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瓜餡餃子
黃瓜是夏天常吃的瓜菜之壹。如果妳吃膩了炒黃瓜或者涼拌,不妨嘗試壹種新鮮的方式:黃瓜餡的餃子。不僅清涼解暑,還能防暑降溫,降低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做餡的時候要把黃瓜搓成細絲,然後稍微切壹下,把水擠出來。不要把擠出的水倒掉,留在盆裏備用。用適量的鹽在油鍋裏炒兩個雞蛋,邊炒邊搗碎。越碎越好,油炸後冷卻。喜歡吃餡料豐富的也可以放壹點豆腐。然後將冷雞蛋、豆腐、黃瓜絲加入雞精、蔥姜末,攪拌均勻備用。將黃瓜水放入面團中,不僅會使面團變得更結實,而且味道更好。
2、馬齒莧餡餃子
馬齒莧又名長壽菜,能消炎、清涼解毒、預防痢疾,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等疾病。把馬齒莧切碎,包在餃子裏。用它做的餃子味道獨特,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將新鮮馬齒莧洗凈,然後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撈出清水,清洗十分鐘後切碎。將馬齒莧和其他餃子餡混合均勻,就可以包餃子了。
3.蘑菇餡餃子
蘑菇是“四大美味”之壹,有“植物皇後”的美譽,對氣血不足、經常疲勞的人有調理作用。《本草綱目》記載:“蘑菇能益腸胃,化痰理氣”。
準備壹棵白菜、適量香菇、適量十三香、適量鹽、兩勺醬油、適量熟食用油、壹勺雞精。白菜切碎;香菇洗凈切碎;加入適量熟食用油;加入十三香粉;加入適量的鹽;加壹點雞精。滴少量醬油攪拌均勻,白菜蘑菇餡就做好了。
4.西瓜皮餃子餡
瓜皮和餡料最大的區別就是吃起來脆脆的,還有淡淡的清香和清爽的氣息。味道清涼,真的很適合這個悶熱的三伏天。
具體做法如下:將西瓜去皮,去皮,切成細絲,用鹽腌30分鐘,然後擠出水分,拌入蔥、姜、鹽、味精、香油等調料,最後加入蝦仁(不要太多),餃子餡就做好了。餃子酥脆爽口,甜鹹適中。西瓜皮不是切絲,而是剁碎。在之前的做法中,粗略的加鹽,拌入肉餡(和正常的餃子餡沒什麽區別),使得餃子特別爽口。
5、白菜餡餃子
做餃子餡當然少不了大白菜。大白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能促進胃腸蠕動,還能降低血糖。大白菜是壹種低糖蔬菜,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因為它不會引起血糖的劇烈變化。
將豬肉洗凈,剁成糊狀。蔥、姜洗凈,分別切碎。大白菜洗凈切碎,用油拌勻。將肉末、蔥花和姜末倒入卷心菜中,打入雞蛋,順時針勻速攪拌。打至餡料成膠狀,加入料酒、鹽、香油,拌勻包餃子。
6、黃瓜蝦
黃瓜脆嫩多汁,清香可口,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多吃黃瓜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促進腸道蠕動,提高新陳代謝。有了新鮮優秀的大蝦,那麽多好吃豐富的食材,妳嘴裏就會有“料”了。
7.蘑菇肉餡餃子
主要餡料是蘑菇和精制豬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贏得了喜來福新老客戶的極大認可。主要原料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間被稱為“山珍”。味道鮮美,香氣清爽,含有高蛋白、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癌癥,具有很強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蹲著的時候為什麽要吃餃子?
早期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東西,而餃子是中國人傳統習俗中刺激食欲的食物。以前麥收不到壹個月的時候,家家都有飯吃,就利用這段時間來享受美食,有“好吃的不如餃子”的說法,餃子自然成了首選。交子形似元寶,“福”與“福”諧音,所以交子中的“初福”又叫“元寶福”。在炎熱的夏天,人們往往胃口不好,吃不下任何東西,而餃子是滿足食欲的傳統習俗。因此,人們在早期吃餃子,希望安全度過夏天。更重要的是,第壹天晚上吃餃子,喝熱乎乎的原湯,可以驅散盛夏的“毒火”,彌補悶熱天氣的體力消耗。
北方有“餃子躺在頭上,煎餅卷雞蛋在腳上”的說法。餃子也是壹種面食。三伏天為什麽要吃面食?這是因為夏天氣溫很高,出汗很多,所以會流失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與大米相比,白面中的蛋白質更高,B族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比精制白米高壹倍左右,所以吃面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和吸收。現在大部分人營養過剩,應該適當改變飲食方式,滿足現在人的營養需求。比如頭上吃餃子,可以在面團裏放點豆粉,可以提高餃子皮的蛋白質含量。因為面粉缺乏賴氨酸,大豆粉正好富含賴氨酸,所以妳可以把10%的大豆粉和90%的面粉混合,就可以接近理想的水平了。餃子作為壹種帶餡的面食,最大的優點就是營養豐富:既是主食,也是副食;既有葷菜,也有素菜,可以提供多種營養。面粉做的皮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大白菜、茴香、韭菜等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豬肉或牛羊肉可以補充優質蛋白質。餡料最好加壹些香菇,海帶,黑木耳,蔥,姜。因為真菌是抗癌食物,蔥和姜有殺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