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分組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分組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化學是壹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和實驗能力,也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完成,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做實驗。”有壹句諺語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化學實驗的重要性:“聽說過,所以忘了;我看到了,所以我想起來了;我自己做的,所以我理解。”摘要:本文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初三化學教學中加強實驗教學。

壹、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興趣是壹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產生動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好奇心的來源,也是思考的動力。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初級階段。初中生年紀小,好奇心強,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和興趣。化學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並使這種“短暫”的興趣穩定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在教學中主要關註以下三點。

(壹)加強演示實驗教學

課堂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最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根據義務教育新大綱規定的31演示實驗,人教版新教材在每章安排了85個課堂演示實驗。這些實驗有的是講解化學概念和原理,有的是分析和驗證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有的屬於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對於這些演示實驗,我都安排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規範,實驗現象明顯,分析表達準確簡潔。還對壹些演示實驗裝置或實驗操作進行了補充和改進,以增強實驗效果。

學生是化學新手,他們被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所吸引。比如在學科第壹節增加壹系列有趣的實驗。如:(1)“不燃的手帕”;(2)“魔杖照明”;(3)自制“飲料”:礦泉水、牛奶、果凍、七喜汽水,(4)水煙,(5)巧洗燒杯壁上的白色固體。先加水,再加稀鹽酸,讓學生覺得新奇。隨著壹系列關於日常生活的問題,學生們覺得他們現有的知識不足以激發他們的知識。再如,在2-1分子的教學中,補充了濃氨水揮發和碘在酒精中擴散的實驗,加深了學生對分子運動的感性認識。在1-4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學中,對白磷燃燒演示實驗進行了改進,將高錳酸鉀制成O2,然後用尖頭導管慢慢通入燒杯的熱水中,使熱水可見。演示結束後,我讓學生思考三個問題:1。為什麽白磷能在銅片上燃燒而紅磷不能?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麽條件才能燃燒?3.紅磷能燃燒嗎?然後,演示了紅磷燃燒實驗。少量紅磷放在鐵網上,直接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加熱。要求學生觀察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最後,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總結燃燒的條件。學生報告說,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理解和記憶。

再比如,在講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時,我補充了兩個氫氧化鈉與CO2、CO2與水反應的對比演示實驗(兩個礦泉水瓶分別充入CO2氣體,然後倒入氫氧化鈉溶液和水,然後同時充分振蕩),然後我問了兩個問題:1。為什麽裝氫氧化鈉的礦泉水瓶比裝水的礦泉水瓶收縮得更厲害?2.氫氧化鈉會和二氧化碳反應嗎?由於實驗現象有趣,提出的問題很有思想,既讓學生理解了氫氧化鈉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的本質,又將它們與所學的物理知識聯系起來,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收到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二)小型家庭實驗的發展

根據教學內容,新教材設置了13家庭實驗。教學實踐表明,家庭實驗的引入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活動,對激發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起到了壹定的作用。第壹次,當我在入門課上給學生布置壹個家庭小實驗——觀察蠟燭顏色、結構、發光的現象,配合課本第5頁的練習3作為作業時,學生們覺得很新奇。但是第二次,同學們開始有興趣安排壹個小型的家庭實驗——用壹個玻璃杯、壹個飯碗、壹根小蠟燭測量空氣中的含氧量(實驗1-1的改進在第7頁有演示),大部分同學開始在家裏做這個實驗,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我去上課,問老師。在簡單的解釋和指導後,壹些學生回家重復了這個實驗。壹旦成功,他們的興奮就不用說了,學習化學的興趣也被激發出來。後來做演示實驗的時候,經常有學生問老師“我自己在家能做嗎?”配合課堂教學內容,除了安排學生完成新教材設計的65,438+03個家庭小實驗外,還增加了十幾個生活氣息濃厚、與所學化學知識密切相關的小實驗,同時學生可以在家裏查找資料,作為作業獨立完成。這些實驗是根據教學進度安排學生壹個接壹個完成的。要求每個學生準備壹個家庭小實驗記錄本,詳細記錄完成的實驗項目、日期、觀察到的現象、結論與所學知識的聯系,半學期檢查壹次。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老師提出的要求。20多個家庭小實驗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而且由於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促進了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比如我把教材第118頁的指甲生銹演示實驗中的(1)當做壹個家庭小實驗,提前壹周安排學生在家做。在關於鐵的性質的課上,給學生們看了實驗室準備的三個指甲生銹實驗(實驗6-118)的試管,並要求他們與自己的小家庭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學生們很自然地接受了“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鐵銹”這壹事實。然後讓學生思考:“指甲哪個部位的銹斑最明顯,為什麽?”啟發學生討論“妳認為鐵在什麽條件下最容易生銹?”在課本第119頁。探究,從而對鐵銹的成因和防止鐵銹的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實驗活動

