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盒燈籠
準備材料:大奶盒、電子蠟燭或小彩燈、美工刀、膠水、蠟紙、木棍和繩子(鐵絲)、彩紙、丙烯酸顏料、刷子。
參考步驟:空奶盒洗凈晾幹後,在盒外塗上丙烯顏料,然後晾幹。盒子的底部可以切開,但不能切開,做壹個容易開合的翻蓋。用鉛筆在盒子上畫出門窗,然後用美工刀把鏤空的門窗切開。
根據牛奶盒的大小,剪壹張稍微小壹點的蠟紙,貼在牛奶盒裏面。同理,做好燈籠的四面設計。在牛奶盒的頂部打兩個洞,用繩子(或鐵絲)穿起來打個結,然後連上壹根棍子,調節長度。將燈籠放入牛奶盒,調整好位置,用膠帶將燈籠底部封好。牛奶盒燈籠準備好了!
中式紙杯燈籠
準備材料:紙杯、剪刀、膠水、貼紙、繩子、美工刀、彩筆、紅絲帶。
參考步驟:讓孩子在壹次性紙杯上貼上或畫出中國風的圖案,然後將紙杯剪成條狀。
修剪紙杯邊緣,將裁好的長條彎曲成燈籠的形狀。將另壹個紙杯的底部剪開作為燈籠的蓋子,用美工刀在燈籠兩端打壹個洞,將壹條絲帶對折,穿過燈籠的底部。
然後絲帶的另壹端穿過燈籠的頂部,紙杯的紙條和底部貼在壹起,外面用紅絲帶裝飾。像這樣把燈籠掛在窗戶上非常漂亮,還可以在絲帶末端做壹些漂亮的耳朵!
數據擴展:
中國燈籠,又稱燈籠,是漢族古老的傳統工藝品。花燈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風格,每個花燈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會掛起象征團圓的紅燈籠,營造節日氣氛。
燈籠是繪畫,剪紙,紙裝訂,針刺和其他技術的結合,與中國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燈籠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幸福的象征。經過歷代花燈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精湛的工藝。
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看,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除此之外,還有供人們欣賞的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