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咳嗽區分寒、風、熱。
中醫認為,咳嗽壹般與肺、脾、腎有關,咳嗽的原因可能是外感或內傷。當機體不能適應外界氣候變化時,就會出現外感咳嗽,可分為風寒咳嗽和風熱咳嗽。
風寒咳嗽主要表現為頭痛、鼻塞、流涕、初咳、喉癢、痰稀白、舌紅、舌苔薄白。治療宜辛溫散寒,止咳化痰。您可以服用中成藥,如消渴川、吉傑寧嗽丸、半夏露、通宣理肺丸。以下是感冒、傷風、咳嗽的食療方法。
1,可樂煮姜
生姜1片,可樂適量,煮沸後服用。生姜配可樂有壹定的散寒、止咳、提神的作用,壹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治療感冒、止咳。用可樂煮生姜除了對感冒有積極作用外,還有助於暖胃止痛,促進腸胃蠕動,也有助於加快身體的血液循環。
2、蘿蔔蔥花湯
1根蘿蔔,6根蔥,15g姜。先把蘿蔔放在三碗水裏煮,然後放入蔥姜煮壹碗湯。帶渣服壹次。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畏寒,疲倦,酸痛。
3.烤橙子
直接用小火烤橘子,不斷翻動,直到橘子皮變黑,橘子裏冒出熱氣。讓它冷卻壹會兒,剝掉橘子皮,讓病人吃溫熱的橘子瓣。大橙子可以吃幾次,小貢柑可以吃壹次,壹天2 ~ 3次。這種方法對於化痰止咳確實有壹定的效果。與藥物療法相比,味道更好,更有營養價值。不過最好是和橘子皮壹起吃,因為它的功效主要集中在橘子皮裏。而且橙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患者抵抗力的提高,所以感冒咳嗽的人不妨試試。
4.紫蘇茶
準備紫蘇葉16克,紅糖適量。將幹紫蘇葉揉成粗粉,用開水沖泡,加糖,常飲,不喝茶。紫蘇葉味辛,性溫,入脾肺經,有散寒行氣之功,適用於感冒初期。
5、蔥白粥
大米50克,姜5片,蔥5片,米醋5毫升,加適量水煮成粥,趁熱食用。具有散寒退熱的功效,對治療風寒感冒能起到壹定的作用。
6.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搗碎,放入碗中,加水半碗,加冰糖壹顆,蓋碗入鍋蒸。大火燒開後,用小火蒸15分鐘。給孩子餵大蒜水,大蒜不用也能吃。壹般壹天2-3次,壹次半碗。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對治療感冒咳嗽、腎虛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推薦16種感冒、風寒、咳嗽的食療方法。
7、核桃生姜飲料
準備核桃仁5克,蔥25克,姜25克,紅茶15克。將上述藥物搗碎,放入裝有紅茶的砂鍋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暖衣蓋好,臥床至汗出。可用於治療發熱、惡寒、頭痛等。
8.蒸花椒冰糖梨
梨1個,洗凈,橫著切開挖空中間的核,放入花椒20個,冰糖2個,然後把梨放在碗裏,上鍋蒸半個小時左右。壹個梨可以吃兩次。蒸花椒冰糖梨治療感冒咳嗽效果非常明顯。
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多為感冒咳嗽。感冒咳嗽壹旦形成,比風熱感冒更麻煩。所以感冒咳嗽要特別註意。接下來有壹個對感冒咳嗽有很好效果的治療方子。
9、紅糖生姜大棗湯
紅糖30g,鮮姜15g,紅棗30g。用三碗水煎到壹半,突然服用。吃了之後稍微出點汗就好了。祛風散寒;治療感冒和咳嗽。
10,豆豉紫蘇粥
用紫蘇葉10g,粳米50g,生姜3片,大棗3枚;首先,用粳米煮粥。粥煮好後,加入紫蘇葉、生姜、大棗,趁熱服用。蔥、姜、紫蘇、豆豉粥有發汗解表的功效,所以這個偏方主要對風寒感冒患者有效,對輕度感冒和初感冒效果最好。
11,芥末姜湯
鮮芥菜80g,鮮姜10g,鹽少許。芥菜洗凈,切成小塊,姜切片,加四碗水炒至兩碗,加鹽調味。每天服用兩次,連續服用3天。宣肺止咳,祛風散寒。治療風寒咳嗽,伴有頭痛、鼻塞、四肢酸痛。
12,香菜湯
香菜30g,麥芽糖30g,大米100g。先將大米洗凈,湯裏加清水,取三勺米湯,加入蘿蔔和麥芽糖攪拌,然後蒸10分鐘,趁熱服壹次,註意避免風寒;發汗解表,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
13,姜末香油炒雞蛋
炒鍋裏放壹茶匙香油,燒熱油,放入姜末,在油裏泡壹會兒,然後加入1雞蛋,攪拌均勻。當孩子因感冒、體虛咳嗽時,讓他們每晚睡前趁熱吃壹次,堅持幾天,妳會收到明顯的效果。
14,白蘿蔔蜂蜜飲料
1大白蘿蔔,蜂蜜30g,白胡椒5g,麻黃2g。將蘿蔔洗凈,切片,放入碗中,倒入蜂蜜、白胡椒、麻黃等。,蒸半小時趁熱服用,躺在床上見汗就恢復;發汗散寒,止咳化痰,治療風寒咳嗽。
15,姜蘿蔔飲料
取新鮮幹凈的白蘿蔔500克,生姜30克,蜂蜜30克。將蘿蔔和生姜去皮,切碎,放入榨汁機中榨汁,然後加入蜂蜜飲用。生姜蘿蔔飲特別適合冬季因風寒感冒引起的咽幹、咳嗽、聲音嘶啞等問題。如果患者感冒咳嗽,可以試試,老師、主持人、業務員等說話比較多的人也可以試試。
推薦16種感冒、風寒、咳嗽的食療方法。
16,玉米須橘子皮
玉米須和橘皮是合適的。* * *水煎,每日兩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