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
如果患有風濕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濕免疫科進行系統的檢查和診斷。正規診療!中西醫結合正規治療需要隨訪,及時調整用藥和治療方案。復發後的治療應及時積極隨訪,並在正規醫院的風濕科醫生指導下用藥。
1什麽是風濕病?
風濕病是指影響骨骼、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和神經的壹組物種。以血管和結締組織的慢性炎癥為基礎,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壹大類疾病,逐漸累及多個器官和系統。由於風濕病多與免疫紊亂有關,故習慣上稱之為“風濕性免疫性疾病”。同壹疾病的臨床表現和預後在不同患者之間差異很大。
2什麽是免疫力?
壹般來說,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壹種防禦機制,類似於軍隊或者公安部門。當它們在身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發現壹個外星入侵者或外星人時,它們會對其進行攻擊,摧毀它,保護人體的安全。
當人體免疫系統失效時,會錯誤地把自身的壹些正常組織器官當成異己分子來攻擊,導致自身受損。因此,免疫紊亂是風濕性免疫性疾病的根本原因。
風濕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發熱:有高熱起病和長期低熱。
疼痛:關節和肌肉的腫脹和疼痛,四肢,頸肩,背部和腳跟等疼痛。
皮膚癥狀:皮疹、光敏感、口腔和外陰潰瘍、眼部癥狀、網狀紫紺、皮膚潰瘍等。
晨僵:指患者早晨醒來後關節的僵硬和緊繃感,活動後可有所改善。
雷諾氏現象:手指(腳趾)在寒冷或情緒激動時,會變白,然後變紫變紅,或伴有手指(腳趾)處的麻木和疼痛。嚴重者可出現皮膚潰爛。
肌肉無力:因此,當妳出現上述癥狀時,請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濕科就診。早期治療有助於盡快控制病情,預後良好。
風濕病包括哪些疾病?
風濕病可分為十類:(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彌漫性筋膜炎、血管炎、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硬皮病、幹燥綜合征、白塞氏病(口炎-生殖器潰瘍三聯征)、過敏性紫癜、復發性多軟骨炎、復發性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風濕性多肌痛、淋巴瘤樣肉芽腫、結節性紅斑等。
(2)與脊柱相關的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雷特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炎癥性腸病關節炎等。
(3)骨關節炎。
(4)感染引起的風濕性綜合征(感染性關節炎)。
(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或內分泌疾病:痛風、假性痛風、澱粉樣變等。(6)腫瘤:滑膜瘤、骨軟骨瘤等。
(7)神經系統疾病:神經退行性關節炎、腕管綜合征、雷諾綜合征等。
(8)骨和軟骨疾病:骨質疏松、骨軟化、增生性骨關節炎、骨壞死、骨質溶解或軟骨溶解、肋軟骨炎等。
(9)非關節風濕性疾病:纖維織炎、肌腱炎、筋膜炎、纖維肌痛綜合征等。(10)其他風濕病:結節病、結節性紅斑、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腦積水等。
5如何預防風濕病?1)初級預防:
(1)積極避開風寒濕邪的侵襲,防寒防雨防潮。註意關節保暖,不要穿濕衣服、鞋子、襪子等。註意勞逸結合,飲食適當,起居有規律。勞逸結合是身體保健的主要措施,是避免風濕性關節炎的重要保證。
(2).增強體質,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平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太極拳、廣播體操、散步等,對預防風濕性關節炎大有裨益。(3)保持正常的精神狀態也有助於風濕病的預防。根據臨床調查,我們都可以發現,有些患者是由精神刺激、過度悲傷和抑郁情緒誘發的。患此病後,情緒波動常加重病情。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壹定影響。所以在生活中要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積極預防這種疾病的侵襲。
(4)病原體感染產生免疫反應而致病或誘發疾病的發作,如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腸炎等感染性疾病,因此及時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感染是預防風濕病的重要手段。
(5)加強營養,生活規律,提高免疫力。
2)二級預防:風濕關節發病後,采取綜合幹預措施,限制病情發展,保護關節功能,預防和減少殘疾的發生,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早期治療大多是可治療的,甚至是可逆的。治療包括:
(1)藥物治療:風濕關節的藥物治療是個體化的,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功能狀態和預後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案,強調早期實用的慢性抗風濕藥物和中藥。
(2)運動療法。
(3)物理治療。
(4)作業療法:對於輕度手功能障礙者,進行日常生活和手工活動的練習,訓練手和手指的細致動作,改善其功能。
(5)中醫療法:督灸;基於辨證的中藥熏蒸拔罐:走鍋療法;針灸走罐;耳穴、中藥熱敷、中頻脈沖療法、紅外線療法、離子滲透、包療等。首選督灸、中藥熱敷、中頻脈沖療法、紅外線療法、離子導入、包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原則是什麽?
