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近她總是感覺頭疼得厲害,眼睛模糊,到醫院檢查後把醫生都嚇出壹身冷汗。她的血壓高達241/131毫米汞柱。要知道她身邊壹般人血壓150,160並不少見,但也能達到200。
經過醫生的詢問,她承認自己並沒有嚴格按照要求服用降壓藥,只是在想起來的時候偶爾服用。她上次吃藥已經三個多星期了。
問她為什麽不吃藥,她是這樣回答的:“吃了降壓藥就停不下來了,要吃壹輩子。”其實這裏面有壹個很大的誤區。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誤解。今天給大家講解壹波。
這裏有壹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可以把高血壓的波動比作與敵人搏鬥。當敵人還沒有到達我們的警戒線時,我們可以通過喊話、警告等壹系列方式達到震懾敵人的目的。壹旦對方決心和我們戰鬥到底,他們突破了我們的警戒線,我們就得開槍武裝自己。
同理,面對高血壓要不要吃藥的問題,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首先要學會區分高血壓和高血壓。雖然從字面上看,兩種病有壹字之差,但兩者差距很大。
什麽是高血壓?當妳連續三次測得的血壓超過140mmHg/90mmHg,那麽,向妳“祝賀”,妳已經成為高血壓人群中的壹員了。
然而,高血壓只是高血壓人群的壹個子集。直接點就是高血壓包括高血壓。是指在高血壓的基礎上,如果長期控制不好血壓,血壓保持高於140mmHg/90mmHg,患者的血管就會受到損害,同時腎功能、心臟等重要器官也會受到損害,導致小血管內膜增厚、平滑肌增生、管腔變窄等不可逆的變化,最終形成高血壓。
可見兩種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區分兩者的轉折點就像我們邊防的警戒線。壹旦我們穿過它,我們必須開槍。如果我們能在拐點之前,也就是可逆階段控制好自己的血壓,比如遵醫囑服用降壓藥,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那麽血壓下降後就可以停止服用降壓藥。
可見,抓住治療時機非常重要。所以在檢測到高血壓的時候,壹定要想辦法及時控制,比如遵醫囑服用降壓藥。
如何服用降壓藥才能更順利的降低血壓?這裏面有技巧。比如選擇服用降壓藥的時機就很重要。所以,大家都要掌握。目前市場上的降壓藥種類繁多,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類。不同類別、不同起效時間、不同服用時間如下:
-短效抗高血壓藥物
比較常見的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維拉帕米等。比如硝苯地平可以維持5小時左右,卡托普利維持6小時左右。所以每天要服用三次,早上6-7點1次,中午1次,下午02-13點1次,晚上7點左右1次,才能保證全天血壓平穩。
-中度抗高血壓藥物
比較常見的藥物有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爾等。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這些降壓藥的藥效會比第壹類稍微長壹點,大概是10-12小時,所以每1天服用兩次,早晚各1次。
-長效抗高血壓藥物
氨氯地平、貝那普利、沙坦是常用的降壓藥,藥效持續時間最長,達到24小時以上,所以1天服用1次就夠了,最佳服用時間是早上6-7點,因為可以很好的控制壹天的血壓。
可見不同降壓藥的藥效持續時間是不壹樣的。建議您根據具體服用的藥物選擇最合適的服藥時間,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壓。
但很多患者因為患病時間長,可能會使用更多的降壓藥。這時候他們就面臨著藥物混用的問題,即同種藥物不同品種的降壓藥能否混用。
壹般情況下,不建議這麽拿。只有個別特殊情況下才會考慮,但這些人只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才能這麽做。因為,即使妳增加同類藥物的劑量,療效也不會增加多少,只增加60-70%,反而很可能因為劑量過大而增加壹些不良反應。
退壹步講,降壓藥中有很多復方制劑,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聯合用藥的選擇。因此,沒有必要使用兩種以上的同類降壓藥。
為了更好地控制血壓,建議患者在壹起服藥時遵循以下原則:
1,最佳組合
同時使用兩種以上降壓藥確實可以提高降壓效果。臨床常用的方案有: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p-受體阻滯劑+二氯吡啶類鈣拮抗劑。如果同時使用三種或三種以上的藥物,最好選擇壹種利尿劑,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療效。
2、抵消不良反應
如果要使用兩種以上的降壓藥,不僅要考慮提高療效,還要註意抵消不良反應。比如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合用,可以抵消前者引起的心跳變慢和後者引起的心跳加快的現象。
3.同類藥物不相容。
最好不要壹種藥壹起用,因為藥效只增加壹點點,不良反應反而會增加。比如不建議硝苯地平控釋片、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壹起使用。
4.功效相同的藥物是不相容的。
雖然在化學結構上存在差異,但有些降壓藥具有相似的藥理作用,如β-受體阻滯劑和維拉帕米,它們都抑制心臟的傳導,引起心跳緩慢。因此,不建議組合使用。
只有正確服用降壓藥,才能有效控制血壓。因此,為了避免誤解,建議您在用藥前咨詢專業醫生,並按照他們的指導用藥。不要增減藥物,盲目混用,會帶來壹些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