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取出過假牙和螺絲,但從未取出過牙刷。
達夫醫院消化內科、肝膽內科醫師郭振亞說,這是第壹次取出無數不屬於人體的異物,不僅僅是硬幣、假牙、螺絲釘。他解釋說,這種情況下,患者誤吞時,會因為喉嚨有異物感而想取出或吐出異物,但很有可能異物已經通過喉嚨和食道到達胃部,異物感只是異物通過喉嚨的損傷或紅腫。類似情況建議直接尋求醫療幫助。
壹般來說,人吞下的異物會經過會厭、食道再到幽門、小腸、大腸交界處,最後到達* * *。如果在此過程中刺破腸道,會引起劇烈疼痛,甚至嚴重感染或潰瘍。在這種情況下,大於三厘米的異物可能很難通過隱蔽的門口,以至於它不能到達十二指腸,更不用說通過自溶排出。
這款牙刷長18 cm。郭振亞通過胃鏡進入胃內,慢慢拔出帶套圈的牙刷。但經過胃括約肌、食管、食管上段時,狹窄,且有唾液等因素,套圈會反復滑脫,再進入確認是否有損傷或其他異物殘留。取出牙刷大概用了15分鐘。患者通過胃鏡室從門診取出異物。好在牙刷比較鈍,不鋒利,拔出牙刷不會造成二次傷害。
誤處理異物的方法只有壹個:掛在耳鼻喉科門診。
達夫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卓曉雲提醒,人們不要使用民間偏方誤吞異物,如喝醋、吞白飯、催吐、用筷子、勺子等器具釣魚等。這是不正確的,但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如異物陷得更深或引起黏膜出血。
如果誤吞,可以先去耳鼻喉科門診,必要時轉診醫院。醫院會根據情況用x光診斷金屬或厚物能進入確切位置並被夾出,塑料或其他物質可在胃腸肝膽科做內鏡檢查。如果遇到較大或尖銳的物體,可以在麻醉後用硬質食管鏡甚至手術刀取出。
達夫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任李夫人說,吃帶殼海鮮時,壹定要註意去殼後再吃。不慎食用可能會造成劃傷、出血、梗阻,甚至喉嚨和食道感染,導致危及生命的敗血癥風險。
同時,如果不慎誤吞異物,應咨詢專業的耳鼻喉科和消化科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進壹步處置。千萬不要試圖自己移除壹些物品,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主題:牙刷,耳鼻喉科醫師吳震亞,螃蟹,蟹腳,誤吞異物,輔仁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