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壹年級的時候,我從課本裏認識了“電”字,在老師面前,也能不眨眼地把書上那句“有了電,多方便,電的用處說不完”當成順口溜背下來,後來上了圖畫課,還能歪七扭八地畫出電燈電視的大概形狀。可是,村裏真正通上高壓電,是在我上初三的時候。在此以前,村人壹直過的是點煤油燈的日子。 現在的年輕壹輩肯定想不通,黑咕隆咚長夜漫漫的日子是怎麽熬過來的,其實十幾年前或者更早幾年的鄉村,普遍都還沒有牽上高壓電。人們走夜路靠手電筒或者馬燈,家裏照明用煤油燈,慣用的是那種有玻璃燈罩的美孚燈,既美觀又可以擋風,圖省錢也可以自制,大多拿萬能膠罐子或者藥瓶子的蓋子鉆壹個洞,找點鋁片圈好棉芯,壹盞簡易的煤油燈就做成了。 當時鄉 *** 有個打鈴的幹部,我們那管幹雜七雜八的事的幹部叫打鈴的。像給食堂買菜打菜,防著隔壁村子的豬牛進 *** 院子,幫送電影下鄉的放映員打打下手幫幫襯,這類瑣事他都做。有次到村裏來通知村長去開會,村長下田裏去了,他就坐在村口的壹塊青石板上等,我們小孩子也在壹旁玩耍,看見他拿出壹個可以兩頭按的東西“吧嗒吧嗒”地把玩著,後來知道其實就是壹個電燈開關,可當時我們看得稀奇,有膽大的湊過去問那是什麽,他懶散地回答我們,測電用的,有這個就知道有沒有電。說著話他嗒地按了壹下開關,嚴肅地說,現在有電。我們都覺得挺神,又有點怯。因為大家總聽過壹些關於電殺人的傳聞,諸如誰摸了壹根帶電的電線,在旁人看來,也是完完整整的壹個人,只是姿態僵著,推他壹下,人卻像被風吹散壹般,化成灰塵。我們就問他,那妳怎麽沒被電到。他說,我是大人,扛得住,妳們就不行,沒這個抵抗力。說著虛張聲勢地把那個開關朝我們按了壹下,我們立即嚇得作鳥獸散。後來大家聊起,對這麽壹件“兵器”眼紅得很。 同是農村,牽線發電的村子仍會有先有後,我的家鄉發電晚是因為地形太偏,其實我們那個鄉實現普遍通電應該是在八十年代末,我快上完小學的時候。有親戚來做客,村人問起發電的事,親戚們就會說得眉飛色舞,只要把開關線壹拉,屋裏頭各個旮旯都有光,妳壹百盞美孚燈加起來也沒得比。但又會說,也不讓人省心,妳正炒菜的時候,忽然電滅了,又要找洋火又要找燈,有時剛好燈裏沒有加洋油,搞得妳手忙腳亂,菜都要燒掉。村人聽到這裏,總會哈哈大笑起來,嘴裏說著嗬嗬,還會還樣呀,心裏也找到了壹點平衡。 那時停電是壹件惱人卻又經常的事,當時的鄉供電站掌握生殺大權,別提多牛了,我曾親眼看到供電站的人下鄉時用汽水洗手,羨慕得不得了,至今印象深刻。我上初中的時候,鄉裏還發生過群眾大鬧供電站的事。壹夥村民拿著扁擔,把供電站的電燈電杠閘刀全給砸了個稀巴爛,他們質問供電站的人,白天有光,我們又在外面做事,誰要妳的電,這時倒壹直有電。夜間要做飯吃飯,這個時候卻沒有電,電視也沒得看。等困醒壹覺,下半夜電倒來了。妳們這電到底給哪個菩薩鬼用?有壹年冬天壹直這樣,人民群眾意見能不大? 我上初中的時候也深受停電的苦,晚上上自習,停了電老師就要我們買蠟燭,壹晚壹根蠟燭,點不起呀。所以我們都要削尖腦袋想點變廢為寶的招數省錢,那時候潤膚產品沒有現在這般五花八門,雅霜算高級貨,做工作的人才用,鄉下人壹般用螺殼油,好點的也僅限於買盒百雀翎,我們土話叫“面面油”,那是壹種扁圓的鐵盒子,有大有小,小孩子喜歡收集這個,裝硬幣,養蠶寶寶都可以,再有就是可以點蠟燭油,把過年過節過喜事點剩的大蠟燭油存放在裏面,做個紙撚子,就可以當蠟燭點,壹點都不浪費。很多人在學校都點這個,比買蠟燭省多了。 當然,現在單以回憶的姿態來看待,停電也帶給我們很多快樂。也是在晚上上自修的時候,往往壹片漆黑的瞬間,整個校園都會歡呼起來,叫喊的,鼓掌的,吹口哨的,捶桌子的,整個壹狂歡節。有老師在都不怕,反正黑咕隆咚的,壹片混亂也捉不到是誰。有些認真的,點亮蠟燭,也會被調皮搗蛋的跑過去吹滅。即便在黑暗中不言不語,也能感受到快樂分子在整個教室裏肆意飄蕩。因為停電我的老師還鬧過笑話,有次晚上考試,忽然停電,於是大亂,有人在叫,快抄書,快抄書呀。黑暗中老師的聲音氣急敗壞,誰敢抄?誰抄我都看得壹清二楚,我馬上給他記零分。後來我們送了老師壹個外號:黑貓警長。 