風濕病的主要治療原則:綜合治療。
綜合治療措施:指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西藥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主,結合中藥治療:壹提高西藥療效發揮協同作用,二降低西藥毒副作用,三降低西藥用量。* * *控制炎癥,緩解癥狀,控制疾病發展,防止不可逆的骨骼變化,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功能,減少關節畸形,避免殘疾,恢復正常生活。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四個原則:早期發現早期癥狀,及時檢查。聯合用藥——幾種藥物同時服用。標準——正規醫院,定期體檢,按時吃藥。長期——治療周期長的慢性病。
遵循以上四個原則,可以早期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預防關節畸形。
中醫治療風濕病有什麽優勢?
中醫治療風濕病最大的優勢是辨證施治,全身調理綜合治療;
(1).風濕病的診斷是壹個復雜而困難的過程。有些疾病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診斷出來。在確診之前,往往得不到西醫的幫助,中國的風濕科醫生可以通過辨證論治給予相應的治療,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風濕病患者長期大劑量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後會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使其病情在減藥過程中反復。中藥通過系統調理,可以明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減少西藥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西藥的毒副作用。
(3)對於壹些對西藥過敏,不能使用西藥的風濕病患者,中醫治療更為重要。
8風濕性關節炎日常生活如何保護?
日常保護:
(1)使用大而有力的關節:關節發炎時,會變得不穩定,更容易受傷。手指關節等小關節在發力時更容易變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盡量使用大而有力的關節,搬運重物時,盡量使用手臂和肘部,而不是手指;不要用手指支撐,要用手掌支撐。(2)、避免關節長時間保持壹個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適時坐下休息。坐下時要經常改變坐姿,改變雙腳的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者起身走動。避免手指長時間屈曲,如寫字、編織、打字、修理等,並不時停下來休息、伸伸手指。
(3)註意關節痛。如果在活動過程中感到關節疼痛,應立即停止活動,檢查活動方法是否不當。
(4)、註意作息平衡,並根據病情進行調整,如患關節炎,應增加休息時間。
9風濕關節炎怎麽鍛煉?
目的:通過適當合理的運動,預防關節僵硬攣縮,防止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恢復關節功能,振奮精神,增強體質,增加康復信心。
註意事項:
慢慢開始
運動關節疼痛劇烈,需要暫停。
經常改變姿勢來鍛煉。
堅持住,不要放棄
鍛煉方法:
晨練和散步不僅可以增強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體質,促進其康復,還可以增加適當的關節活動,從而減少關節僵硬和畸形,減少殘疾的形成。主要方法有:
1)快走,倒著走。這是壹種普通人也很容易掌握並堅持的有效健身方法。所謂快走,即每分鐘120步,由短到長。所謂倒走,就是倒著走,在平坦的道路或廣場上進行,每次100-200步,可以和快走交替進行。
2)太極拳、太極劍、五禽戲等中國傳統武術。
3)騎自行車、跳老年迪斯科、傳統舞蹈、健美操等。
下面是壹組簡單的手指練習:
動作壹:雙臂平放在桌子上,掌心向下。
第壹步:以腕關節為支點,手向上擡起,姿勢類似於和別人打招呼,盡量擺動。
第二步:以腕關節為支點,手逐漸放下,低於腕關節所在平面,前臂有向前拉的感覺。
第三步:放松6秒。
動作二:肘關節支撐在桌面上,手背朝向自己。
第壹步:以腕關節為支點,手向小指方向傾斜。
第二步:以腕關節為支點,向拇指方向倒手,像是在搖手。
行動3:
第壹步:用食指觸碰拇指。
第二步:用中指觸碰拇指。
第三步:用中指接觸拇指。
第四步:用小指觸碰拇指。
行動4:
第壹步:彎曲手指,握成拳頭形狀。
第二步:放開五指,盡量伸直。
10風濕治療的誤區是什麽?
誤區壹: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很多患者甚至醫生認為關節痛加上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這是壹個誤區。由於類風濕因子本身是人體產生的抗變性免疫球蛋白G的自身抗體,因最早發現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清中而被稱為類風濕因子。5% ~ 10%正常人血清也可呈類風濕因子陽性,但效價較低,只有效價在1∶64以上才能確診。同樣,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上總有少數患者類風濕因子陰性。
誤區二:抗風濕治療就是消炎止痛。
很多患者,包括基層醫生,也認為抗風濕就是用消炎止痛的藥物。用點消炎止痛的藥,關節就好了。事實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鍵是防止關節損傷和畸形。目前治療類風濕病的藥物除了鎮痛抗炎藥外,還有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
誤區三:自助式“純中藥秘方,祖傳秘方”
尤其要提醒患者警惕這些所謂的“純中藥秘方、祖傳秘方”等。,而且用藥壹定要規律。不要服用無藥品批號、禁忌癥、生產廠家地址等的藥品。,但要用中藥準商品名的藥物,以免誤服激素。長期服用含有大量激素的中成藥導致股骨頸壞死的案例在國內屢見不鮮。壹般用於免疫抑制藥物無效的急性期或小劑量使用。壹旦出現骨質疏松、高血壓等副作用,就要在醫生指導下減量或停藥。免疫抑制藥物起效後,逐漸減少激素用量或停用激素,即“過河拆橋”療法。我不敢相信有些中藥酒,甚至中藥,有毒副作用,甚至會導致嚴重的中毒反應,危及生命。中醫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獨特的優勢和不足,應在醫囑指導下進行中醫藥治療。
誤區四:關節痛就不想動,不想動就臥床。
類風濕患者要堅持適當的運動,可以保持體質,恢復關節功能。否則身體會逐漸衰弱,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廢用,關節僵硬變形,成為終身殘疾。病人在關節腫脹的急性期需要休息。急性期過後,可以在床上或理療中做髖、膝、踝的屈伸運動。逐漸增加穿衣、吃飯、洗澡等生活能力的鍛煉,防止關節變形。值得提倡的是,在溫水中運動不僅可以緩解關節疼痛,促進肌肉放松,還可以提高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和耐力。
誤區五:癥狀緩解後,自行停藥。
風濕病是壹種慢性病。目前還沒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大部分患者在規範、系統、有序的治療下可以達到臨床緩解,讓患者過上正常的生活。所以類風濕患者壹定要堅持用藥,不能忘了痛。這樣的後果就是病情會越來越嚴重。
誤區六:服藥後不監測藥物副作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尤其是有長期病史的患者,在長期用藥的過程中,認為自己對疾病的認識比專科醫生更好。他們不重視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認為自己的癥狀很好,不需要做那些檢查,浪費錢。事實上,那是極其錯誤的。任何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都是片面的,先從自身疾病開始認識疾病,缺少疾病相關的。因此,在規範藥物應用的同時,應監測藥物的毒副作用。
11風濕病如何調整飲食?
