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艾灸眼睛有哪些穴位好?

艾灸眼睛有哪些穴位好?

1,百會穴2,風池穴3,朱珠穴4,項英穴5,合谷穴6,內關元穴7,天宗穴8,中珠穴9,關元穴10,長強穴11,足三裏穴12,陰三穴。

巧找、巧用穴位;

1,百會穴:抑郁、煩躁、失眠的百會穴。

屬於督脈的穴位位於人體頭部,在頭部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取穴技巧:坐直,舉起手,張開虎口,拇指尖觸地,掌心向頭,四指向上。雙手中指觸摸頭部中央的穴位。

適應癥:

按摩此穴(1)有開竅安神的功效,可治療失眠、神經衰弱;

(2)長期按壓此穴,有平肝熄風之功效,可治療頭痛、頭暈、休克、高血壓、中風失語癥、腦貧血、鼻孔堵塞等癥;

(3)長期按壓此穴位還有升陽強身的作用,可治療脫肛、子宮脫垂等疾病。

自我按摩:

雙手中指重疊,用力向下按壓此穴位,有酸痛、刺痛感;每次按揉1-3分鐘。

2、風池穴:清熱醒腦,治療感冒。

位置:屬於足膽經穴,位於人體後頸,後顱骨下,兩大筋外緣陷窩,大概與耳垂平齊。

取穴技巧:坐直,舉起手臂和手肘,手肘約與肩同高,手肘向頭部彎曲,雙手放在耳後,掌心向內,指尖向上,四指輕輕托住頭部(耳朵兩側)。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有。

功能:

按摩此穴位(1)有提神醒腦、明目、快速止痛、保健的功效。

(2)長期按摩此穴位對感冒、頭痛、頭暈、中風、發熱、頸痛、眼疾、鼻炎、耳鳴、咽喉疾病、腰痛等疾病有很好的調理保健作用。

(3)每天堅持按摩此穴位,對治療高血壓、腦震蕩、面肌痙攣、蕁麻疹也有效。

按摩:用拇指自下而上按揉左右穴位,早晚各壹次,每次約1-3分鐘。

3、朱珠穴:消除疲勞,好眼睛

屬於足膀胱經的穴位,在眉內端,眶骨上的凹陷處。

適應癥:

(1)此穴對慢性結膜炎、淚液過多、眼瞼震顫、眼痛有明顯療效。

(2)按摩此穴可緩解視物模糊、目赤等癥狀;

(3)長期按摩該部位,對風熱痰濕引起的頭暈、頭痛、眉痛、骨痛有明顯的調節和改善作用。

4、項英穴:扔掉鼻炎鼻塞

屬於手大腸經的穴位。鼻翼外緣中點附近,鼻唇溝中間。

(1)按壓項英穴可以治療各種鼻部癥狀,如鼻塞、感覺減退、鼻生瘡、鼻息肉、鼻炎、鼻塞、鼻出血等。

(2)按壓此穴對歪嘴、面癢、膽道蛔蟲也有壹定療效。

(3)在中醫臨床實踐中,此穴還用於治療面神經麻痹或痙攣、面部瘙癢、面部組織炎癥、喘息、唇腫痛等。陽陵泉治療膽道蛔蟲病。

自我按摩:早晚各壹次,65438+每次0-3分鐘。

5、合谷穴:牙痛不怕病

位置:屬於手腸經上的穴位。拇指和食指拉伸時,在第壹、二掌骨的中點,略偏向食指。

功能:

(1)合谷穴是全身最大的刺激點,能降血壓、安神、調節機能、開關節除痹祛風、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清瘀血;

(2)能根治頭面部各種癥狀,不僅對牙齒、眼睛、咽喉有良好的作用,還能止喘治瘡。

(3)長期按壓此位置對反射性頭痛、耳鳴、耳聾、扁桃體炎、視物模糊、呼吸困難、肩胛神經痛、失眠、神經衰弱等癥狀有很好的調理保健作用;

