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是壹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多由勞損引起。
滑膜對關節面有潤滑作用。如果發生炎癥反應,會給關節面帶來很多影響,可以影響日常活動等等。影響很大,大家要重視。
壹、膝關節滑膜炎的癥狀
1,紅色:指關節外皮膚發紅,主要是機械性炎癥和局部血液充盈所致。
2.腫脹:滑膜分泌關節潤滑液的功能紊亂。開始分泌大量特別稀釋的組織液,導致關節腫脹。
另外,如果滑膜炎反復發作,會導致滑膜本身增厚,最終導致關節腫脹。
3、熱:指皮膚溫度升高。主要是血瘀引起的發熱。
4、疼痛:主要是由於關節腫脹引起的腫脹疼痛。
二、滑膜炎的病因
滑膜是壹層很薄的組織,但對維持關節的正常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滑膜可以分泌少量的液體,起到“潤滑油”的作用,在研磨時可以使關節表面更加光滑,防止關節損傷。
但生活中的壹些原因,如骨質增生、關節退變、關節損傷、關節勞損等,導致滑膜水腫充血。
這樣會導致滑液分泌過多,但是滑液吸收很少,會導致關節部位疼痛,活動受限,這就是滑膜炎疾病。
第三,預防滑膜炎
(1)避免過度的關節運動和勞損。
特別是雙下肢做劇烈運動的人(如舞蹈演員、運動員、搬運工等。)要多註意勞逸結合,防止組織損傷。直腿擡高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關節積液的吸收。
(2)發生關節內骨折時,盡可能使骨折端符合解剖復位的要求。
(3)控制重量,減少關節的壓力和磨損。避免感冒,註意保暖。
第四,安全的方法
想徹底擺脫滑膜炎,可以試試艾灸,無痛安全,把積液融掉!
艾灸是壹種傳統的中醫療法。《本草綱目》記載:“艾,百病外灸,壯元陽,通經絡,行氣活血”。
那麽,艾灸是如何調理滑膜炎的呢?
中醫認為滑膜炎屬於痹證範疇,關節滑膜炎分為外傷和慢性勞損兩個方面。
膝關節發生骨折、脫位、韌帶斷裂、軟骨損傷後,關節滑膜可同時受損。
損傷後,瘀血和津液積聚,加之濕熱,使膝關節發熱、腫痛、灼痛,肌肉攣縮,關節屈伸障礙,形成急性滑膜炎;
如果損傷較輕,或者長期慢性勞損,加之風寒濕邪的侵襲,膝關節會逐漸腫脹、功能失調,出現慢性滑膜炎。
對於調節滑膜炎的方法,西醫認為目前還沒有能力逆轉滑膜炎的病理,患者只能使用止疼藥、止痛劑、積液緩解癥狀。
而壹向強調整體治療和治本的中醫對本病早有研究,而擅長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強筋壯骨的艾灸療法,臨床調理效果最為顯著。
艾灸的主要穴位:阿是穴(即用手按壓患病部位時,感到明顯的酸脹和疼痛)。
艾灸配穴:取穴可在病變對應部位或病變周圍,如石豐穴(中指指尖點的地方)、足三裏穴(外膝下3寸)。