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很多人都希望養壹個小動物能夠排解自身生活中的寂寞,養殖鸚鵡是目前許多人的壹個選擇,然而具體的養殖過程中會遇到諸多的問題。就此,我專門寫了壹篇文章解惑答疑,希望可以帶來幫助。
養鸚鵡合法嗎?
絕對大部分鸚鵡(不管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繁殖的,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是國家保護動物,不可以購買(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及飼養。但有三種在保護名錄以外,不屬於保護動物的是可以購買及飼養的,也不需要去林業部門辦手續,分別是虎皮鸚鵡、桃臉牡丹鸚鵡、雞尾鸚鵡。
有時間養鸚鵡嗎?
看個人想養到什麽程程度。簡單粗放型的,隔著籠子觀賞就滿足的,每天加食物換下水,隔幾天清理下籠子,每天僅需10分鐘左右時間。精細訓練型的,這種要花點時間和鸚鵡培養感情,訓練完成壹些動作,每天可能需要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所以花多少時間是主人自己決定的。養寵物自有樂趣,但也不要被寵物綁架,結合自己的時間。當然,想要鸚鵡與自己多互動的,可以關註下壹些鸚鵡的公眾號看看壹些分享的資料。
不想養了可以放飛嗎?
如果決定養了,就要對小家夥負責。虎皮鸚鵡的壽命在5-7年左右,不想養了可以送給朋友。不要放飛,因為虎皮鸚鵡在戶外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極有可能餓死。
養鸚鵡有什麽利弊?
好處和養其他寵物壹樣,觀賞娛樂互動,對小孩子成長也有好處。訓練好的鸚鵡,當妳叫它名字或者暗號的時候,它會飛到妳手上。剪了飛羽的鸚鵡可以站在手上或肩膀上帶出去溜,也是挺好玩的。壞處在於
(1)鸚鵡清晨的時候活躍起來會叫,有些噪音(解決方法是晚上把籠子遮住,這樣它就能晚點起來了)。
(2)鸚鵡不太會控制排便,需要時間清理。雖然網上也有教會鸚鵡定點排便的,但太費時間。好在鸚鵡排的便沒啥異味(孵蛋的母鳥除外),量也小,用衛生紙擦拭掉即可。
(3)鸚鵡會換羽毛,會有壹些小飛絨,比較敏感的主人需要定期用吸塵器吸壹吸,鸚鵡出來活動的地方墊點報紙或者及時用毛巾擦擦即可。
養鸚鵡需要購買些什麽?
籠子、食盒、飲水盒、食物等,配備壹些常用藥品(凱鴿系列)、電解質、媽咪愛;玩具,如鏤空的球,秋千等,鸚鵡壹般不需要鳥窩,買來沒用。這些東西幾百塊可以搞定。
鸚鵡養幾只好?
養壹只養2只都可以,如果時間有限,可以養2只讓鸚鵡自己作伴;如果想放養訓練,特別是學說話,建議養壹只,這樣它會認為主人是同伴,會更親些。
吃與喝:出生壹個月內的虎皮鸚鵡用溫水泡小米,5-8分鐘後將水倒出,註意小米不要太燙,否則容易燙傷嗉囊。量控制在體重的10%左右,壹般手抓壹小把就夠,餵食量寧可少吃多餐,不宜過飽特別是小鳥還不會自己控制。壹般會吃的小鳥壹天餵食3-4次(幼鳥註意觀察其嗉囊,如果前胸飽脹上壹頓還沒消化,要等消化排空後再餵,否則容易嗉囊發炎),之後可早中晚三次,長大後亦可放足壹天的量自己取食。
幼鳥食物以泡小米為主,可以適當加少許蛋黃。之後可以給小米、粟子、碎玉米、蔬菜葉子、墨魚骨(強烈建議配備)、水果、少許蛋黃、幹面條甚至是米飯(願意米飯的鸚鵡可能更強壯),可在菜市場或者淘寶購買。禁止餵給菠菜、牛油果、洋蔥、巧克力、人吃的加鹽的均不可以餵。
在食盒或者小碗裏放上水,保證鳥籠裏有可喝的水,幼鳥可以用勺子餵壹點溫水(特別是晚餐後睡前),促進消化防止積食;大多數鳥出意外,是因為主人外出或疏忽忘記給水給食。水至少壹天壹換。
具體的餵養方法可以咨詢賣家或者上壹手的朋友。
睡覺:
鳥壹般天黑睡覺,所以外面天黑了可用制片蓋住籠子,否則會壹直興奮影響休息,叫起來也影響主人看電視。白天人起床可以把遮蓋的紙片拿開。夜間鸚鵡把頭插入翅膀裏睡覺,是正常現象,除非壹直精神不振。
馴養:
這只小鳥是未出窩前取出的,再由人餵養,因此不會太怕人。小鳥膽子比較小,不要突然用手抓,容易破壞信任。平常餵食時,可以將小米等食物放在手裏,呼喚小鳥名字,久了就知道是在叫它,也不會怕人的手。吃完可以撫摸其前胸、面頰,可增進與主人的感情。在會飛之前,可以拿出來互動。會飛之後,建議可以考慮剪掉部分飛羽,(網上有視頻)。
註意小鳥的叫聲,如鳥在呼喚主人,可呼喚其名回應,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鳥與主人之間特有的聯系方式。以後主人呼喚鸚鵡,鸚鵡也會回應。
註意防止踩踏,註意家裏的電扇,會飛後註意門窗是否緊閉,如果壹時驚奇飛出,可能不認識回來的路。
如果鳥已經會飛,又不會飛手(能飛到手上),千萬不要在大空間放出來,否則抓回籠子會讓妳心疲力竭。盡量先教會飛手,不行就剪羽(家裏面養的建議剪掉),實在不行就在小空間(如衛生間)放出來,這樣抓回去容易些。當然有些大神是放養的,鸚鵡玩累了自己會回籠子。
衛生:
鳥會有壹些絨毛掉出來,如果呼吸道特別敏感,要勤清潔。鳥放出來玩,可先墊壹層報紙或毛巾,鳥的糞便比較小,訓練定點排便很麻煩,所以用紙巾擦掉就好。裝糞便的托盤3天左右清洗壹次,籠子壹周或半個月左右清洗壹次。鸚鵡長大了會自己洗澡的,用壹個盒子(如餐館用來裝外賣的塑料盒,打包盒)裝著水,水裏先放壹些蔬菜、草,讓鸚鵡不再害怕,當它發現有水後,就會自己洗澡了。
疾病:
虎皮鸚鵡家裏養,沒有接觸外面的鳥類,壹般不會有什麽疾病,相比人傳染給鳥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出現精神不振、吃東西少的癥狀,先不要著急給藥,註意保溫,適當給點電解質。
孕婦可以養嗎?沒有接觸外界的鸚鵡不會有什麽問題,比養貓安全多了(貓的糞便有弓形蟲),當然孕婦最好不要親自去清理籠子,主要是臟,交給老公去做好了。
繁殖:
虎皮鸚鵡到了6個月左右性成熟,如果是配對養的,可能會交配。交配後,母虎皮會尋找下蛋的地方,這時可以在網上買壹個繁殖箱。如果嫌繁殖麻煩,可以將公虎皮與母虎皮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