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崇左市主要特產是什麽?

崇左市主要特產是什麽?

崇左市特產除了甘蔗還有這些:  苦丁茶 主產在大新、天等兩縣,又稱萬承苦丁茶、萬承富丁茶,因原產於萬承縣苦丁鄉(今大新縣龍門鄉苦丁村)而得名。苦丁茶以其獨特的飲用藥用價值和悠久歷史而馳名國內外。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述:“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溫飲則水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借火氣而升散”。苦丁茶制成飲料則是壹種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飲料。苦丁茶銷往南寧、港澳、新加坡等地,飲譽國內外。  茶葉 主要分布在龍州縣內的廣西農墾茶葉研究所、先鋒農場、龍北農場、北耀農場和龍州鎮東方紅農場等,***有投產茶園面積1.7萬畝,年產茶葉3000多噸,占廣西茶葉產量的20%。各場(所)均有茶葉加工廠,通過精選原料經精細加工而成為綠茶。龍州綠茶湯色清澈,清香味酵,深受廣大消費者的贊譽,產品暢銷區內外,遠銷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天等指天椒 天等指天椒是在天等縣特定的土質和氣候條件下種植的名優辣椒。該椒果小朝天,肉厚,色澤鮮紅,辣味十足,醇香濃郁,品質獨特。鮮椒可直接作為調味品食用,也可加工腌制成辣椒醬、酸甜辣椒罐頭等產品,還可以提取制成辣紅素、辣椒素精品。幹椒粉碎後,可作調味品食用,也可以提取制成幹椒粉商品。  香蕉 香蕉有潤肺、滑腸、解酒、降血壓作用。主要分布於崇左市江州區、扶綏縣、龍州縣、寧明縣等地。很多農民靠種植香蕉走上了富裕路。 西瓜 據清代光緒六年(1880年)《新寧州誌》記載,扶綏110多年前已種有西瓜,但數量較少。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扶綏縣西瓜種植逐年增多。同時,不斷從外地引進新品種,計有馬令瓜、黑皮瓜、花皮瓜等優良品種。  紅瓜子 扶綏縣種植紅瓜子始於清末民初。根據民國《廣西年鑒》記載,1933年,扶南同正(今扶綏)種植紅瓜子約1.7萬畝,總產達27萬多公斤。其中以扶南縣紅瓜子較為出名。  江州區紅瓜子粒大,子飽滿,色澤鮮紅,仁潔白,油質好,味道清香可口。由於江州區紅瓜子質優、量多,在區內外、國內外享有盛譽。 板包香糯 主要產於東門鎮南部山區的板包村,以品質純正,香味綿長,柔軟可口而著稱。主產地板包村屬十萬大山余脈,氣候陰涼,長年泉水不斷,十分有利於香糯的種植,板包香糯正是利用山泉低溫灌溉浸泡培育而成的。  姑遼茶 因其有健胃、止瀉、助消化、提神的功效,曾是清代貢品。原產於十萬大山余脈的東門鎮六頭村姑遼屯,目前在東門鎮六頭村、板包村等自然條件相近的村屯均有種植。  那峨香姜 舊稱“同正姜”,主要產於扶綏縣中東鎮舊縣村那峨屯,其形細長,以其肉實、味香醇、質脆、去腥力強著稱。 大蒜 扶綏縣農村自明清以來就有種植大蒜的習慣,以龍頭、扶南、昌平等鄉的部分村屯種植大蒜為最多。  黃豆、黑豆 崇左市江州區農民歷來喜歡種植黃豆、黑豆。早在民國時期,每年11月份,崇善的太平、公益、馱柏、漱湍、馱盧等左江沿岸的黃豆、黑豆就地裝船經水路運往南寧、梧州、廣州等地。在當地用黑豆制作的“壺關豆豉”暢銷東南亞國家。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江州區黃豆、黑豆生產有了發展。  木薯澱粉和木薯蠶 江州區種植木薯在明清時代就有記載。建國後,木薯由原來的糧食作物逐漸變為經濟作物,用做工業原料,其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茴油 茴油是利用八角樹鮮葉經蒸汽蒸餾而得。早在民國時期,龍茗縣(今日天等縣龍茗、福新、上映等鄉鎮壹帶)的茴油已暢銷英、美、法、德、日等國家,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壹定聲譽。由於龍茗的八角樹鮮葉含油量較高,至今仍暢銷世界。  生姜和蕎頭 天等縣把荷、上映和龍茗等鄉鎮歷來有種植生姜和蕎頭的習慣。天等生姜除了供應本地市場外,還加工成幹姜片,產品遠銷區內外各地。蕎頭經加工制成酸蕎頭,遠銷省內外。  大肉姜 天等大肉姜是廣西名優的傳統產品之壹,由於其姜塊肥大,肉質細嫩、品味香辣而在區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菠蘿 主要分布在江州、寧明、扶綏等區(縣)。菠蘿除少數鮮食外,主要用於加工罐頭和脫水菠蘿,深受消費者歡迎。  貓豆 貓豆主產區分布在天等縣,是天等縣傳統的土特農產品,目前已在該縣廣泛種植。貓豆除可作菜肴食用外,還可作為生產左旋多巴系列產品的原料,被廣泛用於醫藥工業上。  龍眼 龍眼是亞熱帶優良果品,又是名貴滋補藥品。龍眼可以鮮食,也可經過加工烘幹後制成桂圓肉,營養價值很高。  