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中西醫專業執照的眼科醫師林明宇指出,臺灣省有近200萬幹眼癥患者,多為20至29歲及50歲以上的女性。常見的癥狀有:眼睛幹澀、發紅、發癢、異物感、灼痛、眼皮沈重、乏力、嗜睡、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流淚,有時出現暫時性視物模糊;嚴重時眼睛會角質化,出現絲狀角膜炎,引起角結膜病變,影響視力。
改善幹眼癥的生活環境
其實幹眼癥是眼睛的壹種習慣性疾病。如果我們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就能減少眼睛幹澀和發癢的問題。如果我們想停止患眼疾,我們應該從改善眼睛的生活環境開始。比如減少3C電子產品的使用,註意室內濕度,做好眼部護理,避免用眼過度。
雖然西醫治療幹眼癥的方法很多,包括使用人工淚液、佩戴親水性隱形眼鏡、進行淚道栓塞和使用自體血清滴眼液等。,它往往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可以用西醫治療為主,中醫為輔。
中醫治療幹眼癥,先調肝火。
中西醫結合專家林明宇強調,中醫認為幹眼癥與內分泌有關。由於各種原因,淚液分泌不足,或者因為排泄過快,導致角膜幹燥。也可能是眼睛已經嚴重發炎,造成後遺癥。另外,長期佩戴隱形眼鏡也是幹眼癥的原因之壹,親水性隱形眼鏡要不要更換。
中醫眼科的幹眼癥狀討論已久,如《察姚信?《白痛》中提到,眼睛不腫不紅,神清氣爽時,稱為“白澀”。病因大致可分為:陰虛勞乏、濕熱蘊結或風熱侵襲等。,而“調肝火”是基本的治療方向。
1中的中藥4調理助養肝補腎明目。
此外,中醫常用的4合6,5438+0療法,包括服用適合個人體質的中藥,針灸放松眼周肌肉,增加循環,以養肝益腎明目湯作為日常茶飲,配合按摩緩解整個頭部的緊張,對改善幹眼癥有幫助。
平日可* * *“救竹”、“凈明”等眼周穴位,每個穴位旋轉*** 20次,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此外,用枸杞菊花茶緩解眼部熱量,補充眼部水分,達到護眼的效果。
1.促主穴
位置:眉骨邊緣凹陷。
具有明目祛風的功效。
2.景明穴
位置:眼內,內眼角旁的凹陷處(眼睛的頭部)。
通絡明目的作用。
護眼茶:枸杞菊花茶
材料:枸杞10g,菊花5朵,250c熱水。
做法:枸杞、菊花洗凈,放入茶杯中,倒入熱水,蓋上蓋子燉約10分鐘。
功效:此茶具有滋補肝腎、清熱化濕、命名的作用。但由於枸杞性溫燥,熱性體質的人應避免飲用(可用桑葉代替)。
建議: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魚和橄欖油,以及富含維生素、葉黃素和蝦青素的蔬菜和水果。
中醫認為,通過物理調理、針灸、中國茶、按摩四種方法,讓幹眼癥恢復正常並不難。枸杞菊花茶(如圖)具有滋補肝腎、清熱、命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