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現在流行的薏米紅豆湯,還是濕八寶糕,配方都不錯,但是煮的時間太長,喝壹兩次就太淡了,絕對無效。
唯壹的好處就是越來越多的朋友終於意識到祛濕健脾比補腎更迫切更重要。
下面是壹個長沙妹子的故事,她長了壹臉痘痘,嘗遍中西手法,終於祛痘。我想這就是我要找的祛濕。
祛痘的故事
去年冬天給我留下了壹個可怕的後遺癥:滿臉痘痘,用各種方法甚至喝中藥都無濟於事。
這次長的痘痘不像之前大火出來的大痘痘,而是米粒般的小痘痘,密密麻麻的連在壹起。
我有幸在長沙遇到了壹位老中醫。老中醫說妳很濕熱。濕度是關鍵因素。老中醫給我開了壹個方子,把青稞炒壹下,讓皮膚微微發黃。每晚睡前用水炒薏苡仁(15g),用量約300ml。白開水就行,純凈水也行。泡壹晚上,第二天起來,加點開水,空腹喝。壹定很好。
我是從死馬當活馬醫開始做的。我每天晚上都用開水。我相信白開水能激發出薏仁最大的能量。大概喝完第三天,皮膚出現了壹些小變化。小米狀的痘痘沒有繼續增加,但是感覺在慢慢減少。
以前只知道煮薏米可以去水腫,沒想到炒薏米效果這麽好。中藥的炮制方法很有講究。炒過的薏米,其性甚至微溫,更有利於腸胃和脾臟,其健脾作用比生薏米更強。
PS:
1“本草靜姝”大便幹燥、缺水、寒性肌無力、脾虛不濕者禁用;沒有懷孕。換句話說:大便幹燥,小便少,畏寒抽筋,脾胃虛寒,孕媽媽不宜使用。但是炒大麥就溫和多了!
2.中醫認為“燒香入脾”。從五行學說的角度來說,炒薏苡仁苦焦香脾土更好!
喝了2周多了,準備變回以前的樣子,但是留下了很多痘印。
炒薏米的功能解讀
1.生薏苡性寒,常煮常喝容易傷身。炒薏米則溫和得多,健脾,甚至可以治療脾虛引起的腹瀉。
2、炒薏苡仁有焦味,還能理氣解郁。
3.薏仁富含蛋白質分解酶,能軟化皮膚角質。長期使用對皮膚有疣、粗糙、不光滑者也有效。
4、利尿消腫,清熱排膿,對身體原因引起的面部痤瘡、皮膚粗糙、色素沈著有明顯療效。
油炸薏苡仁的制作方法
小火加熱鍋,放入幹凈的薏米(薏米不用洗,擦幹就行,太臟了用濕毛巾擦幹凈),壹路翻炒至表皮微黃,我炒了1小時。
炒好的薏米略呈褐色。
翻炒,冷卻,保存在密封容器中。
每天晚上抓壹把放在保溫杯裏,用開水沖泡,第二天早上喝。如果早上沒時間,可以拿到辦公室隨時沖泡。
炒薏米水有壹股焦臭味從水裏溢出來,是五谷雜糧的味道。
煮熟的約伯的眼淚仍會綻放。眾所周知,薏苡仁開花需要很長時間。所以炒薏米雖然只是簡單的泡水,但是可以釋放所有的能量。
炒薏仁水非常適合春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