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多走路對血管有好處嗎?醫生建議:50歲以後,還是堅持這兩件事比較好,還是運動。

多走路對血管有好處嗎?醫生建議:50歲以後,還是堅持這兩件事比較好,還是運動。

隨著人體的衰老,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體質下降。現在各種慢性病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根據最新的中國心腦血管疾病報告,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居首位。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研究證實,80%的心腦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現在散步在中老年人中很流行。有朋友說“每天多走2000步,相當於步行20分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會降低8%”。那麽真的是這樣嗎?心腦血管疾病是由什麽引起的?醫生對這種病有什麽建議?讓我們互相了解壹下。

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主要有七個: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衰老、吸煙飲酒、遺傳。其中,俗稱“三高”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1.高血壓。高血壓也叫血壓升高。我們心臟的舒張和收縮會產生壓力,壓力會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如果舒張和收縮的壓力過大,會導致血液流動過快,撞擊血管壁,引起血壓升高,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除了遺傳因素外,還與環境因素有關,如鈉鹽、鉀鹽、蛋白質、煙酒攝入過多等。此外,精神因素也不容小覷。長期的緊張、焦慮、憤怒甚至興奮也會引起高血壓。其他因素,如超重、藥物因素或運動量減少。

2.高血脂。我們血液中的巨噬細胞會處理我們血液中的異物,使其作為垃圾排出體外。當血液中脂質含量過高,巨噬細胞壓力過高時,巨噬細胞就會死亡,死亡的巨噬細胞的殘余物會殘留在血管壁上,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或使血管通道變窄,導致心血管疾病。

高脂血癥除了遺傳因素外,還與飲食結構有關,如長期食用垃圾食品、高脂肪、高熱量或油膩食物。同時,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導致高脂血癥的常見原因,如熬夜、久坐、吸煙、飲酒等。

3.高血糖。高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超標。這個時候血液中的血小板會粘附聚集,容易堵塞血管。如果心臟血管堵塞,容易導致心肌梗死。如果血管堵塞,就容易導致腦血栓。

高血糖在不均衡飲食中很常見。過量攝入含糖食物或澱粉類食物在體內轉化為糖,膳食纖維和蔬菜攝入不足是高血糖的常見原因。含糖量高的食物有:含糖零食、含糖飲料、奶油蛋糕、巧克力、含糖量高的水果等。澱粉類食物包括:面粉、紅薯、土豆等。

眾所周知,運動是任何疾病的良藥,它不僅能使身體充滿活力,還能使大腦充滿活力。研究發現,運動可以降低48%至57%的心血管疾病風險。2021年,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預防、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謝會議上的壹項研究證實,任何形式的“散步”都對健康有益。近年來,散步已經成為中老年朋友非常流行的養生方式。

1.散步鍛煉五臟。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容易出現氣血不足,五臟不足的情況。多走路可以保持全身大小血管的穩定收縮和舒張,增強內臟器官的彈性功能,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堅持散步還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增加食欲,促進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可謂是藏在腳底下的健康密碼。

2.散步有助於睡眠。

俗話說,好的睡眠造就好的心臟。散步可以放松緊張的神經,緩解身心疲勞,有助於睡眠。良好充足的睡眠有助於穩定血糖、血壓等指標的正常水平,對保護心血管健康很有幫助。

研究表明,與10:00至10:59入睡相比,11: 00至11: 59夜間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高出25%,而晚上10:00之前入睡的人高出24%。

相關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導致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進而導致心跳加快、呼吸頻率加快,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據統計,45歲以上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壹生患心臟病的幾率比每晚睡眠0 ~8小時的人高200%。

3.散步改善精神狀態。

走路只需要壹點力氣,就可以緩解緊張的精神壓力,消除疲勞,改善神經衰弱。這是因為走路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可以有效提高神經的興奮性,抑制抑郁情緒的產生。走完步,妳會發現整個人都很開心,神清氣爽。

1.走路要保暖。

人體受到低溫刺激後,交感神經會興奮,影響全身毛細血管的收縮和痙攣,增加血流阻力,導致血壓升高,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因此,中老年朋友最好不要在溫差大、風大、寒冷的早晚散步,以免受到寒冷的刺激。