大概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村裏有了第壹臺電視機,但沒電看什麽電視?這個主人平時愛鉆研電器,他想到利用太陽能發電,大家也不知具體是怎麽操作的,反正就聽他說,只要白天天晴,有太陽,晚上就有電視看。於是,我們就像迅哥兒盼閏土壹樣日日盼著天晴,天晴就有太陽,有太陽就有電視看了。那些個驕陽似火的夏日,在我們壹幫小孩子的眼裏竟都變得可愛異常,因為這麽大的日頭,晚上看電視的電該足了吧。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享樂思想後來挨到大人們批頭蓋臉的訓斥:“天晴天晴,是電要緊還是肚子要緊?旱死稻禾妳們去啃薯幹。”後來村裏的電視又漸漸多了幾臺,但電始終沒有發起來,他們有的買電瓶,有的買充電器,各自運用自己的關系到外村牽了高壓電的親戚家去充。電視放映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電瓶充電的多少,所以村人個個居安思危,惜電如金,放映中壹看到新聞或者廣告,馬上撥掉插頭關上電視,以為這樣就能省好多電。算算約摸到了正片放映時間再打開電視,這也成為村裏心照不宣的慣例。 初三那年冬天,村裏牽線發電的事終於有了眉目,村長到鄉裏開了壹個會,回來跟村人傳達,鄉長在全鄉三級幹部會上捶桌子,壹再強調,要爭取在年底實現全鄉村村牽上高壓電。村人也似乎受到震撼,都說應該牽了應該牽了,但村長提起買變壓器的那筆錢,大家又都黑著臉不作聲了。那段時間正時興海峽兩岸認親,鄰村壹位臺胞也借這股風,跟家中弟弟接上了頭。鄰村和我村都小,合起來算壹個生產隊,做事自然有商有量。當時村人都把臺胞作為發展對象,由村長出面去找他商量捐贈的事。那臺胞少小離家,在臺灣也壹直打著單身,老大回時也還是孑然壹身,不想弟弟這邊卻是兒孫滿堂。他的幾個侄子在旁虎視眈眈,如臨大敵。按臺胞的意思,本要捐贈壹萬元人民幣,不想幾個侄子在壹邊旁敲側擊,暗示養老問題。最後臺胞被迫讓步,五千元捐贈,五千元無息貸款。事後,臺胞的三個侄子對那筆錢仍耿耿於懷,在牽線發電的那天,他們也以此為由,要求最先把電在他們家安家落戶,他們嚷嚷著說,五千元,五千元買個第壹,往年買個狀元也有多呀。 今年春節我回老家給奶奶和兩個叔叔拜年,順便也到自己的房子看望華大伯,華大伯是父親的本家,他們同壹個太祖父。因腳有殘疾,終身未娶,脾氣古怪得很,但壹直很偏愛我。讀高中時我幾年沒回過故鄉,有次父親回去在他面前提起我,說我已經長得好高了,華大伯立即驕傲地說:“那還要說。”倒好像他親眼看見壹般。當年我家搬離故鄉時,留下壹棟剛建不久的樓房未作處理。父親考慮到華大伯的那間矮房陰暗潮濕,也感激他曾經給我家的幫助,就把房子的看護權交給華大伯,轉眼都快十年了。那次閑談中我看到華大伯的床邊放著壹個裝雪碧的塑料瓶子,裏面的液體色澤很暗,顯然不是雪碧。華大伯神秘地笑著,問我還認不認得這是什麽,我聞了壹下,壹股久違的氣味,原來他現在不照電,改點煤油燈了。他跟我比較電和煤油的費用,得出的結果是點煤油燈比用電壹年要節省壹百多元。華大伯得意地說,把頭探給供電站那幫兔崽子宰,這種事我才不幹。臨走的時候,我向華大伯告別,等我都走出了大門,他又喊住我,叫我進房間來,他從床鋪的席子下拿出壹個油紙袋,從中拿出40元新鈔,說是給我的壓歲錢。我心裏本來就不好受,哪能拿他的錢,推辭了幾下,他竟白眼壹翻,喝斥我:“叫妳拿妳就拿著。”等我囁囁伸手,他才語調緩和點說,雖然不多,總是我的心意。再說,以後妳出來工作再還給我就是。這樣說著,他剛才還滿是煞氣的臉上,又有了笑容。 在電學中有三個重要人物 第壹個 奧斯特 在1820年4月,有壹次晚上講座,奧斯特演示了電流磁效應的實驗。當伽伐尼電池與鉑絲相連時,靠近鉑絲的小磁針擺動了。這壹不顯眼的現象沒有引起聽眾的註意,而奧斯特非常興奮,他接連三個月深入地研究,在1820年7月21日,他宣布了實驗情況。 奧斯特將導線的壹端和伽伐尼電池正極連接,導線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針的上方,當導線另壹端連到負極時,磁針立即指向東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塊等非磁性物體插在導線和磁針之間,甚至把小磁針浸在盛水的銅盒子裏,磁針照樣偏轉。 