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有哪些藥方可以用來治療新生兒臍炎?

有哪些藥方可以用來治療新生兒臍炎?

新生兒臍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肚臍引起的局部炎癥。臍為水濕所侵,臍內濕者謂之臍濕,邪毒所染,紅腫熱痛或溢膿者謂之臍瘡。

方毅荊芥液

來源“中醫貼臍法”

荊芥30克。

功能清熱利濕,收澀收斂。

適應癥為新生兒臍炎,屬於濕臟臍型。臍帶脫落後,臍窩仍濕浸,傷口紅腫,全身狀況良好。

荊芥荊芥具有祛風止癢、治瘡的作用,可治療風疹瘙癢、瘡初等。

藥理荊芥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炭疽桿菌和乙型鏈球菌有壹定的抑制作用

用法:將藥物加水500毫升,煎200毫升,去渣取液,趁熱用消毒紗布沖洗患處。壹天兩次。

方格馬齒莧粉

來源“中醫貼臍法”

馬齒莧20克。

功能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適應癥:新生兒臍炎,屬熱毒侵襲型,表現為臍部紅腫疼痛,甚至糜爛,膿溢,惡寒實熱,喜哭易怒,口渴,唇紅舌燥,舌紅苔黃膩,指紋紫。

方傑馬齒莧能清熱解毒,祛風祛邪。

藥理馬齒莧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douangensis小孢子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用法:將藥燒後研成粉末,敷於肚臍。每天1次。

方三黃達粉

來源:河北中西醫結合雜誌

合成若幹大黃。

功能:解毒消腫,活血化瘀。

新生兒臍炎的適應癥。

防己生大黃粉具有解毒消腫、活血化瘀的作用。

藥理學其主要成分為蒽醌衍生物,具有抗菌、抗炎、收斂、止血等作用。可廣泛用於內外傷、出血、腫痛,對滲出、肉芽組織增生有較好的療效。

用法:用50%酒精洗凈肚臍後,敷大黃粉0.3 ~ 1g,每日1次,5天為壹療程。

房四紫草油

來源: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由紫草150g和芝麻油1000mg組成。

功能:涼血、活血、清熱解毒、透疹。

新生兒臍炎的適應癥。

處方紫草又名紫草,味苦寒,入肝、心包經,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透疹的作用。

藥理學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新疆紫草含有乙酰紫草素、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其口服或局部給藥具有抗炎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各種皮膚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拮抗急性滲出期的血管通透性、滲出和水腫以及炎癥增生期的炎癥,在動物腎上腺切除後仍具有抗炎活性。紫草提取物或其色素制成的軟膏外用,能促進肉芽增生,明顯加快傷口愈合。臨床上局部應用紫草油可以達到消腫、止痛、幹燥、收斂、傷口愈合快、縮短抗生素使用療程的效果。

方法將紫草浸泡在70℃芝麻油中65438±0小時,然後在室溫下浸泡24小時。將紫草取出,去渣,過濾,用無菌紗布浸泡,高溫蒸汽滅菌,避光密封保存備用。用無菌棉簽蘸3%過氧化氫溶液擦拭臍部,由內向外循環消毒,去除膿性分泌物,然後用紫草油均勻塗抹於該部位,最後用紫草油紗布塗抹於臍部,每日兩次。

吳芳枯礬粉

來源:中國優生優育雜誌。

配制壹些明礬。

具有祛濕止癢、斂瘡消腫的作用。

新生兒臍炎的適應癥。

方傑Ku明礬,又名Ku明礬,由明礬煆燒而成,其性質具有收斂、驅寒、祛濕、殺蟲、止血、消炎、解毒、收斂、防腐、止痛等作用。

藥理外用低濃度明礬有消炎、收斂、防腐作用,對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均有抑制作用。通過臨床應用,發現枯礬粉對控制臍部感染和促進新生兒愈合有顯著效果。