如果壹定要外出,最好選擇在早上10到下午3點這段日照相對充足、氣溫較高的時間段。做好保暖工作,運動時可以保護頭部、腰部和腹部,避免表皮刺激帶來的疼痛。

2.飯後立即散步是不可取的。

我們不建議飯後馬上運動,因為飯後胃裏的食物還沒有慢慢排空,身體的血液會集中在胃裏和胃周圍,胃還處於工作狀態。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朋友飯後散步會出現胃部不適、腹瀉、惡心等癥狀的原因。特別是冠心病患者,可能會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死。還有貧血、低血壓的患者。飯後立即走路可能會導致頭暈。

建議中老年朋友如果只吃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在飯後20分鐘散步。如果吃太多食物,胃消化的時間會延長,行走時間也會相應延遲。壹般控制在30分鐘左右是比較好的選擇。

3.走路時的速度和度。

走路的速度和量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定,沒有統壹的標準。散步屬於輕度運動,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應選擇慢走,每分鐘80步左右。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適合步行,時速5~6公裏,每分鐘120步左右。

簡單來說,人不壹樣,運動的強度也不壹樣。中老年人保健的壹個原則就是不要過度。根據自己的年齡和體質適度運動。比如看妳運動後的狀態。妳是精力旺盛還是情緒低落?心率過快還是平穩?食欲是增加了還是沒了?四肢靈活還是腰膝酸痛?這就是度。

4.行走步數。

我們身邊有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非常好的習慣,堅持飯後散步。隨著微信運動的興起,很多朋友也在暗中比拼步數。研究發現,每天壹次走6000步比每天走幾萬步更有益健康。

走路雖然好,但是不要走太多步。壹些老年朋友在早上、午飯後和晚飯後出去散步。他們每天步行高達數萬步,不僅不能健身,還會使膝蓋和腳踝疲勞,五臟更累。所以壹定要保持科學運動,不是說走的步數越多越好。

5.走路姿勢。

最基本的是,背部挺直,擡頭挺胸,腹部微微收緊,肩膀放松,手臂自然擺動。走路時,腳跟先著地,然後越過腳尖。如果可能的話,盡量走直線。

6.行走環境。

經常會看到壹些中老年朋友選擇在道路兩旁的人行道上散步,尤其是在飯後。這種環境很不好。如果路中間車多,車速快,不僅尾氣對呼吸道有害,晚上視線也不好,極不安全。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選擇公園內平坦的道路或者林蔭小道。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更容易讓人心情愉悅。如果公園比較遠或者天氣有限,可以在小區甚至家裏走兩步。

生活來源於飲食。

俗話說,病從口入。很多中老年疾病都是因為長期飲食不當造成的。如果妳想要心血管健康,妳應該遠離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反式脂肪酸進入人體後很難被消化吸收,所以會滯留在血液中,使膽固醇升高,從而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

反式脂肪酸主要來源於不當的烹飪習慣和壹些加工食品。因為植物油在高溫下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所以不宜在過高的溫度下烹飪食物,尤其是在外面反復油炸的油炸、油炸類食物。盡量不吃或少吃。購買加工食品時,建議不要選擇含有可可脂替代品、起酥油、人造黃油和非乳成分的食品。

為了健康,我們應該調整飲食,多吃健康的食物,少吃或不吃不健康的食物。簡單來說,盡量吃壹些當地的、時令的新鮮食品,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健康的飲食不僅可以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是壹種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從中受益。

2.註意冥想。

過多的負面情緒會導致五臟六腑的失衡,我們從生活中可以體會到,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的頭會感到眩暈和疼痛。想多了,四肢無力。突然受到驚嚇,我會大小便失禁。

情緒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罪魁禍首。不僅是負面情緒,情緒不穩定或過度興奮會使血液向大腦和面部集中,心臟供血減少,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和心率升高,進而誘發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事實上,真正的健康不僅需要健康的身體,還需要心理健康。意思是保持好心情,心平氣和,知足常樂,盡量少壹些怨恨、煩惱等負面情緒,不要過於激動。有句話說得好:只有管理好情緒,才能管理好人生。中老年朋友如果能保持積極的社會行為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就會使整個身心健康。

健康無小事,預防不嫌早。其實任何疾病都應該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把錢花在疾病預防上比花在醫院好。

多散步對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有積極作用。身體、情感和精神是健康和長壽的組成部分。合理的飲食、堅持鍛煉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對中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這也是促進其長壽的重要途徑。

  • 上一篇:嘴巴脫皮是什麽原因?嘴巴經常脫皮是什麽原因?
  • 下一篇:有人說光葉楮全身都是寶,可為什麽很多農民都討厭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