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龍膽瀉肝湯:龍膽草6克,黃芩9克,枝子9克,澤瀉9克,木通0克,生地3克,柴胡6克,甘草6克。主治:1:肝膽實火證: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脹等。2.肝膽濕熱證:陰中,瘙癢,多汗,小便混濁,或婦女黃臭等。左金丸:黃連9克,吳茱萸2克,清肝瀉火,減少不良反應,止嘔。主治肝火胃火:脅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食療:貝母10克,搗碎成粉,梨2個,去皮切塊,用適量冰糖和清水燉。喝梨水去肝火,癥狀是頭痛。為防止肝火上升或清肝瀉火,中醫常用夏枯草、桑葉、菊花或金銀花、茵陳等進行治療,效果良好。方法如下:1,夏枯草12g,桑葉10g,菊花10g。將夏枯草和桑葉用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然後煮半小時,最後加入菊花3分鐘,然後改為喝茶。可以用冰糖或蜂蜜調味。2.金銀花15g,茵陳15g。金銀花、茵陳用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再煮半小時,然後改為喝茶。可以用紅糖或切片糖或蜂蜜調味。
另外,防止肝火上升,還可以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枸杞先煮30分鐘,加入菊花後再煮3分鐘,可以當茶喝。適用於頭暈腦脹、眼睛幹澀、經常用腦的人群。此外,中醫還認為,養肝可以多吃豬肝或雞肝,尤其是經常視物模糊、用能量過大的人。食療方面,胡蘿蔔、荸薺(荸薺)、竹蔗、雪梨可以水煮。此味微寒,脾胃虛弱者不能常喝,但正適合熱盛者。
豬膽汁綠豆粉豬膽汁120g,綠豆粉80g,拌勻,晾幹研成粉末,每次6g,每日兩次。菊花粥秋季初霜前,將菊花采摘,去蒂,曬幹或蒸熟,或陰幹,然後磨碎備用。先將100ml粳米加水,照常煮粥。粥做好後,加入10-15g菊花粉,煮壹到兩次。芹菜粥新鮮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入砂鍋中,加水煮粥照常服用,每日早晚溫服。應該是現煮現吃,不用很久。蕓豆茶根30克,紅茶3克,水煎。
上一篇:男主角在哪裏殺的人物?下一篇:民族醫藥的奇葩——畬族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