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壹個女人的懷孕、分娩和康復都是她壹生中非常關鍵和重要的時刻。尤其是分娩後,身體會變得虛弱,因為失血,還要註意剛出生的寶寶。第壹次生育的女性更加沒有經驗,會帶來壹定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此時,他們需要給予營養補充和適當的調養。這個時期在中國被稱為“坐月子”。
坐月子是現代現象嗎?其實“坐月子”的歷史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過去也叫“坐月子”或“坐月子”。由於身體虛弱,需要通過這種方法來恢復產婦的活力。那麽從西醫的角度來說,沒有“坐月子”的說法,但是有“產褥期”的體驗。從西醫的角度來看,從懷孕到分娩是壹個生理變化的過程。如果需要產婦恢復原狀,需要六個星期,所以也有壹套經驗和研究。包括營養攝入、保健和心理健康。從這個角度來說,西醫也非常重視產後的身體護理和補充。中國有2000多年的歷史,對孕婦的恢復,孕婦的康復,嬰兒的護理都有壹定的作用。
所以女性產後坐月子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調理身體,還可以預防月子病。我們民間有個說法,坐月子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如果她坐得好,她的健康會比以前更好。如果她坐不好,將來會百病纏身。那麽我們需要如何通過飲食來調整體質,補益氣血,預防月子的疾病呢?
先聽聽產科醫生的意見:大量產婦會出血,身體虛弱。此時的產婦體質表現為虛損血瘀,體質虛弱,氣血失調,需要補之。註意進補:“壹排二調三補”。
什麽是“壹排二調三補”?
“壹排”就是清理產婦的惡露。所謂惡露,就是產後瘀血,需要及時排除,才能得到補充。生化湯用於排出惡露。生化湯是清代名醫傅青的壹個方子。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效果很好。不能調理,直到排出。有的醫院會在孕婦產後給,具體看個人需求。
二是調理,由於產婦惡露期,體質虛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如風寒、積食、腰酸、乳房阻塞,這些都是“月子病”。所以要提高孕婦的體質,所以要用調理的方法來預防疾病。比如歷史上有名的玉屏風粉,市面上也有。另外,調理的時候,腸胃功能不好,也可以用醫生的處方進行腸胃調理。避免使用民間偏方,以免出現意外情況。
第三,就是補。產婦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腰背痛,腰酸背痛,孕期姿勢和內臟的變化導致產婦骨骼的變化。因此,有效的處方調整可以預防腰酸背痛的發生。有些產婦因為血虛而出現便秘,需要調養,有效緩解便秘,可以通過補血來緩解便秘。有些肝腎不足,或者精神抑郁也需要調理。補也要看產婦和身體的恢復情況,不能盲目補,以防適得其反。
當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坐月子的飲食習俗,所以我們也有很多常見的食療。比如姜醋煮豬腳,南方流行,北方尤其是北京以清淡為主,而河南的媽媽們則奉行“大補、特補”的進補方法。這些都是當地的習俗,目的是改善產婦營養或者補充消費。這似乎是對的。其實不要過量服用補品,會引起產婦消化不良。因為滋補品多為油膩,不適合產婦產後立即食用。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第壹周打開乳房。因為嬰兒在第壹周需要母乳餵養,所以母乳餵養是第壹階段的目標。例如通草、王不留行燉瘦肉飲用。第二周,杜仲。在豬蹄、豬手和豬腰處進行水煮,以增加產婦的恢復效果,避免腰痛和背痛的現象。第三周可以適當用雞湯,增加產婦營養,增加乳汁。我希望每個家庭都應該關心孕婦,照顧好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