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醫書中沒有“皮膚結節”的記載。《靈樞》中提到的“上脘病下歷”壹詞。感冒發燒本來就是壹個病名。但從“小者為陰囊,大者為上疾下歷,似連珠”的描述來看,似乎是此病的原始記載。“癆”在《千金方耀》中作為病名出現,在《鏡月全書》中作為癥狀出現。《手術成功》中描述道:“結核生於周皮外。若在核內,則堅而不痛。”另外,還有人稱之為“痰核”。癲癇、肺結核、痰核等。包括病名和癥狀兩層含義,從後壹層含義來看,可以歸入這種疾病的範疇。為了方便討論,命名為“皮膚結節”。
皮膚腫瘤、疤痕、疣等。,雖然和這個病差不多。但其病因與此病有很大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不在本節討論範圍內。
[識別]
常見綜合征
痰火凝結結節:初起壹個或數個大豆粒結節,膚色壹致,硬觸,動而不痛,寒熱相間,逐日增多,微感疼痛,相互粘連,推之,似珠,歷時無數年;日積月累,皮膚變得暗紅,質地逐漸變軟,潰爛後產生稀膿,口長時間不閉。起初癥狀不明顯,但時間長了,下午潮熱,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皮膚濕潤,舌紅或絳紅,苔少,脈沈細。
痰濕蘊結型:結節起初散在,芝麻粒大小,後逐漸增大,如黃豆大小,圓形或半圓形,密簇或散在孤立,淺褐色,質地堅硬,表面粗糙,瘙癢劇烈,或腹瀉,大便溏薄,納差,舌質淡,舌胖有齒痕,脈滑或沈。
氣滯血瘀型結節:結節呈圓形或卵圓形,蠶豆或櫻桃大,初為鮮紅色,逐漸變為暗紅或紫紅色,略高於皮膚,自覺有痛感,壹觸即痛。壹般不潰爛、不破裂,可伴有局部腫脹、發熱、咽痛、關節痛、舌紅、脈少澀或舌苔重。
寒濕阻絡型:結節起初不紅腫,後逐漸擴大為紅色,多分布於四肢,數量逐漸增多。時間長了,就爆發出淡黃色的膿液,結節之間有條索狀硬結。壹般沒有全身癥狀。同時,手腳不溫,膚色無光澤,舌淡,苔白膩,脈緊或滑。
疫氣浸泡的結節:新結節為淺紅色、黃色或正常膚色,舊結節為暗紅色或紅褐色。晚期面部布滿大小不壹的結節,凹凸不平,常伴有冷、熱、痛、癢、感覺減退或部分消失,舌紅、苔少、脈數。
判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