飲食是相當壹部分患者關心的問題,所謂的飲食禁忌也有很多說法,都是相對的。
下面是飲食的原則:
營養豐富:不要刻意避免吃某些食物,但要營養均衡。
選擇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吃低脂和脫脂牛奶。
多吃蔬菜和水果。
不要吃鹹的食物:壹起服用激素會導致水和鈉瀦留。
適量喝水。
不同疾病的飲食:風熱型、濕熱型:風熱型主要癥狀為關節遊走痛、發熱、咽痛、便秘、尿紅、血沈明顯升高;濕熱型主要癥狀可為低熱、胸悶、厭食、關節腫痛伴積液。有這些癥狀的患者應選擇寒性飲食,如薏米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蘆根等。有助於清火,但不宜吃溫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生姜、肉桂、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加重癥狀。
寒濕型:臨床表現為關節腫痛或積水,食欲不振,大便不規則,小便長,畏寒怕冷,血沈加快;這種類型的患者應選擇壹些溫性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生姜、肉桂、木瓜、藥酒等。
肝腎兩虛:臨床表現多為病程長,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肌腱攣縮,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血沈不增或接近正常。這種類型的患者可以多吃些進補食物,如甲魚、雞鴨鵝、豬肉、牛肉、羊骨髓、核桃、桂圓、芝麻等。
12風濕病治療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問題1:悲觀思維,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
事實上,精神壓力和疾病之間有明顯的聯系。四十多年前,有人研究了50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他們繪制了每個人的生活和疾病的圖表,發現三分之二的患者生活的刺激和疾病的加重之間存在密切的時間關系。不要對疾病產生擔心、恐懼、悲觀、失望、不快和不愉快。要學會自我約束,自我調節,心胸寬廣,心胸開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要有毅力和勇氣。
問題二:相信廣告和謠言,相信“神藥”
風濕病是壹種長期的慢性病,很多是不能完全治愈的,所以壹定要有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思想認識。不要相信廣告中提到的秘方和神藥,以免上當受騙,耽誤病情。另外,保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保健品和藥品的藥物成分和劑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問題三:濫用激素或談激素色變。
糖皮質激素是最強的抗炎藥物,在風濕病的治療中可謂是壹把“雙刃劍”。如何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風濕病是壹門藝術,既要看到它的療效,也要認識到它的不良反應。壹些庸醫在不告知患者的情況下,在所謂的“祖傳秘方”中添加大量激素。患者長期服用後嚴重依賴。壹旦停藥,病情會迅速惡化,出現股骨頭壞死等嚴重並發癥。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激素是安全的!!!
問題4:西醫只能“治標”,中醫能“治本”?
新認識:西醫和中醫治療風濕病各有優勢。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病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比如,風樣病最重要的病理改變是骨關節糜爛,大量臨床研究發現,壹些西藥可以控制病情進展,預防骨關節糜爛的發生。
中藥作為我國的瑰寶,自古以來在風濕病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仍被廣泛使用。中西藥結合可以減毒增效。
問題5:癥狀控制後為什麽還需要長期用藥?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風濕性免疫疾病都無法治愈,需要長期甚至終身用藥。癥狀的緩解只是說明病情得到了控制,並沒有完全治愈。體內的疾病不壹定真的停止,停藥後或受外界刺激仍會復發。只有長期應用疾控藥物(慢作用藥物)才能減緩或阻止上述過程的進展。
13為什麽需要定期檢查?
(1)評估療效,調整治療方案。
(2)監測藥物的毒副作用。
(3)達到副作用最輕、療效最佳的目的。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河南省浚縣中醫院風濕科醫生13813925958。
祝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