奧斯特認為在通電導線的周圍,發生壹種“電流沖擊”。這種沖擊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對非磁性物體是可以穿過的。磁性物質或磁性粒子受到這些沖擊時,阻礙它穿過,於是就被帶動,發生了偏轉。 導線放在磁針的下面,小磁針就向相反方向偏轉;如果導線水平地沿東西方向放置,這時不論將導線放在磁針的上面還是下面,磁針始終保持靜止。 他認為電流沖擊是沿著以導線為軸線的螺旋線方向傳播,螺紋方向與軸線保持垂直。這就是形象的橫向效應的描述。 奧斯特對磁效應的解釋,雖然不完全正確,但並不影響這壹實驗的重大意義,它證明了電和磁能相互轉化,這為電磁學的發展打下基礎。 第二個 法拉第 法拉第的故事 法拉第出生在壹個十分貧窮的鐵匠家,他爸爸實在是太窮了,小法拉第是饑壹餐飽壹頓地長大的。他後來回憶說,有時候爸爸媽媽壹個星期只給他壹個面包吃。 窮成這個樣子,法拉第當然沒上過學。他從小就去當聽差,當報童,13歲時便到壹家書店裏當了學徒。那個時代書刊和報紙是奢侈品,小法拉第專門為訂戶送報,送完壹戶跑壹戶。後來他開始學裝訂,並且在裝訂之余去看書。 有壹次法拉第裝訂壹本書,書名叫《關於化學的對話》。他看這本書入了迷,用僅有的錢買了藥品,按照書裏的話做起實驗來,從此他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法拉第讀的書越來越多,於是他用廢紙訂成筆記本,摘錄各種資料,有時還在筆記中配上插圖。他從《大英百科全書》裏學到了許多電學知識。 後來,法拉第去聽著名科學家戴維的科普報告,便把筆記本呈送給了戴維。經戴維推薦,法拉第成了英國皇家學會實驗室的助理,從此法拉第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 當時科學家們相信:電流既然可以產生磁場,那麽磁也應該能夠生電,但是,戴維和法拉第研究了10年,都沒有找到用磁生電的辦法。雖然這樣,法拉第仍然不灰心,他有信心在磁生電上取得突破。 1831年8月,法拉第做了壹個新的裝置。他在壹個直徑為6英寸的鐵環的半邊,用銅絲繞成線圈,接上電流計;在鐵環的另壹半也繞了壹組線圈,然後接到電源上。 “合閘!”法拉第親眼看到那電流表的指針擺動了。可是,他再定眼壹看,那電流表的指針又指向了零,這是為什麽呢?法拉第決定斷開電源再重新做壹下實驗,誰知,在斷開電源時,指針又擺動了,但是這壹次的方向與上次相反。法拉第總想讓第二個線圈產生持續的電流,可是實驗的結果總是只有合閘和斷電的壹瞬才能“感生”出電流來。 法拉第不但善於實驗,更善於思考。他想,使電流感生出來的應該是壹個運動著的磁場。於是,他把壹塊條形磁鐵 *** 空心線圈,電流計上的指針擺動了,磁終於產生電啦。 法拉第成名以後,世界各國贈給他的榮譽頭銜有94個,但是他說:“我承認這些榮譽很有價值,不過我從來沒有為追求這些榮譽而工作。”“科學家不應是個人的崇拜者,而應當是事物的崇拜者。真理的探求應是他唯壹的目標。” 第三個 愛迪生 愛迪至12歲時開始他艱苦的闖蕩生涯,他作過火車上的報童,學會了發報技術,到過波士頓、紐約,壹直到2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工廠和美滿幸福的家庭,愛迪生在1878年時宣布要發明壹種光線柔和、價格便宜的安全電燈。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愛迪生試驗過硼、釕、鉻、碳精以及各種金屬合金,***1600多種材料,歷時13個月,但是都沒有成功。壹些人吹起了冷風,說愛迪生這次是“吃進了自己啃不動的東西”。壹個曾經在愛迪生那裏工作過的物理學家稱這個試驗是“大海撈針”。但是,愛迪生不怕失敗,堅持試驗,下決心要從大海中撈起針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時,愛迪生點亮了用碳化棉絲作燈絲的燈泡,他親自觀察和做記錄。