組織化學興趣小組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好方法。興趣小組活動包括做有趣的化學實驗、制作實驗教具、組織參觀、進行社會調查等形式。在小組活動中,我盡力發揮學生的特長,鼓勵他們多做工作,多動腦,多實驗。我們學校每年都會舉辦科技節,學生們都帶著簡單的教具參展:凈化水的簡易裝置,實驗室制備O2和CO2的簡易裝置等。帶領學生參觀汙水處理廠;根據教學實踐,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例如,在學習3-1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時,讓學生調查了解“妳家附近的河清澈嗎?”在學習1-4燃燒和慢氧化時,安排學生課後觀察汽車加油站和倉庫的“禁止煙火”標誌,並到車站了解哪些物品嚴禁隨火車攜帶。還開設了“廚房中的化學”實驗題目,讓學生利用家庭廚房現有物品進行實驗和觀察,如觀察鐵鍋、菜刀表面未清洗幹凈留下的銹斑;長期使用的熱水瓶內膽和水壺中沈積的水垢;比較鹽和糖的溶解度;將雞蛋放入裝有醋的茶杯中,觀察蛋殼表面的氣泡,並限制使用廚房用品,以區分精鹽和堿性面條(NaHCO3)。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息息相關,壹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關愛自然、關愛社會的感情。

二、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註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這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實驗習慣應包括:正確使用儀器,規範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如實完成實驗報告,遵守實驗室規則,註意節約藥物和實驗安全。在教學中,我註重展示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規範操作,對學生遵守實驗室規則提出嚴格要求,對如何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給予具體指導。比如學生在做“實驗八:酸的性質”的分組實驗時,不僅可以看到實驗過程中指甲表面的銹斑被鹽酸溶解,指甲表面變亮,還可以看到過量的鹽酸和鐵會繼續反應,指甲表面出現氣泡。因此,在填寫實驗報告時,我要求學生如實填寫實驗中觀察到的所有現象,並對現象進行相應的解釋,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每次實驗結束,我都要留出3-5分鐘時間讓學生打掃實驗儀器,整理藥品,保持桌面整潔,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初中生科學學習方法的訓練和培養需要教師的指導。當學生開始學習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時,我不僅在課堂上示範標準的實驗操作供學生模仿,還以“公式”的形式向學生介紹操作要點,如將粉狀藥物裝入試管時的“壹斜二送三豎”;大宗藥品要“壹橫兩橫三縱”;服用藥水的要點是“把瓶塞倒過來,兩個口並攏,慢慢倒,蓋好放回去”;使用膠頭滴管時,要“捏頭抓氣”。放開試劑,在空氣中滴入液體,不要在噴嘴處碰到墻壁”;酒精燈的使用要註意“兩檢兩不兩禁”。

在學習氣體實驗室制備方法時,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從學習氧氣實驗室制備方法開始,我們就對學生提出了四個學習要求:1。掌握制氣的實驗原理;2.了解實驗儀器和裝置;3.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4.掌握氣體的檢驗方法,在學習氫氣的實驗室方法時鞏固。在5-4的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備教學中,學生應重點閱讀教材,回憶和比較O2和H2的實驗室制備方法,總結“學習氣體的實驗室制備的思路和方法”,以指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備的討論,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了解掌握知識的方法並加以應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不僅知道自己學了什麽,還能問為什麽,進而解決做什麽和怎麽做的問題。當然,由於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點,學習方法的指導要緊密結合實際實驗教學,循序漸進,不可能壹蹴而就。“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能夠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壹些簡單的現象或解決壹些簡單的化學問題”。這是新的義務教育教學大綱提出的初中化學教學目標之壹。

就實驗教學而言,主要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和對實驗問題的思維分析能力。加強課堂演示實驗,實施學生分組實驗,開展家庭小實驗,都是培養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的重要途徑。

通過不斷改進和加強實驗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我註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現象出發,營造民主、開放、靈活的教學氛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他們在課前主動和我壹起預習實驗,收集數據,課堂上也積極參與實踐,分析現象,講解數據。師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克服獨立思考的局限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加強。在實驗教學中,我既是組織者,又是合作者,還是推動者。我幫助學生思考和探索物質世界的真諦,使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不再是簡單接受現成知識結論的過程,而是學生科學探究、學習科學方法、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從而實現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 上一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2分 材料壹:銀川平原年降水量僅200毫米左右,蒸發量卻達1600毫米,因黃河流經,湖泊眾多
  • 下一篇:南非葉危害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