(4)可治療壹些婦科疾病,如痛經、閉經、引產等。

按摩:左右手各按1-3分鐘,每次。

6.內關穴:心臟和胃的好幫手。

屬於手心包經的穴位,在人體前臂掌側,從腕部附近的橫皺中心到約三指寬的中央部位。

取穴技巧:右手三指並攏,無名指放在左手腕的橫線上。此時,右手食指與左手腕交點的中點即為內關穴。

適應癥:

(1)此穴位可明顯緩解妊娠嘔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惡心嘔吐、胸肋疼痛、上腹痛、腹瀉、痛經。

(2)長期按壓此穴,可明顯改善和調節心絞痛、精神障礙、風濕疼痛、胃痛、中風、哮喘、偏癱、偏頭痛、產後血暈、抑郁癥;

(3)長期按壓此穴還可治療失眠、心悸等。配合外關穴治療落枕。(外關穴與內關穴相對)

7、天宗穴:身胸。

屬於手小腸經的穴位,在肩胛岡中部的下窩中央,或肩胛岡中點下緣,下壹寸。

適應癥:

(1)按壓此穴有疏通肩部經絡、活血理氣的作用;

(2)這裏的穴位是治療女性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的專用穴位。按壓此穴對乳房脹痛、缺乳、胸痛也有明顯療效;

(3)按壓此穴可治療肩胛疼痛、肩背部損傷、上肢無力擡起等局部疾病;

(4)長期按摩也能改善哮喘;

按摩:穴位處有酸脹感,先左後右。如果有人幫忙,還可以同時在兩邊按揉1-3分鐘。

8.中柱穴:更年期女性的好朋友。

屬於手三焦經的穴位。如果用力按,會感覺到手背,小指和無名指的指根下方2 cm處力量有所脫落。

適應癥:

(1)此穴對耳聾耳鳴、頭痛咽痛、失眠有療效。

(2)此穴還可治療前額疼痛,有止痛作用;

(3)長期按壓此穴對落枕、肩背痛、肋間神經痛、手指屈伸等癥狀有很好的調理保健作用。

按摩:先左後右,早晚各壹次,每次1-3分鐘。

9.關元穴:男女關鍵穴。

位置:關元穴也叫丹田穴。任脈所屬的穴位位於人體的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三寸,就是這個位置。

取穴技巧:坐直,手放在小腹上,手掌朝下,左手中指所在的穴位。

功能:

(1)具有滋腎固本、調陽歸陰的作用,可治療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孕、子宮脫垂、閉經、遺精、遺尿、尿頻、痛經、產後出血、小腹痛、腹瀉等。

(2)長期按摩此穴位對尿路感染、腎炎、脫肛、中風、尿道炎、盆腔炎、腸炎、腸粘連、神經衰弱、小兒消化不良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有調理和改善的作用。

按摩:左手中指指腹按壓穴位,右手中指指腹按壓基手手指指甲,雙手中指同時用力按壓穴位,產生酸脹感。每天早晚左右兩手輪流按壓穴位,先左後右,每次約1-3分鐘。

10,長強穴:主治便秘、腹瀉。

屬於督脈第壹穴,人體尾骨端下,尾骨端與肛門連線中點處。

適應癥:

按摩此穴(1)可促進直腸收縮,使大便通暢,治療便秘,快速止瀉;

(2)長期按壓此穴有疏通任督、調理腸腑的作用,對腸炎、腹瀉、痔瘡、便血、脫肛等疾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3)長期按壓此穴對陰囊濕疹、引產、陽痿、精神分裂癥、癲癇、腰神經痛等疾病也有很好的調理和改善作用;

按摩:每天用左右手按摩1-3分鐘,先左後右。

11,足三裏:足三裏防治胃病

這是醫療保健的壹個大洞。主治上、中、下腹部,故名“李三”。此穴位於人體下肢,故稱“足三裏”,以區別於手三裏。

適應癥:

(1)此穴具有保健功能,可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強壯神經,防止衰老,防治肺結核、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出血。又叫長壽穴,因為通過經常按摩可以祛病延年。

