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腸結核有什麽癥狀?

腸結核有什麽癥狀?

腸結核沒有特異性的癥狀和體征,大多起病緩慢,病程較長。若與腸外結核並存,其臨床表現可被掩蓋而忽略。警惕腸結核的可能。本小編整理了腸結核的癥狀,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腸結核的癥狀

腸結核的治療

腸結核主要有哪三種?

腸結核的癥狀

1.腹痛:腹痛的常見癥狀之壹,疼痛多位於右下腹,反映腸結核的病理特征,但也可累及中上腹或臍周的回盲部病變。仔細檢查,可以找到右下腹的壓痛點。疼痛的性質壹般為鈍痛或鈍痛,有時在進餐時誘發。由於回盲部病變使胃回腸反射或胃結腸反射亢進,進食促進病變腸的痙攣或蠕動,產生疼痛和排便,排便後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腹絞痛發生於增生性腸結核或腸梗阻,常位於右下腹,伴有腹脹、腸鳴音亢進、腸型和蠕動波。

2.腹瀉和便秘:腹瀉是潰瘍性腸結核的主要臨床表現之壹。排便次數因病變的嚴重程度和範圍而異,壹般壹天2 ~ 4次,嚴重者達到壹天10次以上。體重前不伴有尿急。糞便呈糊狀,壹般不含粘液或膿,嚴重者含少量粘液和膿,但血便少見。有時患者會交替出現腹瀉和便秘,這與疾病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有關。增生性腸結核的主要表現是便秘。

3.腹部腫塊:主要見於增生性腸結核,是壹種極度增生的結核性肉芽腫,使腸壁呈瘤樣腫塊。少數潰瘍性腸結核合並局限性結核性腹膜炎的患者,由於病變腸曲與周圍組織粘連,或包括腸系膜淋巴結結核,腹部可迅速腫大。腹部腫塊常位於右下腹,壹般比較固定,質地中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壓痛。

4.嘔吐:結核性小腸狹窄或腸系膜淋巴結核壓迫十二指腸第二、三段,導致腸梗阻,可引起嘔吐,有時為反射性嘔吐。

5.腸外結核的全身癥狀和表現:結核毒血癥引起的全身癥狀多見於潰瘍性腸結核。表現為不同熱型的長期發熱,伴有盜汗。患者乏力、消瘦、貧血,並隨著病程的發展,出現維生素缺乏等營養不良。可有腸外結核的臨床表現,尤其是活動性肺結核。增生性腸結核病程長,壹般情況壹般較好,無發熱或有時低熱。大部分不伴有腸外結核。

6.其他胃腸道癥狀:食欲不振、腹脹等。

單純性腸結核在右下腹或臍周區有壓痛和腹部包塊。合並局限性腹膜炎時,有腹壁彈性等結核性腹膜炎的征象。並發腸梗阻時可見腸型和蠕動波,聽診時腸鳴音亢進,音調增高。

& lt& lt& lt返回目錄

腸結核的治療

第壹,藥物治療:

確診後早期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並應註意聯合和規律用藥。治療時間壹般持續1年以上,有時可長達1.5年。手術治療是必要的。

根據其作用部位,現有藥物可分為對結核病細胞內和細胞外作用相似的藥物:異煙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等。鏈黴素(SM)和卡拉黴素的細胞外效應大於細胞內效應,吡嗪酰胺(PZA)的細胞內效應大於細胞內效應。

1.新治療的患者,特別是有明顯結核中毒癥狀的患者,可以用2-3種藥物治療。治療方案為INH 300-600 mg/d,1次或葡萄糖註射液40ml,利福平450-600 mg/d,1次,鏈黴素0.75。然後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500 ~ 750 mg/d或吡嗪酰胺1~l.5 ~ 2g/d保持3 ~ 4次或異煙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療程* * *達到1~l.5年。

2.復治患者或療效差的患者,說明有繼發性或原發性耐藥,需要改用二線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每日450-600mg)+吡嗪酰胺、異煙肼+乙胺丁醇(每日750-1000mg)+吡嗪酰胺,或利福平+卡那黴素。療程為6個月,以後可采用間歇療法繼續。當使用異煙肼+利福平時,治療期間應監測肝功能的變化。如果肝功能受損,應立即停藥。

3.壹般活動期或初治腸結核患者,可先連續抗結核治療半年,再轉間歇治療1.5 ~ 2年,以維持足夠療程,達到治療目的。

二、手術治療:

1.小腸結核應切除,腸端端吻合。對於多發性病變,可以進行節段性切除和吻合,但應避免廣泛切除,以保留足夠長度的小腸。

2.回盲部結核應行右半結腸切除和回結腸端端吻合術。如難以切除病變,可在病變腸段近端切斷回腸,遠端縫合,近端與橫結腸端側吻合解除梗阻,二期手術切除病變腸袢。但應避免單純回腸橫結腸側吻合的短路手術,因為此時仍可有部分腸內容物通過,使病竈不能完全靜止,梗阻癥狀不能完全緩解。

3.急性腸穿孔需要急診剖腹探查,根據患者全身和局部情況,進行病理性腸切開或腹腔引流。慢性腸穿孔形成的局限性膿腫周圍粘連緊密,宜行膿腫腔切開引流,直至病情好轉,形成瘺口。

& lt& lt& lt返回目錄

腸結核主要有哪三種?

1.潰瘍性腸結核,幹酪樣壞死形成的邊緣不規則、深淺不壹的潰瘍;

2.增生性腸結核,局限於回盲部,表現為黏膜下肌漿層大量結核、肉芽腫和纖維組織增生;

三、混合性腸結核,表現為潰瘍性和增生性病變。

& lt& lt& lt返回目錄

  • 上一篇:孕婦可以喝艾葉白開水嗎?小心點。建議在懷孕的這個時候喝安胎。
  • 下一篇:韓生《聊齋誌異》的原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