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huā wán
2 《銀海精微》卷上:金花丸 2.1 處方黃連 黃柏各120克 黃芩 人參各90克 桔梗105克 半夏60克 梔子仁60克
2.2 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治胬肉攀睛。
2.4 金花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茶下。
2.5 摘錄《銀海精微》卷上
3 《保命集》卷中:金花丸 3.1 處方半夏(湯洗)1兩,檳榔2錢,雄黃1錢半。
3.2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小兒另丸。
3.3 功能主治治風安脾。主肝盛於脾,脾胃虛弱,嘔吐不下食,脈弦者。
3.4 金花丸的用法用量每服從少至多,漸次服之,生姜湯送下。以吐止為度。
3.5 摘錄《保命集》卷中
4 《壽世保元》卷六:金花丸 4.1 處方黃連2兩,枯芩2兩,黃柏2兩,梔子1兩,大黃2兩(酒蒸9次),桔梗2兩,白粉葛2兩。
4.2 制法上為細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酒皶鼻紅赤。
4.4 金花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白溫水送下。
4.5 金花丸的臨床應用酒皶鼻:壹人酒皶鼻紅赤,余用此方,晚服六味地黃丸全料加當歸二兩,苦參四兩,空心服。不兩月而愈。
4.6 摘錄《壽世保元》卷六
5 《博濟》卷壹:金花丸 5.1 金花丸的別名新添三黃丸
5.2 處方黃芩1兩,黃連(宣州者)1兩,川大黃1兩。
5.3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5.4 功能主治流濕潤燥。主急熱勞,煩躁,羸,面目痿黃,頭痛目澀,多困少力。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
5.5 金花丸的用法用量新添三黃丸(《宣明論》卷九)。
5.6 摘錄《博濟》卷壹
6 《回春》卷五 6.1 方名金花丸
6.2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大黃(酒煨)、桔梗各等分。
6.3 主治上焦壹切火癥,鼻紅。
6.4 金花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臨臥時白湯送下。
6.5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7 《片玉痘疹》卷十三 7.1 方名金花丸
7.2 金花丸的別名金華丸
7.3 組成梔子、黃芩、黃連、龍膽草、郁金、雄黃。
7.4 主治麻疹身間壯熱,余毒留連。
7.5 金花丸的用法用量燈心、地骨皮湯送服。
7.6 制備方法上為丸。
7.7 附註金華丸(《麻科活人》)。
8 《準繩·類方》卷八 8.1 方名金花丸
8.2 金花丸的別名梔子金花丸、金華丸
8.3 組成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大黃(便秘加之)各等分。
8.4 功效潤腸瀉熱。
8.5 主治口瘡。
8.6 金花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湯送下。
8.7 制備方法上為末,水為丸。
8.8 附註梔子金花丸(《醫方集解》)、金華丸(《麻科活人》卷二)。
古籍中的金花丸 《張氏醫通》:[卷十六祖方]伊芳尹三黃湯(倉公名火齊湯。金匱名瀉心湯)內外俱盛。三黃湯去大黃加黃柏、山梔。等分煎服。金花丸治積熱不解。黃連解毒湯為末。蜜丸服之。大金花丸...
《溫熱經緯》:[卷五]方論,名梔子金花湯(即黃連解毒湯)。為末,蜜丸,名金花丸。金花湯為末蜜丸,名三補丸。三黃丸加黃柏等分,...
《醫方集解》:[瀉火之劑第十四]黃連解毒湯,名三黃石膏湯(別見表裏門。)本方水丸,名三黃金花丸;治中外諸熱,寢汗切牙,夢語驚悸,吐衄淋秘,勞...
《仁術便覽》:[卷壹火門]黃連解毒湯柏梔子(各等分)上水煎服。去梔子加大黃,名大黃金花丸。加大黃、梔子,名梔子金花丸。丹溪雲∶人壯氣實...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四熱門]諸病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