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初咳,聲重氣短,喉癢,痰稀而白,多伴有頭痛、鼻塞、關節酸痛、惡寒無汗;舌苔薄白,脈浮或緊。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劑:三拗湯加止嗽散。
常用藥:麻黃、杏仁、甘草、紫菀、百部、荊芥、桔梗、陳皮、白前。
(2)風熱犯肺證
癥狀:新發病咳嗽,咳嗽聲大,咳嗽聲嘶啞,痰稠或黃色,咳痰不舒服,咳嗽時出汗,常伴有發熱、頭痛口渴、鼻黃、咽幹、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或滑。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化痰。
代表方劑:桑菊飲加減。
常用藥物:桑葉、菊花、薄荷、杏仁、桔梗、甘草、連翹、蘆根、黃芩、石膏、知母。
(3)燥熱傷肺證
癥狀:新發病咳嗽,聲嘶咳嗽,幹咳無痰或少粘痰,或粘連成絲,或咳嗽導致胸痛;大多伴有口鼻幹燥、惡風發熱、頭痛等癥狀;舌尖紅,苔薄黃幹,脈浮或小數。
治法:祛風潤燥,清肺止咳。
代表方劑:桑杏湯加減。
常用藥物:桑葉、豆豉、杏仁、貝母、沙參、梨皮、瓜蔞、麥冬、蘆根、桔梗、石膏、知母。
(4)涼燥傷肺證。
癥狀:咳嗽、少痰或無痰、咽幹鼻燥、頭痛、發熱、無汗;苔薄白枯,脈緊。
治療:輕宣涼燥,潤肺止咳。
代表方劑:蘇星散。
常用藥物:紫蘇、杏仁、前胡、款冬花、百部、荊芥、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