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的功效
西洋參是壹種滋補效果非常好的中藥材,大約在300多年前,西洋參被運到中國,被中醫認定為涼性滋補藥,隨後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西洋參被用於臨床治療陰虛內熱證,西洋參逐漸成為名貴的滋補藥。
目前,我國東北地區也有栽培西洋參,主要鑒別方法是參體短小,表面土黃色,有至密的橫向環紋、皮孔,斷面上有形成層。進口西洋參醚乙醇正丁醇浸出物:浸出物重量的70%不得少於28%;總皂苷不得少於6%~9%。
市場上還有西洋參制劑、西洋參茶、西洋參片、西洋參膠囊等。在國家藥監局網站上搜索,通過審批的國產西洋參保健品有1000多個,有人就有疑問了,這西洋參,是從國外進口的洋藥,到底是中藥還是西藥?
說到西洋參,就不得不說人參,西洋參和人參有著很深的淵源。西洋參原產於加拿大和美國,17世紀初,壹位在中國的英國傳教士對人參特別感興趣,帶了壹些人參回國,並發表了壹篇關於中國人參藥用價值的論文。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菲特神父看到這篇論文後,雇了很多人在當地的森林裏尋找類似人參的植物,在加拿大南部發現了人參,又稱花旗參。後來,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加拿大東南部和美國東部都發現了這種植物,被稱為花旗參(美國以前被稱為花旗國)。
從那時起,西洋參開始登上歷史舞臺。17世紀90年代,康熙皇帝下令禁止采伐長白山森林,導致人參供應緊張,西洋參隨之傳入中國。此後,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中醫師們對西洋參進行了辨證研究,明確了西洋參的功效:"西洋參苦甘涼,味厚氣薄,補肺降火,生津除煩,適用於體虛有火者"。由此,西洋參開始在中醫藥中發揮其獨特的藥用作用。
直到今天,西洋參在中國的應用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並作為常用中藥材被收入2015年版《藥典》。
西洋參是壹種補而不燥、男女皆宜的高級保健品。西洋參的食用方法有煮、燉、蒸、切片、含服等。其中,西洋參的品質和營養價值較其他品種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