這壹次,燈泡明亮、穩定,1小時、2小時、3小時、……燈泡壹直亮著。從19日、20日到21日,沒有壹個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時,當點燃到第45個鐘頭的時候,愛迪生叫助手把電壓加高壹點,燈泡更亮了。又過了幾分鐘,燈絲終於燒斷了。12月21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用整版篇幅詳細報道了燈泡試驗成功的消息。愛迪生獲得了全部專利,人們公認白熾燈是由他發明的。1879年除夕,愛迪生把60個燈泡點亮了掛在門羅公園裏,當時下著大雪,竟有3000多人頂著大雪來參觀。 愛迪生是壹個講究實際的人。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麽,然後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明出來。”有人說,發明是命運的產物,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感嘆地說:“天才,百分之壹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當有人問他在發明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過;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壹生中寫下的3400本詳細記錄發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愛迪生77歲那年有人問他:“您什麽時候退休?”他脫口而出說:“在我出殯前的那壹天!”有壹次,有人半開玩笑地問愛迪生:“您是否同意給科學十年休假?”愛迪生嚴肅地回答說:“科學是壹天也不會休息的,在已經過去的億萬年間,它每分鐘都在工作,並且還要這樣繼續工作下去。”的確,愛迪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已經80多歲了,為了“做出更多的發明”,仍在勤奮地工作,致力於從本國的雜草中提取膠乳。 還有湯姆生也是壹個重要的人,他發現了電子,但關於他發現電子 專業知識比較多 //cnysgz/ygjy/ygwl/ArticleShow.asp?ArticleID=2581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由於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測量工作開始得很早。春秋戰國時編制了四分歷,壹年為365.25日,與羅馬人采用的儒略歷相同,但比其早四、五百年。南北朝時祖沖之所測的朔望月為29.530588日,與現今采用的數值只差0.3秒。宋代楊忠輔編制的《統天歷》,壹年為365.2425日,與現代值相比,只有26秒誤差。之所以能取得這樣準確數據,在於公元前四世紀就已創制了渾天儀,用它來測定天體的坐標入宿度和去極度(相當於現代赤道坐標系統的赤經差和90。——赤緯)。漢代張衡改進了渾天儀,並著有《渾天儀圖註》。元代郭守敬改進渾天儀為簡儀。用於天文觀測的儀器還有圭、表和復矩。用以計時的儀器有漏壺和日晷等。在地圖測繪方面,由於行軍作戰的需要,歷代帝皇都很重視。目前見於記載最早的古地圖是西周初年的洛邑城址附近的地形圖。周代地圖使用很普遍,管理地圖的官員分工很細。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古地圖是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陪葬的占長沙國地圖和駐軍團,圖上有山脈、河流、居民地、道路和軍事要素。西晉時裴秀編制了《禹貢地域圖》和《方丈圖》,並創立了地圖編制理論——《制圖六體》。