(2)經常按摩可以調理脾胃,調理氣血,補益虛弱,防治胃腸疾病,治療胃腸虛弱,胃功能低下,食欲不振,厭食,便秘,消化不良,肝病,胃痙攣,急慢性胃炎,口腔和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腸炎,胰腺炎,腹水腫大,腸梗阻,痢疾,腹瀉,等等。

(3)長期按摩此穴對胸痹、乳房麻痹、腹脹、腳氣、眼疾等疾病也有很好的調理保健作用。

(4)按摩此穴還可增強下肢體力,防治四肢浮腫、乏力、大腿膝蓋疼痛、無力等癥狀,對脛腓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小兒麻痹癥、風濕性關節痛、末梢神經炎等有療效。

自我按摩:早晚各按壹次,1-3分鐘。

12,三陰交:主治婦科疾病。

三陰交穴是指足三陰經的氣血物質在此點相交。此穴的物質包括脾提供的濕熱之氣,肝經提供的濕氣,腎經提供的寒氣。三陰經的氣血在此交匯,故名“三陰交”。

屬於足脾經的穴位,位於人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指寬,踝尖正上方脛骨緣凹陷處。

適應癥:

(1)此穴為婦科主穴,對婦科疾病非常有效,如子宮功能性出血、月經不調、經痛、帶下、不孕、崩漏、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等。

(2)按這個穴位可以治療男孩女性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遺精、遺尿、陽痿;

(3)按此穴可緩解腹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絞痛、腹瀉、失眠、神經衰弱、全身無力、下肢癱瘓、神經痛、腳氣、更年期綜合征等。

(4)三陰交穴能消除瘀血,產生新血。經常按這個穴位可以有效去除頭皮屑。

按摩:每天早晚按1-3分鐘。孕婦禁止按壓。

13,委中穴:腰酸背痛求委中穴。

屬於足膀胱經經絡上的穴位。在膝蓋中間。

適應癥:

(1)按摩此部位,有通絡止痛、利尿消燥的作用;

(2)長期按壓此穴位,對腰腿酸軟、腰酸背痛、腰痛繞不過來等各種腰腿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3)長期按壓此穴位,可有效治療四肢發熱、發熱出汗、排尿困難、中暑、急性腸胃炎、坐骨神經痛、腿疲勞、頸痛、下肢癱瘓、臀部疼痛、膝蓋疼痛、腓腸肌痙攣等疾病;用大腸穴位治療腰痛;

按摩:食指放在膝蓋內側,也就是腿彎曲的中心部位。用食指按壓,感覺酸痛。壹次按揉左右兩邊1-3分鐘,或者兩邊同時按揉。

14,內庭穴:手腳冰涼找內庭。

屬於足胃經的穴位,在足的第二趾與中趾之間,足叉縫末端凹陷處。

適應癥:

(1)如果妳四肢冰涼,又喜歡壹個人靜靜躺著,不喜歡聽到聲音,就按這個點;

(2)對牙痛、皮疹、急性胃腸炎、急慢性胃炎有特殊療效;

(3)長期按壓此穴,對流鼻血、口歪、咽痛、胃痛、反酸、腹脹、腹瀉、痢疾、便秘、腳背痛等有很好的保健調理作用。配合合谷穴治療牙齦腫痛;

按摩:早晚各壹次,65438+每次0-3分鐘。

15,湧泉穴:緩解背痛。

屬於足腎經的穴位。在鞋底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的趾縫線和後跟線前1/3處。

適應癥:

(1)常按此穴,有散熱和元氣的作用;

(2)長期按摩此穴可益腎,清熱解郁;

(3)按摩此穴治療咽痛、頭痛、頭暈、失音、失眠、排尿困難、休克、中暑、中風、高血壓。

血壓、不孕癥、月經不調、外陰瘙癢、糖尿病、更年期障礙和腎臟疾病。

按摩:每天早晚左右足底按1-3分鐘。

  • 上一篇:楊琪的中醫理論
  • 下一篇:腳氣癢後立即止癢的藥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