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痛風是什麽?為什麽會有這種病?如何預防?

痛風是什麽?為什麽會有這種病?如何預防?

分類:醫療/疾病

分析:

妳好,痛風是壹種古老的疾病。在幾千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就發現了痛風的跡象。公元前400多年,人們就對痛風有所了解。最早描述痛風特征的是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他主要詳細記錄了痛風性關節炎的特征。

因為痛風過去在國內發生的比較少,所以很多人不太了解。他們以為痛風是感冒引起的關節痛,其實不是。那麽,痛風的病因是什麽呢?

人體內有壹種物質叫嘌呤,它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和輔酶構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其代謝紊亂時,就會引起痛風。

嘌呤經過壹系列代謝變化,最終產物是尿酸。尿酸在人體內沒有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體內產生的尿酸有三分之二由腎臟排出,剩下的1/3由腸道排出。

尿酸在體內不斷產生和排泄,所以在血液中維持壹定的濃度。正常人每升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男性小於0.42毫摩爾,女性小於0.357毫摩爾。在嘌呤的合成和分解過程中,有許多酶參與。由於酶的先天異常或某些未知因素導致代謝紊亂,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泄減少,從而產生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沈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引起組織內異物炎癥,成為痛風的克星。

痛風是壹種代謝性疾病,妳要按照醫生的指示來治療。

痛風的臨床表現和治療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壹組疾病。其臨床特征為高尿酸血癥伴復發性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沈積、痛風石引起的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並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腎結石尿酸形成。這種疾病可分為兩類: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原因是少數酶缺陷引起的,大部分原因不明,屬於遺傳病。繼發性病例可由某些惡性腫瘤、腎臟疾病和血液病引起。

【臨床表現】;

該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炎、痛風石和腎臟損害。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首發癥狀,起病急,疼痛劇烈,夜間多,關節周圍紅腫熱痛。半數以上患者的第壹關節是大拇趾、跖趾、踝關節、膝關節、手指、腕關節和肘關節,也容易發生,急性發作可自行緩解數天至數周。飲酒、寒濕、勞累、外傷手術、感染等都是誘發因素。急性炎癥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僵硬和畸形。

痛風石是尿酸鹽的沈積,可沈積在任何部位,如皮下、螺旋、指間、掌指關節。

持續時間較長的痛風患者,約1/3有腎臟損害,主要表現為蛋白尿和尿濃縮功能下降,並由慢性氮質血癥發展為尿毒癥。20%-25%的原發性痛風並發尿酸性尿路結石,有的甚至是痛風的首發癥狀。

[診斷>;

1.痛風家族史。

2.典型臨床表現:急性單發性關節炎。

3.血尿酸升高:男性>;0.38 mmol/L;女性絕經前,0.31 mmol/L,絕經後與男性相同。

4.慢性關節炎患者的x線檢查顯示,骨端附近缺少圓形鉆孔。

5.關節腔液體的顯微鏡檢查顯示尿酸鹽的針狀晶體。

6.秋水仙堿試驗治療對急性發作有特效。

7.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化膿性、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假性痛風。

【治療】;

中醫治療

(1)濕熱痹:關節腫脹,疼痛,疼痛處紅腫熱痛,劇痛,夜痛,口幹,心煩,小便黃赤,大便幹燥或不適,舌紅苔黃膩,脈滑有力。

治療:清熱利濕,通絡止痛。

(2)頑痹:關節腫痛反復發作,關節腫脹、變形、僵硬,關節附近及皮下出現痛風石,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治療:化痰清熱,活血通絡。

(3)腎虛:夜尿增多、蛋白尿、少尿、下肢或全身水腫、腰痛、膝軟。陽虛的人怕冷肢冷,面色蒼白。陰虛的人頭暈耳鳴,潮熱盜汗。

治療方法:簡單,補腎利尿。

(4)石淋:當尿液中混有碎石或X線片顯示泌尿系結石時,尿液不暢,尿液中斷或突然排不出來,或尿液有血絲,腰腹部疼痛,脈弦。

治療:通絡利尿,消除結石。

[預防和善後護理];

