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人體的 "外交器官",人的壹切 "外事活動 "都是以手為主導的,如從事各種勞動、倒垃圾、刷痰盂、洗腳、穿鞋、搽凳子等,都要用手來完成。他們必須用手去做這些事情。因此,手很容易感染許多病原微生物。科學家曾做過這樣的調查,壹只沒洗過的手至少含有 4 萬到 40 萬個細菌。指甲縫是細菌藏身的好地方,壹個指甲縫可藏匿細菌 38 億個。此外,有人做過試驗,急性痢疾患者用 5 至 8 層衛生紙擦手,痢疾桿菌也能穿透手,痢疾桿菌在手上可存活 3 天。流感病毒可在潮濕溫暖的手上存活 7 天。因此,手是很臟的。而出差、考察、執行任務時,手經常接觸壹些物品,會弄臟手。特別是傳染病患者和壹些體表帶有病毒的實際健康人,常把致病微生物傳播到各種用品用具上,當健康人的手接觸時,致病微生物就會來到妳的手上。如果飯前便後不洗手,就會把細菌帶進嘴裏,吃進肚子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菌從手入,病從口入"。所以,我們要養成剪指甲、飯前洗手、工作後洗手、勞動後洗手的習慣。
洗手可以除去附著在手上的細菌和蟲卵,用流動水洗手,可以洗去手上80%的細菌,如果用肥皂洗手,再用流動水沖洗,可以洗去手上99%的細菌。洗手時應註意不要幾個人用壹盆水,以免交叉感染,互相傳播疾病,時間應在15秒以上。
1.用衛生紙擦餐具、水果和臉:很多衛生紙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其中的填充物或粉末還容易殘留在餐具或水果上,進入人體後會影響健康。因此,不宜用衛生紙擦餐具、水果和臉。
2.用抹布擦幹餐具和水果:壹般家庭中,抹布是多用途的,既可以用它擦桌子,也可以用它擦餐具。如果不經常消毒、清洗或晾曬,潮濕而營養豐富的抹布適合各種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與其用抹布擦幹餐具和水果,不如不擦更衛生。
3.用餐洗劑洗碗、洗蔬果:餐洗劑可以用來洗碗、洗蔬果,去除碗碟上面的油汙和蔬果上的農藥殘留,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含烷基苯磺酸鈉的餐具洗滌劑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為減少餐洗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在餐洗時洗蔬菜、水果時要註意濃度不要太高,壹般在0.2%左右為好;浸泡時間以5分鐘為宜,浸泡後還需用流動水反復清洗。餐具沖洗也是壹樣。另外,不要在小攤上購買不合格的散裝餐洗劑,因為這類餐洗劑大多不合格。
4.用紗罩遮蓋食品:夏季用紗罩遮蓋食品可以防止蒼蠅的直接汙染,但不能壹蓋了之。因為蒼蠅在紗罩上的卵和身上的汙物仍會從紗罩縫隙中掉落汙染食品。因此,應多管齊下采取防蠅措施,最好把蒼蠅擋在門外。
5.餐桌上的塑料布:有些桌布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其中含有毒自由基。餐具經常與這種塑料布接觸,有毒物質就會借助食物進入人體,導致慢性中毒。因此,家庭不要使用這種含毒的塑料桌布。外出就餐時,不要將筷子直接放在鋪有塑料布或塑料薄膜的桌面上。此外,不要使用塗過油漆的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