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疫情剛剛爆發初期,中美就開始先後進入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看大家的時間節點分布呈現出了妳追我趕互不相讓的激烈局面(其實就是看誰先制造出疫苗誰就能掙到大錢?),三月份的時候莫德納與NIH合作開始進入了疫苗壹期臨床觀測,而在四月份,中國研究院和康熙諾聯合生產的疫苗當仁不讓成為第壹個進入疫苗第二期臨床實驗的候選苗,接著來到五月份,美國的AZD1222則壹躍進入了三期實驗的重要節點。
除了中美兩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在疫苗研發方面起步就比較晚了(相當於已經輸在了起跑線?)日本,韓國,朝鮮,印度等國研發日期多在六月份開始,由於疫苗的研發必須要經過三個階段,缺壹不可,尤其是第三階段的人體臨床實驗。安全性是通過第壹期和第二期來檢驗的,有效性則是通過第三階段來觀測。所以,很多疫苗無法上市的原因,就在於市場重重疊疊的保障性與復雜性攔截了他們上市的腳步,因為壹旦流入市場,就意味著要進行大批量的生產,所以必須用很高的標準來把控。
目前,世界各國所研究的疫苗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其中,技術最為成熟也最傳統的方式便是滅活病毒疫苗。在四種疫苗當中,從未有過上市經歷的便是技藝較新的核酸疫苗。疫苗的基本原理都是通過各種渠道來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提醒免疫系統新冠病毒的入侵,以期在新冠病毒剛剛進入人體的時候便被斬殺。
很多國家都和疫苗研制機構簽訂了合約,由國家來分擔疫苗研制的風險,但是與此同時,假如這家疫苗研制機構研制出了新型疫苗,那麽該國政府有優先購買疫苗的權利。這對大眾來說,其實也是喜聞樂見的事情。畢竟疫苗研制出的種類越多,就意味著可解決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多。
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疫苗工作又是壹個長期復雜的研制過程,希望新冠疫苗早日上市,為人們防治新冠提供壹道有力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