懶人發作時需要臥床休息或住院治療,應根據發作時癥狀的嚴重程度確定勞動強度。這種病的食療很重要,主要是少吃含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骨髓、肉湯、海鮮等。肥胖者要註意減少熱量,多喝水。忌湖寒,忌煙酒。

4.典型案例

1.陳某,男,58歲,某部副部長,住北京市海澱區。患痛風10年,血尿酸620 umol/L,服用“烏參疏通散”壹天壹次,壹次壹袋,半個月後,關節紅腫,熱痛癥狀完全消失,血尿酸38 umol。

2.福建痛風患者楊:45歲,男,某企業主管。患痛風65,438+00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治療。他花了很多積蓄來治療他的病人,但他沒有被治愈。1997年,他生病了,手腳腫脹疼痛,翻身困難,生活困難。為了給他治病,全家人都很忙。馬上買了壹個療程的藥,楊吃了壹包感覺還不錯。連續服用壹個療程後,病人能夠在地上行走了。目前,楊已恢復生活自理能力,重新開始工作。

3.48歲的上海患者王患有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結石、冠心病和血脂異常,經常反復發作,大約壹個月壹次,血尿酸壹直處於較高水平。服用“秋水仙堿”、“消炎痛”等西藥,腸胃不適,肝腎功能受損。2000年3月,她開始服用“五參疏通散”四天,情況明顯好轉。

等壹下。

痛風的中醫診斷標準是什麽?

目前西醫采用美國風濕病學協會1997制定的痛風診斷標準,包括以下九項:(1)急性關節炎發作1次以上,1天內達到高峰。(2)急性關節炎局限於單個關節。(3)整個接頭呈暗紅色。(4)第壹趾關節腫痛。(5)單側足趾關節炎急性發作。(6)有痛風石。(7)高尿酸血癥。(8)不對稱關節腫痛。(9)癲癇發作可自行停止。任何人只要有三個以上的標準,並能排除繼發性痛風,就可以確診。痛風的中醫診斷標準主要采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痛風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及療效評價”標準。診斷依據:(1)單趾關節,突然紅腫疼痛,漸進性痛如虎口,晝夜輕,反復發作。可能伴有發熱、頭痛等癥狀。(2)多見於中老年男性,可能有痛風家族史。常由疲勞、暴飲暴食、飲食含嘌呤高、飲酒、外感風寒等誘發。(3)開始時,可以是單關節,尤其是第壹趾關節。然後腳踝、腳跟、手指等小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甚至關節腔可能有滲出物。反復發作後,可伴有關節周圍及耳廓、耳輪與腳趾、趾骨之間的“腫塊”(痛風石)。(4)血尿酸和尿酸升高。白細胞總數會在發作時增加。(5)必要時做腎臟b超掃描、尿常規、腎功能檢查等。,從而了解痛風後腎病的情況。x線檢查可顯示軟骨邊緣附近的骨內有不規則的穿孔樣圓形缺損。中醫證候分類:(1)濕熱蘊結:下肢小關節突然腫痛,拒按,觸之局部灼熱,遇冷則涼。伴有發熱、口渴、心煩、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2)瘀熱交結:因關節腫脹刺痛而引起的局部腫脹變形,屈伸不利,膚色暗沈,稍用力按壓,或病竈周圍出現硬結,皮膚幹燥,膚色暗沈。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黃,脈細澀或弦重。(3)痰濁阻滯:關節腫脹,甚至關節周圍水腫,局部酸麻疼痛,或無紅腫的硬塊。伴有頭暈、面腳浮腫、胸悶。舌質胖紫暗,苔白膩,脈弦或滑。(4)肝腎陰虛:病情反復,關節疼痛如虎咬,局部關節變形,晝夜輕,皮膚不敏感,行走艱難,筋脈緊繃,屈伸不利,頭暈耳鳴,顴骨紅,口幹。舌紅少苔,脈細或細。中醫療效評價:(1)治愈: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2)改善:關節腫脹消退,疼痛減輕,實驗室檢查改善。(3)未治愈: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無變化。

希望能幫到妳!!!!

  • 上一篇:油性皮膚夏天應該怎麽美白防曬?請介紹幾款方便簡單的自制美白面膜敷臉。
  • 下一篇:我的喉嚨總是不舒服。除了慢性咽炎,還要警惕梅子氣。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