用法:將明礬搗碎,放入鐵鍋(或鐵鍋)中,蓋緊封口,放在炭火上,用文火加熱,形成潔凈的白松塊,即為枯礬。研成細粉,過篩,然後裝入不透明的瓶中備用。

處方六

來源《中醫兒科實用手冊》

由大黃和龍血組成。

功能排毒活血。

預防新生兒臍炎的適應癥。

大黃方劑具有攻積導滯、瀉火涼血、活血化瘀、利膽退黃之的作用;龍血竭有祛瘀止痛、斂瘡生肌的功效。

藥理大黃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臍炎雙球菌、綠膿桿菌及大部分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龍血竭對黃色毛癬菌、徐嵐蠶豆等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它們還具有良好的收斂和止血作用。因此,兩藥合用抗菌譜廣,強度大,效果突出。

用法:先將大黃烘幹,粉碎過篩成粉,再將血竭粉碎過篩成粉,然後按10: 1(大黃10份,血竭1份)的比例混合均勻,再送入高壓滅菌。新生兒臍帶脫落後,取適量黃色粉末塗於臍部創面,再用無菌紗布覆蓋。第二天給新生兒洗澡時,先觀察臍部。如果沒幹,洗完澡再塗粉,壹般只要1 ~ 2次。

處方七

來源“兒童常見病的簡單治療”

包括五倍子50克、生龍骨25克、冰片0.2克。

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斂瘡的功能。

適應癥:新生兒臍炎,熱毒內侵綜合征。

方傑五倍子燥濕生瘡;龍骨收斂和收斂;冰片可以清熱止痛。

藥理五倍子中的沒食子酸能沈澱蛋白質。與皮膚、粘膜的潰瘍面接觸後,其組織的蛋白質凝固,形成壹層膜,呈收斂狀。龍骨中所含的鈣離子能促進血液凝固,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冰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主要成分具有耐缺氧作用。

用法* * *研成細粉。取適量用陳醋調成糊狀敷於肚臍,每日1次。

處方八

來源“兒童常見病的簡單治療”

構成海螵蛸10g。

祛濕斂瘡。

適用於新生兒臍部潮濕。

該方劑能解決海螵蛸鹹澀微溫的問題,善於收濕斂瘡。名醫別錄說它“斂瘡生膿多於燥”。

藥理海螵蛸具有抗消化性潰瘍、抗腫瘤、抗輻射和正骨作用。

用法:研成細粉,用香油調勻,塗於患處。

處方九

來源“兒童常見病的簡單治療”

構成伏龍肝10g。

功能溫暖幹爽。

新生兒臍炎的適應癥。

方潔夫龍肝功溫濕,李時珍運可治“小兒臍瘡”。外用可以起到祛濕斂瘡的作用。

藥理伏龍肝具有縮短凝血時間、抑制纖溶酶、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的作用。

用法:研磨成細粉,敷於肚臍。

處方10

來源“兒童常見病的簡單治療”

由魚腥草5克,野菊花5克組成。

清熱解毒的功能。

新生兒臍部潰瘍的適應癥。

方傑魚腥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野菊花清熱解毒。

魚腥草的藥理學。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有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流感桿菌、球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等。野菊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流感病毒、皰疹病毒和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3次。

處方十壹

來源《母子秘籍》

黃檗的組合物在最後施用。

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適應癥:小兒臍潰瘍。

清熱利濕,瀉火解毒黃柏方子說“治瘡痛不可忍”。

藥理黃柏主要含小檗堿,具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黃柏對真菌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用法:塗抹。

處方十二

來源“盛慧芳”

形成龍骨打磨。

祛濕斂瘡。

新生兒臍炎的適應癥。

方傑龍有生肌斂瘡的功效,可治療慢性潰瘍。

藥理龍骨可抗驚厥,降低骨骼肌的興奮性。

用法應用它。

  • 上一篇:門牙裂牙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麽?
  • 下一篇:肝臟鈣化是肝癌的早期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