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寒熱交雜,就是我們所說的寒熱錯雜證,也是中老年朋友脾胃問題中最常見的壹種證型。
現代人的脾胃疾病多與寒熱證有關。那麽,如何判斷自己是冷是熱呢?
食物被脾胃消化吸收,營養成分上去了。中醫稱這個過程為升;渣滓往下走,通過腸道排出體外。這個過程稱為濁度降低。
因為脾胃是人體的重點部位,是人體的升降樞紐。因此,當脾胃升降異常時,中焦以上的部位往往會出現熱的癥狀,而中焦以下的部位往往會出現冷的癥狀。
感冒癥狀:腹痛、腹脹、腹瀉、腸鳴音、怕冷。
發燒癥狀:口臭、口苦、反酸、喜歡冷飲、燒心。
如果妳同時出現寒熱癥狀,可能是中焦寒熱混合的問題。
半夏瀉心湯是方書鼻祖《傷寒論》中最典型的方劑,能調和脾胃,升清降濁,寒熱兼治。
半夏瀉心湯
半夏、幹姜、黃芩、黃連、大棗、人參和甘草。
功效:幹姜、黃連起到苦中帶苦的作用。半夏也是辛味藥,可減少不良反應和止嘔,輔助幹姜。黃芩也是苦的,增強了降苦效果。人參、甘草、大棗能補脾胃。
適用癥狀:胃脘脹滿、反酸、咽喉不適、嘔吐、腹瀉、停滯、腸鳴,都是脾胃升降失常、寒熱錯雜、脾澀的癥狀。這個時候可以用半夏瀉心方進行治療。
01桂枝
桂枝味辛,微甘,性溫,能驅除胃腸道和血管中的寒氣。
桂枝甘草幹姜湯
桂枝6-9克,幹姜6-9克,炙甘草3-6克。
用法:加水200-250毫升,小火煮15分鐘。去除殘渣後,可以喝壹兩次。
禁忌,但是胃火、肺火的人不適合喝。
02幹姜
幹姜是藥食同源的珍品。在生姜最老的地方曬幹,溫熱時效果最強。
專家用它配大棗做成壹種健脾和胃的美味飲品——降棗飲,特別適合脾胃虛寒的人飲用。
姜棗飲
姜3片,烤棗3片。
用法開水每日飲用。
健脾、溫中、和胃、止嘔功效。
陰虛火旺、中焦濕熱者忌用。
03花椒樹皮
如果上冷下熱,就是腿腳涼了。有壹個特別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用花椒皮暖腳。
花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具有溫經通絡、消炎散寒、止痛的作用。
平時看電視的時候,踩這些辣椒皮(幹的)不僅按摩腳底穴位,還能溫陽散寒。
提醒,花椒果皮可以重復使用,妥善保管,不用時用塑料袋包裝,不要讓花椒果皮的氣味散了。可以用半年左右。
脾胃異常的人除了日常調理外,平時要少吃辛辣、生冷、油膩的食物,註意脾胃的溫暖,調戲讓自己感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