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劑是古代劑型之壹,是中藥“丸散”之壹,在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已有記載。那麽,王騰為什麽要把鼻炎方的主劑改進成粉呢?由於比表面積大,該粉劑具有易分散、見效快的特點,主要適用於慢性疾病的治療。另外,劑量可以隨癥狀增減。當不方便使用丸劑、片劑、膠囊等劑型時,可用散劑代替。
要做出合格的粉末,首先選擇道地藥材是必不可少的。道地藥材是指具有特定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地區所產的藥材。由於集中生產,栽培技術和采收加工也很受重視,因此比其他地區的同類藥材質量更好,療效更好。在中醫的藥方上,很多藥物的名稱都標有川、雲、廣等產地。經常被人們稱道的道地藥材有甘肅的當歸、寧夏的枸杞、四川的黃連和附子、內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參、山西的黃芪和黨參、牛膝、地黃、山藥、菊花、江蘇的蒼術、雲南的茯苓和三七等。雖然道地藥材數量有限,價格也高於同類藥材,但王騰並沒有使用同名藥材,堅持選擇道地藥材只是為了帶來更好的效果。
藥材采集後,需要經過清洗、幹燥、研磨,成為混合均勻的幹粉,所以也叫粉劑。要求將處方藥材研磨至極細、極精,研磨細度壹般要過80-100目篩,且要幹燥、松散、均勻、色澤壹致。最後還是我自己煮的。中藥的加工炮制,壹是減毒,二是增加療效,三是改變歸經。如果處理方法不正確,會降低效果,但會致命。
炮制技術是中藥制劑的核心。因此,在加工過程中,必康粉的每壹道工序都是由王騰親自完成的,從來不是由別人完成的。正是因為王氏家族在藥學上孜孜不倦的精神代代相傳,鼻炎方的療效才能得到保證。“先做好人,再做藥。”曾祖父的遺言壹直回響在王騰的耳邊,敦促他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