害水產品的生產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藍藻中的衣藻能迅速產生致死因子,破壞養殖對象的鰓組織,幹擾正常代謝,麻痹神經,使其死亡。藍藻中的個體物種不僅在活體中攜帶毒素,還會分解死亡的個體產生生物毒素——藍藻毒素。
藍藻簡介:
藍細菌紅球藻呈球形和半球形。通常,由2、4、8、16或更多細胞(很少超過64或128細胞)組成的群體是罕見的。每個細胞都含有均勻或不規則的小顆粒。假液泡要麽存在,要麽不存在。細胞色素區的顏色為白灰色至淡藍綠色、藍綠色、橄欖綠、橙黃色或藍紫色。
每壹個細胞都被具有均勻紋理和分層的個體鞘所包圍,從而與群體中的每壹個細胞相分離;群體的膠質鞘因含有大量水分而厚、均勻或分層、堅實或脆弱而透明。有三個細胞分裂平面。在兩個細胞相連的地方,群體中的壹些細胞有時是平的和有角的,因此細胞通常是半球形的。常見的種類有湖色球菌、限制色球菌、微小色球菌和微小色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