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電 日本德島縣知事飯泉嘉門14日召開記者會說,日前在該縣回收的中國產冷凍餃子外包裝上檢測到的微量敵敵畏已基本可以確定是來自日本銷售方店內使用的殺蟲劑。 據日本媒體報道,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日本千葉縣等地有民眾吃了中國生產的冷凍水餃後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晨報曾予報道)。隨後,日本 銷售商從全國各地召回了中國河北天洋食品廠生產的餃子。德島縣檢測人員最初在該縣“德島生活協同組合(生協)”下屬的壹家商店回收的中國餃子包裝外表面檢測出微量敵敵畏,隨後在店內日本產冷凍食品及貨架上均檢測出了微量敵敵畏,德島縣的“問題餃子”顯然是受到了店內殺蟲劑的汙染。 據報道,這家商店所使用的殺蟲劑已被厚生省在2004年禁止用於存放食品的場所。德島縣現已要求德島生協及為該店驅蟲的公司進行整改。 日本發生水餃中毒事件後,中日雙方隨即開展了壹系列調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日前表示,根據目前中日雙方已有的調查結果,可以認為在日本發生的水餃中毒事件不是因為農藥殘留而引起的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是壹起個案。目前,專門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日方曾報道稱 中國工人蓄意作案 此前,日本***同社曾發布消息說:河北省石家莊市有關人士透露,該市公安局“毒餃子事件”專案組認為該事件可能是不滿廠方待遇的人蓄意作案。 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13日表示,據質檢總局向河北警方核實,自1月30日起公安部門介入調查至今,在生產環節沒有發現異常,日方“毒餃子事件是不滿廠方待遇的人蓄意作案”報道系猜測性報道。 中方調查組赴日 帶回水餃檢測正常 魏傳忠13日透露,由質檢總局和商務部組成的中國政府赴日調查組於2月3日到達日本,在赴日工作組的強烈要求下,日方提供了回收的10袋水餃樣品,工作組於2月6日下午回京後,立即委托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采用中日***同確認的檢測方法和檢測儀器,對工作組從日本帶回的水餃樣品進行檢測。2月10日,所有檢測結果顯示,均未檢出甲胺磷和敵敵畏。 “餃子事件” 連累中國食品 盡管發生在中國農歷春節前的“餃子事件”已經沸沸揚揚了十幾天,但日本媒體對這宗非典型個案的無限放大所引發的負面效應並沒有立即緩解的跡象。 壹項調查顯示,短時間內不考慮購買中國食品的日本人高達75.9%,而此前購買中國食品的消費者比例曾達到57.9%。 日本社會對中國食品不斷滋生的懷疑情緒引起了有識之士的擔憂。日本的華文媒體呼籲日本媒體和企業控制過激的報道和反應。
上一篇:達州小商品批發市場在哪?下一篇:壹滴血幾滴尿能查出癌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