大新縣素有龍眼之鄉的美稱,種植龍眼樹歷史悠久,據記載已有10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由於大新縣土質、氣候等自然條件適宜龍眼樹生長,故山腳、河畔、荒坡到處都有龍眼樹。江州區栽培龍眼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  荔枝 荔枝屬南亞熱帶水果,被譽為“嶺南果王”馳名中外,也是廣西名優水果之壹。由於其色麗質優,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維生素種類多、含量高,深受人們喜愛。荔枝的種植主要分布在大新縣和寧明縣的馱龍、明江、板混等鄉鎮,扶綏縣的中東鎮,憑祥市的友誼鎮、夏石鎮,龍州縣的龍州鎮,江州縣的新和、太平鎮等地方。  酸梅、酸李和三華李 主要分布在大新縣,是大新縣大宗水果產品之壹。酸李、酸梅果大、肉厚,其味道苦澀,腌制鹹酸果,是烹調菜肴很好的佐料,加工成“話李”、“話梅”,是非常可口的果脯。每年酸梅、酸李上市,廣東、福建、香港等地客商紛至沓來,爭相搶購。三華李鮮嫩、甜脆、味香,主要以鮮食為主,也可加工成罐頭,遠銷區內外。 山黃皮果 山黃皮果(俗稱雞皮果),是我國南亞熱帶特、稀、優水果之壹,果實含有18種氨基酸和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消膩開胃、增進食欲的功效,是崇左市特有水果之壹。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成果凍、果醬、鹽漬、糖漬、蜜餞、果幹及清涼飲料。果皮、果肉制成醬料可作調味品。民間還用作月餅的餡心。其根、葉、核入藥,解表行氣、健胃、止痛,樹皮可用作消腫、去疳積。 木菠蘿 木菠蘿有果王之稱,又稱菠蘿蜜,盛產於桂西各縣,每年鮮果上市,產品都供不應求。木菠蘿可鮮食或加工成罐頭,被視為“熱帶水果之珍品”,譽滿神州。  欖角 欖角是龍州特有的風味菜肴。麗江兩岸以種植欖角樹多而聞名。  欖角的核仁,是制作餅餡不可缺少的五仁之壹。每年中秋節前,當地商人收購欖仁運往各地銷售,供不應求。  八角 八角別名八角茴香,大茴香。八角樹是廣西四大特種經濟林樹種之壹。據考證,憑祥與龍州、寧明等縣、市是廣西八角栽培最早的地區,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八角作為調味香料之佳品,早已馳名中外。八角的果實和枝葉還可提煉名貴的茴香油,廣泛用於食品工業和日用化妝品工業。八角果和茴油在國內外的貿易市場上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產品供不應求。  寬皮柑桔、甜橙 寬皮柑桔、甜橙主要分布在龍州縣。寬皮柑桔由於其果皮寬松易剝而得名。其主要栽培品種有:溫州蜜柑、椪柑、蕉柑、大紅柑、四會柑、大紅袍、本地早、年桔等。由於其食用方便,風味佳,深受人們喜愛。  甜橙主要栽培品種有新會橙、暗柳橙、改良橙、臍橙、雪橙、冰糖橙、哈姆林橙、夏橙等。臍橙由於果大形美,無核或少核,品質優,風味濃郁,鮮食極佳,市場售價比普通柑橙高,因而在廣西近年來發展較快。  肉桂 又名玉桂、牡桂,是廣西亞熱帶芳香藥料植物中的“三寶”之壹。肉桂品種有黑油桂和黃油桂,品質上黑油桂優於黃油桂。  在桂西南壹帶,隨處都可以看到芳香、蔥蘢的肉桂樹。它們那灰黑色的樹幹,直指藍天,繁茂的枝條,滿綴著革質而有光澤的卵形葉子,揉碎葉子,壹股濃郁的芳香,沁人肺腑。  肉桂的樹皮、枝、葉用途很廣,可作藥用,可制香料,提煉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盅、桂丁、桂辛和桂油等。傳統種植的肉桂樹,樹齡五六年就可以收獲了。  桂皮是重要的中藥,自古以來與北方出產的人參、鹿茸齊名。有健胃、驅風、發汗、解熱、利尿、止咳,治療頭痛等作用,也可用作矯味、防臭劑。  桂油也是肉桂樹的產品。它是用桂樹的嫩枝、葉子,加以蒸餾而提取的。桂油的藥用價值也很高,主治昏迷、胎毒、風濕、頭痛、刀傷跌打,能驅風、祛痰、健胃、止咳。此外,制作香皂、香水等化妝品和朱古力糖,往往也離不開桂油。  甜筍 產於崇左市連接十萬大山壹帶的鄉鎮。甜筍營養豐富,含有糖、蛋白質、磷、鈣、鐵等微量元素、纖維素。有清熱、化痰、鎮靜功能,是名貴山珍。  扁桃 是崇左市的名優樹種之壹。扁桃果實有濃郁香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除鮮食外,可加工成罐頭、果汁。樹皮和果核可入藥。其木材堅重,紋理細致,變形小耐腐蝕,油漆性能好,為上等家具、造船、建築等優良用材。  扁桃樹抗風力強,壽命長(常見二三百年大樹),對於煙、毒的抵抗性也比較強,對凈化空氣、減輕汙染起到壹定作用,而且是常綠喬木,也是綠化的優良樹種。  香菇 香菇是壹種大型真菌,屬於木腐菌,俗稱香蕈。其經濟價值很高,是壹種較為名貴的食用佳品。  據1985年寫的《廣西縣市概況》記載:香菇,產於十萬大山海拔600米以上山坡的腐木之上,肉厚、味香,較產於他處者為佳。目前香菇人工栽培已獲成功,發展前景廣闊。

  • 上一篇:哪種瘦身產品最有效?
  • 下一篇:西安市職工醫保報銷政策2019年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