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類藥可放入冰箱
針劑和部分膠囊壹些針劑如胰島素,以及乳酶生、媽咪愛、麗珠腸樂等活菌制劑通常需要放進冰箱冷藏室保存,避免受熱和日光照射。但開封啟用後的胰島素保存要求相對較低,室溫不超過25℃即可。
栓劑如女性的女性私處栓塞藥品,會因氣溫過高出現軟化,使用時不方便,在夏季可放置在冰箱裏,或在使用前放入冰箱,等到藥品硬化後取出再使用。
外用藥品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劑等外用藥品,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防液體變質。
2、三類藥不宜放進冰箱
糖漿夏天到來之前,感冒、咳嗽還沒有過了“高發期”,止咳糖漿、感冒糖漿等仍是很多人的家中必備。這裏要提醒大家,糖漿即便沒有用完,也不要放入冰箱,放在室內陰涼處保存即可。因為在過低的溫度下,糖漿中的糖分容易析出結晶,導致藥物濃度發生變化。
散劑很多兒童型藥品會用散劑。細粉狀的散劑很容易受潮,因此大多由防潮蠟紙密封包裝。散劑開封後最多只能存放3—5天,放入冰箱反而會吸潮後加速變質。
乳膏劑保存溫度過低可能使這類制劑“水油分離”,影響均勻性與藥效,故壹般也是在室溫中存放。
此外,2℃—8℃的環境雖然對片劑和膠囊影響不大,但這些藥品壹般都怕潮。因此,散裝的片劑和膠囊在包裝裏常附有幹燥劑,開啟包裝後不要隨意將它丟棄,取藥後應將幹燥劑放回原包裝瓶內。散裝藥片或膠囊,要用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盛放,最好內放幹燥劑,而且不同藥品要分開盛放,以免混味影響療效。
3、吃藥的最佳時間
1、5點服心衰藥
心衰容易在淩晨和夜間悄悄發作,有人將其稱為“沈默的殺手”,但是這個殺手也有軟肋,而且出現的時間是在淩晨5點。因此,如果在淩晨5點服用強心藥,藥效會得到最大限度發揮,與其他時間段用藥相比,藥效可能高出50%以上。需要提醒的是,淩晨5點用藥的劑量壹定要把握好,可適當減量,以免因藥物過量引起中毒。
2、6點胰島素藥物
淩晨6點人體對胰島素最為敏感,這時服用促胰島素的藥物,可使人體自身分泌出更多的胰島素,促使葡萄糖盡快被細胞利用,從而使血糖下降。
而且,此時用藥還能達到最小劑量、最佳療效、最小毒副作用等。需要提醒的是,胰島素增敏劑只能使機體細胞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對於胰島素絕對缺乏的1型糖尿病不適合使用。
3、7點降壓藥、抗過敏藥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早上7點往往是壹天中血壓的最高峰。此時服用降壓藥,可有效降低血壓,藥物療效會明顯好於其他時間段,建議服用1~2片。
抗過敏藥,如果是在早上7點左右服用,藥效維持時間可達17個小時;而在晚上服用,其藥效維持時間還不到壹半,只有8個小時左右。
4、10點消炎藥
服用消炎藥的黃金時間是在上午10點左右,因為這個時候用藥,血藥濃度會比其它時間用藥高出兩倍。壹般來說,上午10點使用半合成青黴素療效較好。
5、12點關節炎藥
骨關節炎患者對疼痛的感受力,晚上要比白天明顯。美國得克薩斯州科技大學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也曾指出,服用布洛芬等消炎鎮痛藥的最佳時間是確保在人體感覺最疼痛的時候,而此類藥物通常要經過7~8個小時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因此,建議骨關節炎患者在中午12點服用布洛芬等藥物。
6、15點平喘藥
人體的生物鐘會在夜晚自動減少激素分泌,從而縮小氣管的寬度,因此哮喘癥狀通常會在夜間加劇。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下午3-4點吸入類固醇,有助於次日淩晨3-4點預防哮喘發作。
7、16點感冒藥
下午4點是高燒及其他普通感冒癥狀的發作高峰,所以也是服用感冒藥物的最佳時間。
8、20點補血藥
葡萄糖酸鐵、硫酸亞鐵等補血劑,晚上8點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晨8點要高得多,且可延長療效達3-4倍。
9、21點降膽固醇藥
要想粉碎膽固醇在夜間悄悄合成的“陰謀”,晚上8點就是最好的時機,這個時候服用藥物可有效降低膽固醇。因此,病人在晚飯後即8點左右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效果比較好。
10、22點治胃潰瘍藥
胃酸往往在夜間分泌最為旺盛,而晚上10點服用治療潰瘍病的胃藥可有效延緩藥物排空時間,使其中和更多胃酸,緩解胃部炎癥以及胃部潰瘍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