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重慶、廣東、遼寧、湖南等地藥監局陸續發布註銷公告,上百家生產經營藥企和藥店,銷證退市了!難道醫藥零售行業要變了?下面我們就具體了解壹下詳情吧。
廣東省藥監局轉發湛江市霞山區市場局關於註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公告,公告稱,根據《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藥品經營許可證〉註銷的管理規定》,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藥監局已依法註銷100家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據悉,這100家註銷退市的企業中,有46家為證書過期失效被註銷,54家為企業主動申請註銷。
本次被註銷證書的企業不乏連鎖藥店,如湛江市萬邦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有四家門店被註銷,其中,湛江市萬邦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杏甫堂藥房、湛江市萬邦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霞山紀濟堂藥房為主動申請註銷證書,湛江市萬邦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霞山區彩和藥房、湛江市萬邦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霞山福源藥房證書過期失效被註銷。湛江市益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也有三家門店被註銷,被註銷的湛江市益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眾安堂藥店、湛江市益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博興店、湛江市益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友誼路店均為企業主動申請註銷。
廣東省藥監局還轉發了雲浮市雲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註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通告,公告稱已依法註銷3家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這3家藥店均屬於企業申請註銷。同日,廣東省藥監局發布了關於註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通告稱,已依法註銷6家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品經營許可證》。
這些數據僅僅是廣東省7月份的,今年1月份以來,廣東省陸續有藥店申請註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無獨有偶,除了廣東以外,江蘇、山東、河南、廣東、四川、重慶、陜西等多地近期都有藥店註銷許可證退出市場。
除了選擇註銷許可證以外,還有壹些藥店選擇出售。例如,遼寧成大5月9日對外發布消息稱,擬通過大連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競價轉讓公司持有的成大方圓醫藥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其估價值為18.59億元。其在公告指出,賣藥店是為了不斷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突出核心產業,進壹步優化資源配置。
在業內看來,從整個大環境來看,藥店註銷退市的現象已屢見不鮮。隨著集中采購的落地實施,藥品價格進壹步降低,利潤空間壓縮,加之監管日益加強、經營受限,藥店生存空間不斷壓縮,自然會選擇銷證退市。另外,今年受特殊時期的影響,加上人力、房租、合規成本增加等諸多因素加持,不少社區藥店正在加速倒閉。很多藥店經營不善,在社群營銷、送貨上門、用藥指導等方面無甚特長,這類藥店遲早都會被淘汰出局。
根據零售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措施,未來所有藥店將嚴格實行等級劃分。在行業洗牌的過程中,可以說,零售藥店過去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那些等級達不到標準要求的藥店銷售範圍將會縮小,盈利能力也將下降,逐漸被淘汰出局。
可以說,醫藥零售行業就要“變天”了。那麽,未來藥品零售企業將何去何從?目前中國藥店零售市場已由高速增長轉至中高速甚至中速增長階段。醫藥分家已逐漸成為"新醫改"未來的發展方向,藥品零售行業將經歷壹段痛苦的轉型期。
在此背景下,業內建議將時間放寬到3-5年甚至10年後,用長期戰略眼光來看待、經營中國藥店零售市場。而從短期來看,戰略上需要堅定創新,戰術要靈活機動,隨機應變,零售藥店應該強化藥店的經營,努力提高藥店經營管理技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執業藥師管理等,為廣大消費者用藥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