此後歷代都編制過多種地圖,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南北朝時謝莊創制的《木方丈圖》;唐代賈耽編制的《關中隴右及山南九州等固》及《海內華夷圖》;北宋時的《淳化天下固》;南宋時石刻的《華夷圖》和《禹跡圖》(現保存在西安碑林);元代朱思本繪制的《輿地圖》;明代羅洪先繪制的《廣輿圖》(相當於現代分幅繪制的地圖集);明代鄭和下西洋繪制的《鄭和航海圖》;清代康熙年間繪制的《皇輿全覽圖》;1934年,上海申報館出版的《中華民國新地圖》等。我國歷代能繪制出較高水平的地圖,是與測量技術的發展有關連的。我國古代測量長度的工具有丈桿、測繩(常見的有地笆、雲笆、和均高)、步車和記裏鼓車;測量高程的儀器工具有矩和水平(水準儀);測量方向的儀器有望筒和指南針(戰國時期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工具——司南,宋代出現人工磁鐵制成的指南針)。測量技術的發展與數理知識緊密關連。公元前問世的《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都有利用相似三角形進行測量的記載。三國時魏人劉微所著的《海島算經》,介紹利用丈桿進行兩次、三次甚至四次測量(稱重差術),求解山高、河寬的實例,大大促進了測量技術的發展。我國古代的測繪成就,除編制歷法和測繪地圖外,還有:唐代在僧壹行的主持下,實量了從河南白馬,經過浚儀、扶溝到上蔡的距離和北極高度,得出於午線壹度的弧長為132.31km,為人類正確認識地球作出了貢獻。北宋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磁偏角的發現。元代郭守敬在測繪黃河流域地形圖時,“以海面較京師至汀梁地形高下之差”,是歷史上最早使用“海拔”觀念的人。清代為統壹尺度,規定二百裏合地球上經線1。的弧長,即每尺合經線上百分之壹秒,壹尺等於0.317m。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我國測繪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建立和統壹了全國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建立了遍及全國的大地控制網、國家水準網、基本重力網和衛星多普勒網;完成了國家大地網和水準網的整體平差;完成了國家基本圖的測繪工作;完成了珠穆朗瑪峰和南極長城站的地理位置和高程的測量;配合國民經濟建設進行了大量的測繪工作,例如進行了南京長江大橋、寶山鋼鐵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等工程的精確放樣和設備安裝測量。出版發行了地圖1600多種,發行量超過11億冊。在測繪儀器制造方面,從無到有,現在不僅能生產系列的光學測量儀器,還研制成功各種測程的光電測距儀、衛星激光測距儀和解析測圖儀等先進儀器。測繪人才培養方面,已培養出各類測繪技術人員數萬名,大大提高了我國測繪科技水平。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測繪科技發展更快,例如gps全球定位系統已得到廣泛應用,全國gps大地網即將完成;地理信息系統方面,我國第壹套實用電於地圖系統(全稱為國務院國情地理信息系統)已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室建成並投入使用;這說明我國目前的測繪科技水平,雖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壹定的差距,但只要發憤圖強,勵精圖治,是能迅速趕上和超過國際測繪科技水平的。百度地圖
上一篇:縣藥監局行政強制措施的法律依據和職權內容!下一篇:大學宿舍櫃子不夠用有哪些便宜好用的收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