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輸液外滲的原因如此之多,護士應該如何避免?

輸液外滲的原因如此之多,護士應該如何避免?

靜脈輸液外滲是指靜脈輸液時藥物滲漏到靜脈外的軟組織中。常見的臨床表現有局部紅腫、灼熱、刺痛等。嚴重者可出現靜脈炎、靜脈血栓甚至局部組織壞死。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重要的給藥方式,很多患者因為輸液外滲而需要重新輸液,這不僅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也給患者帶來了痛苦。造成液體外滲的因素有哪些?

護士因素

穿刺部位選擇不當導致藥物外滲,或重復穿刺同壹靜脈。重復穿刺同壹靜脈會導致內皮損傷、硬化和血管脆性增加,從而增加藥物外滲的發生率。

患者因素

年齡範圍很廣,從新生兒到老年人。新生兒可見血管少,哭鬧不合作,穿刺困難,難以固定。老年人的行為控制能力下降,會使針頭脫位,而且感知能力差。

陪護因素

患者陪護不周,對藥物外滲的後果不了解,重視不夠。

藥物因素

藥物的腐蝕性與靜脈輸液外滲的發生密切相關。正常血液pH值為7.35-7.45,滲透壓為280-310mOsm/L,輸入強酸性(pH值≤4.1)、強堿性(pH值≥9)或高滲性(滲透壓≥600mOsm/L)藥物可影響上皮細胞對水分的吸收,幹擾內皮內膜的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增加血管通透性。

疾病因素

癌癥患者在反復化療的情況下導致靜脈條件差,增加了靜脈穿刺的難度。血管硬化等外周血管疾病容易造成外滲。糖尿病患者受糖、脂肪代謝異常的影響,導致患者血管逐漸硬化,容易造成靜脈輸液外滲。

護士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護士作為留置針的操作者,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範。穿刺點應從遠端開始,左右肢交替進行;輸入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宜選擇彈性好、粗直的血管,必要時可選擇中心靜脈導管給藥。提高護士的專業素質,了解局部解剖情況選擇合適的血管,重新安裝套管針時不要選擇同壹血管的相似部位,避免多次重復穿刺同壹靜脈。此外,如果活動強度大,應盡量選擇前臂血管。根據患者的年齡、輸入藥物的種類、輸入量及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輸入方法。

特殊患者,如老人、兒童,需重點關註,加強巡視。對於行為能力較好的患者,如廁頻繁,需請家屬協助護理。不要隨意調整滴速,避免大型活動。

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的健康教育,告知家屬靜脈輸液的註意事項,提高重視程度,教會外滲藥物的觀察方法,並要求其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輸入強酸性、強堿性或高滲透壓藥物時應盡量稀釋,緩慢滴註;連續輸入刺激性藥物,如多巴胺、間羥胺等,應建立兩條靜脈通道,每2-3h交替壹次;輸入刺激性藥物應確定針頭在血管內後再輸入藥物;非刺激性藥物與刺激性藥物交替輸入,以減少藥物本身對血管的刺激。無刺激性藥物應與刺激性藥物交替輸入,以減少藥物本身對血管的刺激。應在征得患者同意後保留中心靜脈,以避免外周輸液造成外滲。

  • 上一篇:黃曲黴毒素檢驗檢疫方法
  • 下一篇:翻譯 Silverstein - My Heroine 歌詞,絕對人性化翻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